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与 现代信息技术深度整合的途径探究
【作者】 汤志斌
【机构】 (新疆伊犁州昭苏县阿克达拉镇中学)
【正文】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成熟,被广泛运用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为进一步扩宽了课堂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途径,把传统化学课堂中教师单一的讲解模式转化为师生互动的多样展示模式。由于初中化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涉及的理论严谨,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可化抽象为具体,化动为静,给师生带来可喜的变化,进而带动整个化学课堂气氛。为此,本文对初中化学课堂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的途径进行研究。旨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分析与理解能力,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整合;策略
现代信息化技术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已经广泛运用于各学科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进入教学课堂,也给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带来巨大变革。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课堂上的运用能有效克服传统化学教学中的不足,能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见,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初中化学课堂深度整合是当今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初中化学教学迈向新台阶的必由之路和必要手段。为此,笔者通过近年来教学所得,总结探索了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深度整合的一些途径。本文就此进行简单阐述。
1、在优化化学教学资源中,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
1.1运用信息技术展示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效率。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展示教学内容,例如,金刚石或者是大石墨的物质结构,用信息技术进行放大,可以直观的显示物质分子的不同排列,给学生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教学内容很容易能被学生接受,而且给教师教学节省了很多时间,留出更多的空间给学生,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课堂的教学内容扩充,进而使教学效率有效提高。
1.2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方式。初中化学教学中,各种抽象化学知识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来展示,使抽象事物变的感性、直观,使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接受和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灵活应用。例如,在教学“分子的化学知识”中,就可以采用信息技术,用视频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氨分子运动”,把微观的知识变成有趣的动画效果,这样的展示能吸引学生对化学知识兴趣,并且还能有效展示教学内容,使课堂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2、在构建化学高效课堂中,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
2.1应用信息技术化解教学难点。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化学里的微观知识不太容易表现出来,而且这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过程中比较难。例如,“气体现象”、“相关分子溶解”、“氧气收集”等。这些知识内容在实验过程中可见度不明显,教学中我们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这些教学内容变成具体的动画,让微观变成宏观进行展示,还可以把比较大的场景微缩,让这些视觉现象吸引学生根据这些形象具体的感受进行推理出判断,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的活泼自然,进而学生也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
2.2运用信息技术突出突出教学重点。信息技术进入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不但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还能使学生对新知识内容产生兴趣,进而在师生课堂讨论过程中打好基础,促进学生有效完成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学习化学知识的意义。例如,在教学“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中,就可以把“氯气分子、氯原子、钠原子”等,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其化学特点,把抽象的化学效果变得直观、具体。这样不仅易于学生吸收相关知识,还能使学生掌握化学的知识重点,同时也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在模拟化学实验教学中,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
3.1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创新意识,例如,灭火器的化学原理,把各种类型的灭火器功能在视频上演示灭火效果,然后分析灭火器成份,涉及化学的有CO2灭火器、粉尘灭火器等,然后给学生空间去创新,在信息的展演过程中,既可以避免实验带来的危险,同时学生也掌握了相关化学知识,使课堂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有效的信息视觉效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促进了化学教学效率。
3.2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化学模拟实验。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有些化学实验毒性大,不适宜在课堂教学中演示;有的化学实验潜在的危险性较大,在课堂上根本无法实现,还有些实验在演示过程中不能够明显的体现实验效果,这些实验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展现,能够把化学实验效果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眼前,实验教学中做到了既安全,又能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4、在讲授化学微观概念中,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
在讲授初中化学科中的微观概念时,由于分子及原子都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客观存在的微观事物,学生在接收这些概念时可能存在理解困难,如果运用信息技术图像来展示,将微观事物宏观化,使化学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理解,培养学生构建空间结构及空间运动能力。例如,在“碳”元素的讲解中,由于元素是抽象概念,学生接受度不易提升,但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PPT图片将把碳原子的结构图多方位展示给学生,并通过信息技术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宏观世界中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等碳原子的空间排列结构,使学生理解它们的不同及空间架构性质的差异,使微观的教学内容直观化、宏观化。
5、在注重有效运用中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
5.1根据需要恰当灵活运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不能全部依赖于信息技术。初中化学学习以实验为基础,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极其重要,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可以亲自动手,了解实验步骤、直观感受实验现象,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理解化学知识,一些实验示范和现场指导在信息中不能有效体现,虽然很多化学实验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展示,但是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能给学生切身的化学实验感受。用信息技术表达的化学实验并不是实际的实验操作,它只是把实验做成课件展演给学生,如果学生不实际的动手操作,就很难把实验过程记入脑海,而且也不会知道在操作实验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进而不能很好的掌握化学知识。教师不能依赖于信息技术,长期用信息进行模拟化学实验,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动手能力,不能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因此,信息技术应该有选择的进行辅助教学,不能在教学中全部用信息技术来完成化学教学。
5.2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运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并不是主要教学手段,教师不能盲目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如果教学内容全部用信息来教学,机械的制作教学课件,会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多负面作用。教师在设计教学课程时,要按照教学内容来选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教学模式得到优化发展。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手段与初中化学课堂深度整合是初中化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上述途径,可以有效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课教学的深度整合,创造丰富多彩的化学学习氛围,促进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凸显化学教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学生学习效率,有效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进而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葛秀华.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J]. 读与写(上,下旬). 2013, (21).
[2]鲁正良.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133-133.
[3]胡唤.新课改下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J〕.才智,2017(22):60.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整合;策略
现代信息化技术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已经广泛运用于各学科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进入教学课堂,也给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带来巨大变革。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课堂上的运用能有效克服传统化学教学中的不足,能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见,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初中化学课堂深度整合是当今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初中化学教学迈向新台阶的必由之路和必要手段。为此,笔者通过近年来教学所得,总结探索了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深度整合的一些途径。本文就此进行简单阐述。
1、在优化化学教学资源中,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
1.1运用信息技术展示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效率。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展示教学内容,例如,金刚石或者是大石墨的物质结构,用信息技术进行放大,可以直观的显示物质分子的不同排列,给学生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教学内容很容易能被学生接受,而且给教师教学节省了很多时间,留出更多的空间给学生,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课堂的教学内容扩充,进而使教学效率有效提高。
1.2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方式。初中化学教学中,各种抽象化学知识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来展示,使抽象事物变的感性、直观,使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接受和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灵活应用。例如,在教学“分子的化学知识”中,就可以采用信息技术,用视频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氨分子运动”,把微观的知识变成有趣的动画效果,这样的展示能吸引学生对化学知识兴趣,并且还能有效展示教学内容,使课堂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2、在构建化学高效课堂中,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
2.1应用信息技术化解教学难点。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化学里的微观知识不太容易表现出来,而且这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过程中比较难。例如,“气体现象”、“相关分子溶解”、“氧气收集”等。这些知识内容在实验过程中可见度不明显,教学中我们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这些教学内容变成具体的动画,让微观变成宏观进行展示,还可以把比较大的场景微缩,让这些视觉现象吸引学生根据这些形象具体的感受进行推理出判断,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的活泼自然,进而学生也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
2.2运用信息技术突出突出教学重点。信息技术进入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不但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还能使学生对新知识内容产生兴趣,进而在师生课堂讨论过程中打好基础,促进学生有效完成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学习化学知识的意义。例如,在教学“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中,就可以把“氯气分子、氯原子、钠原子”等,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其化学特点,把抽象的化学效果变得直观、具体。这样不仅易于学生吸收相关知识,还能使学生掌握化学的知识重点,同时也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在模拟化学实验教学中,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
3.1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创新意识,例如,灭火器的化学原理,把各种类型的灭火器功能在视频上演示灭火效果,然后分析灭火器成份,涉及化学的有CO2灭火器、粉尘灭火器等,然后给学生空间去创新,在信息的展演过程中,既可以避免实验带来的危险,同时学生也掌握了相关化学知识,使课堂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有效的信息视觉效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促进了化学教学效率。
3.2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化学模拟实验。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有些化学实验毒性大,不适宜在课堂教学中演示;有的化学实验潜在的危险性较大,在课堂上根本无法实现,还有些实验在演示过程中不能够明显的体现实验效果,这些实验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展现,能够把化学实验效果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眼前,实验教学中做到了既安全,又能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4、在讲授化学微观概念中,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
在讲授初中化学科中的微观概念时,由于分子及原子都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客观存在的微观事物,学生在接收这些概念时可能存在理解困难,如果运用信息技术图像来展示,将微观事物宏观化,使化学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理解,培养学生构建空间结构及空间运动能力。例如,在“碳”元素的讲解中,由于元素是抽象概念,学生接受度不易提升,但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PPT图片将把碳原子的结构图多方位展示给学生,并通过信息技术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宏观世界中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等碳原子的空间排列结构,使学生理解它们的不同及空间架构性质的差异,使微观的教学内容直观化、宏观化。
5、在注重有效运用中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
5.1根据需要恰当灵活运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不能全部依赖于信息技术。初中化学学习以实验为基础,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极其重要,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可以亲自动手,了解实验步骤、直观感受实验现象,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理解化学知识,一些实验示范和现场指导在信息中不能有效体现,虽然很多化学实验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展示,但是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能给学生切身的化学实验感受。用信息技术表达的化学实验并不是实际的实验操作,它只是把实验做成课件展演给学生,如果学生不实际的动手操作,就很难把实验过程记入脑海,而且也不会知道在操作实验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进而不能很好的掌握化学知识。教师不能依赖于信息技术,长期用信息进行模拟化学实验,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动手能力,不能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因此,信息技术应该有选择的进行辅助教学,不能在教学中全部用信息技术来完成化学教学。
5.2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运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并不是主要教学手段,教师不能盲目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如果教学内容全部用信息来教学,机械的制作教学课件,会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多负面作用。教师在设计教学课程时,要按照教学内容来选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教学模式得到优化发展。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手段与初中化学课堂深度整合是初中化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上述途径,可以有效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课教学的深度整合,创造丰富多彩的化学学习氛围,促进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凸显化学教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学生学习效率,有效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进而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葛秀华.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J]. 读与写(上,下旬). 2013, (21).
[2]鲁正良.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133-133.
[3]胡唤.新课改下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J〕.才智,2017(2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