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作者】 李晓燕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永北镇第一小学)
【正文】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具有重要作用,采用合理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目前小学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教师予以重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是创建语文阅读高效教学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对提升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习惯;问题
小学四年级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教师需要合理利用这一阶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让学生对语文知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让学生了解更加丰富的文化内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但目前来看,小学四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普遍不高,这使阅读教学具有较大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缺乏重视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很少有教师真正意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因此也致使阅读教学没有在教学实践当中得到有效落实。这种情况会导致以下两个问题的出现:首先,教师没有对语文教学当中的内容进行仔细的阅读,没有深度挖掘教材中的阅读资源,同时也没有注重课外文学作品的研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重视课本内的知识,这样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认知,学生的文学视野得不到开拓。另外,教师对阅读材料的选择缺乏合理性,没有结合教学内容去筛选高质量的阅读教学的素材,这样不具针对性的教学活动难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同时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教学方式单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和推行,我国教育行业已经做出了相应的改进,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缺乏变通性,依然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进行阅读教学,在课堂上只讲学生需要学习和考试要考的内容,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似乎成为了一种必然现象,不仅无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甚至也达不到正常标准。另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频次较少。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一些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法主要有“带着读”和“自己读”这两种,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发现,从而出现一错再错的情况,因此学生的阅读质量也得不到显著的提升。
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一)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需要做出合理化的选择。通常情况下,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当中涉及到的阅读方式主要由默读、朗读、速读、精读、泛读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阅读难度来选择相应的阅读方式,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升阅读效率具有一定的作用。如在刚开始学习和阅读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泛读文章内容,然后再由教师学生进行精读。以这样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学生首先能够理清文章的大意,再逐步深化对文章中更深层含义的理解和掌握。接下来,对于一些文章优美的语句或者段落等,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朗读或者默读,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有利于为学生在写作当中提供参考。
(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能够为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提供较大的帮助。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优美的段落、巧妙的表达手法或者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也可以通过做批注或者写观后感的方式来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如在学习《桂林山水》的时候,这篇文章对景色的描写非常细致,并且词语表达非常优美。由于这篇文章需要学生进行全文的背诵,所以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利用一些阅读小技巧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避免出现死记硬背的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做好批注,比如哪些语句和段落是描写景色的、哪些语句巧妙的运用了修辞手法等等。经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就能够理清文章的整体框架,在背诵的时候就会更加简单高效。
(三)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为了改善以往沉闷的阅读教学氛围,需要创建更具趣味性和活跃性的教学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对阅读内容进行拓展,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也能够让学生对知识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则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契机。如在《爬山虎的脚》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通过互联网收集爬山虎的图片、视频等,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展示给学生们观看,让学生对爬山虎有进一步的认识,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另外,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较大帮助。语文阅读的教学模式不是千篇一律的,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教学目标不断挖掘和探索更有效的教学途径,从而确保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小学四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缺陷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完善,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为学生的学习质量提供保障。为了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利用合理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掌握更丰富的阅读技巧,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习和今后发展提供更有价值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邹万新.提升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成效的有效方法[J].下一代,2019(11):85-87.
[2]龙永强.浅谈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9):174.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习惯;问题
小学四年级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教师需要合理利用这一阶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让学生对语文知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让学生了解更加丰富的文化内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但目前来看,小学四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普遍不高,这使阅读教学具有较大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缺乏重视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很少有教师真正意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因此也致使阅读教学没有在教学实践当中得到有效落实。这种情况会导致以下两个问题的出现:首先,教师没有对语文教学当中的内容进行仔细的阅读,没有深度挖掘教材中的阅读资源,同时也没有注重课外文学作品的研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重视课本内的知识,这样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认知,学生的文学视野得不到开拓。另外,教师对阅读材料的选择缺乏合理性,没有结合教学内容去筛选高质量的阅读教学的素材,这样不具针对性的教学活动难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同时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教学方式单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和推行,我国教育行业已经做出了相应的改进,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缺乏变通性,依然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进行阅读教学,在课堂上只讲学生需要学习和考试要考的内容,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似乎成为了一种必然现象,不仅无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甚至也达不到正常标准。另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频次较少。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一些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法主要有“带着读”和“自己读”这两种,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发现,从而出现一错再错的情况,因此学生的阅读质量也得不到显著的提升。
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一)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需要做出合理化的选择。通常情况下,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当中涉及到的阅读方式主要由默读、朗读、速读、精读、泛读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阅读难度来选择相应的阅读方式,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升阅读效率具有一定的作用。如在刚开始学习和阅读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泛读文章内容,然后再由教师学生进行精读。以这样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学生首先能够理清文章的大意,再逐步深化对文章中更深层含义的理解和掌握。接下来,对于一些文章优美的语句或者段落等,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朗读或者默读,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有利于为学生在写作当中提供参考。
(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能够为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提供较大的帮助。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优美的段落、巧妙的表达手法或者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也可以通过做批注或者写观后感的方式来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如在学习《桂林山水》的时候,这篇文章对景色的描写非常细致,并且词语表达非常优美。由于这篇文章需要学生进行全文的背诵,所以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利用一些阅读小技巧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避免出现死记硬背的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做好批注,比如哪些语句和段落是描写景色的、哪些语句巧妙的运用了修辞手法等等。经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就能够理清文章的整体框架,在背诵的时候就会更加简单高效。
(三)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为了改善以往沉闷的阅读教学氛围,需要创建更具趣味性和活跃性的教学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对阅读内容进行拓展,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也能够让学生对知识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则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契机。如在《爬山虎的脚》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通过互联网收集爬山虎的图片、视频等,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展示给学生们观看,让学生对爬山虎有进一步的认识,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另外,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较大帮助。语文阅读的教学模式不是千篇一律的,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教学目标不断挖掘和探索更有效的教学途径,从而确保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小学四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缺陷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完善,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为学生的学习质量提供保障。为了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利用合理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掌握更丰富的阅读技巧,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习和今后发展提供更有价值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邹万新.提升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成效的有效方法[J].下一代,2019(11):85-87.
[2]龙永强.浅谈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