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作者】 刘艳琼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第一中学)
【正文】摘 要:当代社会,信息技术领域发展较为迅速,为高中各学科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积极影响。其中,多媒体的有效应用,使各高中语文课堂的授课效率明显提升。教师在授课期间,将书本中的关键内容以课件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并且在这一期间,不断利用多媒体活跃课堂气氛。高中学生在这种较为优质、轻松的语文学习环境下,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其课堂学习效率也有明显改善。本文以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授课为中心展开探讨,详细分析其开展现状,并提出以下几种可行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语文;教学手段;应用策略
当代社会,多媒体设备已然成为各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设备。以往教师在语文授课期间,多是采用灌输式的授课手段展开教学。这种授课方法较为枯燥,很难引起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语文教学内容愈加丰富多彩。高中学生在这一大环境下,能够更加近距离地接触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学好语文具有重要影响。笔者认为,相关教师应该积极对自身的语文授课手段加以优化,并不断学习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方法,进而为高中学生创造一个更为优质的语文学习环境。
一、信息技术在各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各高中学校的不断落实,教师愈加重视学生在语文授课期间的实际感受。各高中的基础设施,也因此愈加完善。当前各高中语文课堂均安装了多媒体设备。这一举措,使语文授课效率发生明显变化。以下详细分析信息技术在各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情况,仅供参考。
(一)语文教师过分依赖信息技术
多媒体设备的安装是当前各高中语文课堂应用信息技术的主要表现。语文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有助于丰富其课堂授课内容。这些较为精彩的画面,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其课堂学习氛围愈加优质,极大地提高了高中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但是,受现实因素影响,语文教师在授课期间,存在过分依赖信息技术的现象。教学资源影像的过度播放,使语文教师与高中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大大减少,且严重影响高中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效果。
(二)信息技术的理想作用未真正体现
语文教师在授课期间,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展开授课,有助于吸引高中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很多教师对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的理解尚不透彻。这就导致教师在实际授课期间,并不能将信息技术的理想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具体表现为:语文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期间,只关注高中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对于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课件质量等方面却较为忽视。这一现状,脱离了多媒体的应用初衷,对其授课效率的提升较为不利。
二、信息技术手段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语文教师积极创建更高质量的教学课件
高中教师在语文授课期间占据主导位置。为使语文授课的授课质量得以保证,相关教师应该重视自己在授课期间的引导作用。同时,积极展开有助于多媒体作用发挥的语文教学。为确保多媒体能够在语文课堂中有效应用,相关教师应该积极构建更高质量的语文教学课件。该教学工作的有效落实,有助于完善语文课程的教学资源。高中学生在这种质量较高的课件辅助下,对语文课程相关知识理解地愈加透彻。对此,相关语文教师手段应该提升自身的多媒体使用水平,并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同时,根据班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以及高中语文教材的重点内容,对其教学课件进行完善、补充。
(二)着重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基于学生自身兴趣爱好的学习活动,其学习效果往往更加理想。为使多媒体能够在各高中语文课堂中有效应用,相关教师在授课期间应该着重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而使其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当中。为实现这一授课目标,相关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该积极使用色彩较为丰富的图像资源。比如,在学习《阿房宫赋》这篇文章时,语文教师可以将其中描写阿房宫景观的文字用图片展现给学生。高中学生在观察图片中的建筑时,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对其掌握相关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三)重视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从上文有关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分析可知,基于高中学生个人兴趣的语文授课,效果往往愈加理想。为使其应用效果愈加理想,使高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保障,相关教师在授课期间应该重视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训练与培养。对此,相关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展开学生感兴趣的语文课程。并且在授课期间,合理地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使高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有所提高。比如,在学习某一语文课程时,教师可以先使用多媒体将文章中的故事情节表述出来。然后引导高中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尝试归总文章大意。这一授课过程,有助于培养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在后续的语文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合理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其授课效率。高中学生在多媒体的辅助下,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语文教材中的理论内容。其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也因此明显提高。然而,当前各高中语文教师在授课期间,并不能将多媒体的理想作用发挥出来。在实际教学期间,并没有掌握其恰当的应用方法。对此,相关语文教师应该对其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手段加以优化,同时重视高中学生的语文课堂中的实际学习情况。笔者认为,语文教师积极展开学生感兴趣的语文教学,并在这一期间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语文学习情况完善其课件资源,有助于提高其授课效率。同时,着重培养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主体地位能够在语文授课期间得以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熊春花.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10):108+126.
[2]覃俊媛.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新学术,2008(04):22-24.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语文;教学手段;应用策略
当代社会,多媒体设备已然成为各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设备。以往教师在语文授课期间,多是采用灌输式的授课手段展开教学。这种授课方法较为枯燥,很难引起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语文教学内容愈加丰富多彩。高中学生在这一大环境下,能够更加近距离地接触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学好语文具有重要影响。笔者认为,相关教师应该积极对自身的语文授课手段加以优化,并不断学习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方法,进而为高中学生创造一个更为优质的语文学习环境。
一、信息技术在各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各高中学校的不断落实,教师愈加重视学生在语文授课期间的实际感受。各高中的基础设施,也因此愈加完善。当前各高中语文课堂均安装了多媒体设备。这一举措,使语文授课效率发生明显变化。以下详细分析信息技术在各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情况,仅供参考。
(一)语文教师过分依赖信息技术
多媒体设备的安装是当前各高中语文课堂应用信息技术的主要表现。语文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有助于丰富其课堂授课内容。这些较为精彩的画面,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其课堂学习氛围愈加优质,极大地提高了高中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但是,受现实因素影响,语文教师在授课期间,存在过分依赖信息技术的现象。教学资源影像的过度播放,使语文教师与高中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大大减少,且严重影响高中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效果。
(二)信息技术的理想作用未真正体现
语文教师在授课期间,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展开授课,有助于吸引高中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很多教师对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的理解尚不透彻。这就导致教师在实际授课期间,并不能将信息技术的理想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具体表现为:语文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期间,只关注高中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对于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课件质量等方面却较为忽视。这一现状,脱离了多媒体的应用初衷,对其授课效率的提升较为不利。
二、信息技术手段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语文教师积极创建更高质量的教学课件
高中教师在语文授课期间占据主导位置。为使语文授课的授课质量得以保证,相关教师应该重视自己在授课期间的引导作用。同时,积极展开有助于多媒体作用发挥的语文教学。为确保多媒体能够在语文课堂中有效应用,相关教师应该积极构建更高质量的语文教学课件。该教学工作的有效落实,有助于完善语文课程的教学资源。高中学生在这种质量较高的课件辅助下,对语文课程相关知识理解地愈加透彻。对此,相关语文教师手段应该提升自身的多媒体使用水平,并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同时,根据班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以及高中语文教材的重点内容,对其教学课件进行完善、补充。
(二)着重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基于学生自身兴趣爱好的学习活动,其学习效果往往更加理想。为使多媒体能够在各高中语文课堂中有效应用,相关教师在授课期间应该着重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而使其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当中。为实现这一授课目标,相关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该积极使用色彩较为丰富的图像资源。比如,在学习《阿房宫赋》这篇文章时,语文教师可以将其中描写阿房宫景观的文字用图片展现给学生。高中学生在观察图片中的建筑时,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对其掌握相关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三)重视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从上文有关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分析可知,基于高中学生个人兴趣的语文授课,效果往往愈加理想。为使其应用效果愈加理想,使高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保障,相关教师在授课期间应该重视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训练与培养。对此,相关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展开学生感兴趣的语文课程。并且在授课期间,合理地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使高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有所提高。比如,在学习某一语文课程时,教师可以先使用多媒体将文章中的故事情节表述出来。然后引导高中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尝试归总文章大意。这一授课过程,有助于培养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在后续的语文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合理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其授课效率。高中学生在多媒体的辅助下,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语文教材中的理论内容。其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也因此明显提高。然而,当前各高中语文教师在授课期间,并不能将多媒体的理想作用发挥出来。在实际教学期间,并没有掌握其恰当的应用方法。对此,相关语文教师应该对其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手段加以优化,同时重视高中学生的语文课堂中的实际学习情况。笔者认为,语文教师积极展开学生感兴趣的语文教学,并在这一期间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语文学习情况完善其课件资源,有助于提高其授课效率。同时,着重培养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主体地位能够在语文授课期间得以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熊春花.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10):108+126.
[2]覃俊媛.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新学术,2008(04):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