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立足实际,进行“群文阅读”
【作者】 段春霞
【机构】 (四川省西昌市第一小学)
【正文】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语文教学应该增大学生的阅读量,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由于片面追求教学成绩的原因,造成课堂所学的方法无用武之处。反之,也影响语文教学,致使学生思路狭窄,难以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内容。只有放开手脚去做为学生终身有益的阅读活动,才会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而“群文阅读”是由课内到课外延伸、扩大学生阅读面的一条有效路径。
关键词:群文阅读;有效实施;教材;方式;落实
群文阅读教学,就是让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让学生学会多篇文章的阅读,开展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有效地更新了教师阅读教学的意识,改革了阅读教学的模式,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那么,群文阅读应该怎样去有效实施呢?
一、充分运用现有教材,把教学内容集中整合起来,实施一文带单元法
运用现有教材,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在实施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时,要注重核心围绕。所谓核心围绕,就是要确定这一时期语文教学的中心和重点内容,然后挑选出有代表性的课文,在每一个单元教学中,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利用主题展开的方式来实施一题带多题、一文带单元等方法,来推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工作。除了围绕中心和选择主题,还要以教材为主,强调单元整合,就是要在每一个单元学习的过程中,挑选有代表性、学习实效性强的课文,作为群文阅读的“领路羊”,以这一、两篇课文作为阅读教学的代表,通过科学合理教学方法的应用,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一文带单元”的中心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四单元中,所包含的几篇课文联系紧密,只要把《只有一个地球》选择出来重点学习就可以,因为这一单元中的文章,都蕴含着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深刻哲理性。以这一篇文章提到的各方面问题,延伸学习后三篇文章。如“破坏生态平衡”就可延伸自学《鹿和狼的故事》,“保护地球,改善环境”就延伸自学《青山不老》。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周围环境,课外阅读有关环境方面的文章。
二、把教材内外有效融合起来,实施一篇带多篇法
在推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过程中,在实施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时候,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也是至关重要的。教材知识得以有效传授或者集中掌握后,就要想方设法地突破教材。在突破教材的基础上,强调以课内文本为主、以课外文章为辅的原则,增加课内外阅读量,增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高效融合为一体的机率,“一篇带多篇”。例如,可以通过《蜜蜂引路》来引用课内外更多的动物方面的故事,让学生们通过群文阅读来掌握更多的故事,从而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在学习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时,同样可以带领学生们领略更多的课内外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丰富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文化底蕴、智慧;在学习《丑小鸭》时,则可以适时地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国外童话著作引入进来。让这些著作丰富学生们的阅读范围,从而实现群文阅读“一篇带多篇”的教学目的。
三、把阅读活动载体丰富起来,实施一本带多本法
为了有效推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进程,扩展学生们的阅读范围,丰富阅读形式,还可以从丰富阅读载体入手,多举办一些读书活动,如读书比赛、评“故事大王”等活动。在阅读知识活动、阅读竞赛等载体中,一方面为了更有效地把课内和课外阅读打通,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具体形式把小学语文阅读载体真正地丰富起来,更加灵活推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让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真正地丰富起来。
无一例外,在推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过程中,丰富教学和阅读载体是至关重要的。在实施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时,实施“一本带多本”的方法和上述思路是一样的,但是要把范围扩展到整本书的阅读,就要通过一篇课文或者某一个阅读知识点来融合和引出更多的读物,实现“一本带多本”的阅读目的。例如,在五年级上册中学习《七律.长征》中,可以向学生们推荐《毛泽东诗词选》;在学习《望天门山》等诗词的时候,向学生们推荐《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同样在五年级人物描写一组中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一类文章的时候,可以向小学生举荐少儿版的《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这种方式起到一本语文书带动多本名著,即“一本带多本”的目的。
四、“群文阅读”教学应抓落实
1.多阅读,多比较性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当前阅读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读得太少”。“群文阅读”的不同在于,学生在一篇接一篇的阅读当中,始终保持着新鲜感,特别是在横向结构的比较性阅读中,学生会不断涌现质疑和发现。因此,“群文阅读”的课堂,应让学生的主动阅读占到很大的比例。
2.多质疑,多分享,将阅读过程处理为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当下“课文教学”的一大弊病,就是以识记为主,缺少理解,缺少质疑和发现。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单篇文章阅读的局限。而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在发展中,阅读时往往不具备联结其他文章的能力。教师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群文横向的比较性阅读,则容易引发高质量的思考,促使学生做出判断,进行自我发问、重读、辨析……在课堂上,真的让学生提问题,提真的问题,真的解决问题,最终有所发现。
3.多学习和多实践浏览、略读、跳读等阅读方式。
课文教学比较强调逐字的阅读、朗读和美读。这些当然重要,但是过于强化,就让人忧虑,就是教学时间运筹上的一个失误。其实,除了朗读和美读,我们还可以默读,还有速读(扫读、跳读和技巧阅读)、批判式阅读、休闲式阅读、研究式阅读、校对式阅读以及其他各类阅读方式。尤其是当下的信息社会,对读者获取、选择、分析、理解、鉴别、评论信息的能力要求更高。浏览、略读、跳读等方式能获得更大的信息量,应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阅读策略需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步骤化、程序化,真正成功有效地进行“群文阅读”。这就要求在选好文章的基础上,还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有步骤、有程序地实施阅读策略教学,才有可能真正引导学生践行“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教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片新天地,是小学语文教学从“少慢差费”走向“多快好省”的一条新途径。我们应该脚踏实地,长期、有效地实施,浇灌出更加绚丽的素质之花!
关键词:群文阅读;有效实施;教材;方式;落实
群文阅读教学,就是让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让学生学会多篇文章的阅读,开展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有效地更新了教师阅读教学的意识,改革了阅读教学的模式,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那么,群文阅读应该怎样去有效实施呢?
一、充分运用现有教材,把教学内容集中整合起来,实施一文带单元法
运用现有教材,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在实施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时,要注重核心围绕。所谓核心围绕,就是要确定这一时期语文教学的中心和重点内容,然后挑选出有代表性的课文,在每一个单元教学中,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利用主题展开的方式来实施一题带多题、一文带单元等方法,来推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工作。除了围绕中心和选择主题,还要以教材为主,强调单元整合,就是要在每一个单元学习的过程中,挑选有代表性、学习实效性强的课文,作为群文阅读的“领路羊”,以这一、两篇课文作为阅读教学的代表,通过科学合理教学方法的应用,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一文带单元”的中心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四单元中,所包含的几篇课文联系紧密,只要把《只有一个地球》选择出来重点学习就可以,因为这一单元中的文章,都蕴含着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深刻哲理性。以这一篇文章提到的各方面问题,延伸学习后三篇文章。如“破坏生态平衡”就可延伸自学《鹿和狼的故事》,“保护地球,改善环境”就延伸自学《青山不老》。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周围环境,课外阅读有关环境方面的文章。
二、把教材内外有效融合起来,实施一篇带多篇法
在推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过程中,在实施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时候,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也是至关重要的。教材知识得以有效传授或者集中掌握后,就要想方设法地突破教材。在突破教材的基础上,强调以课内文本为主、以课外文章为辅的原则,增加课内外阅读量,增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高效融合为一体的机率,“一篇带多篇”。例如,可以通过《蜜蜂引路》来引用课内外更多的动物方面的故事,让学生们通过群文阅读来掌握更多的故事,从而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在学习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时,同样可以带领学生们领略更多的课内外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丰富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文化底蕴、智慧;在学习《丑小鸭》时,则可以适时地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国外童话著作引入进来。让这些著作丰富学生们的阅读范围,从而实现群文阅读“一篇带多篇”的教学目的。
三、把阅读活动载体丰富起来,实施一本带多本法
为了有效推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进程,扩展学生们的阅读范围,丰富阅读形式,还可以从丰富阅读载体入手,多举办一些读书活动,如读书比赛、评“故事大王”等活动。在阅读知识活动、阅读竞赛等载体中,一方面为了更有效地把课内和课外阅读打通,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具体形式把小学语文阅读载体真正地丰富起来,更加灵活推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让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真正地丰富起来。
无一例外,在推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过程中,丰富教学和阅读载体是至关重要的。在实施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时,实施“一本带多本”的方法和上述思路是一样的,但是要把范围扩展到整本书的阅读,就要通过一篇课文或者某一个阅读知识点来融合和引出更多的读物,实现“一本带多本”的阅读目的。例如,在五年级上册中学习《七律.长征》中,可以向学生们推荐《毛泽东诗词选》;在学习《望天门山》等诗词的时候,向学生们推荐《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同样在五年级人物描写一组中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一类文章的时候,可以向小学生举荐少儿版的《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这种方式起到一本语文书带动多本名著,即“一本带多本”的目的。
四、“群文阅读”教学应抓落实
1.多阅读,多比较性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当前阅读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读得太少”。“群文阅读”的不同在于,学生在一篇接一篇的阅读当中,始终保持着新鲜感,特别是在横向结构的比较性阅读中,学生会不断涌现质疑和发现。因此,“群文阅读”的课堂,应让学生的主动阅读占到很大的比例。
2.多质疑,多分享,将阅读过程处理为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当下“课文教学”的一大弊病,就是以识记为主,缺少理解,缺少质疑和发现。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单篇文章阅读的局限。而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在发展中,阅读时往往不具备联结其他文章的能力。教师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群文横向的比较性阅读,则容易引发高质量的思考,促使学生做出判断,进行自我发问、重读、辨析……在课堂上,真的让学生提问题,提真的问题,真的解决问题,最终有所发现。
3.多学习和多实践浏览、略读、跳读等阅读方式。
课文教学比较强调逐字的阅读、朗读和美读。这些当然重要,但是过于强化,就让人忧虑,就是教学时间运筹上的一个失误。其实,除了朗读和美读,我们还可以默读,还有速读(扫读、跳读和技巧阅读)、批判式阅读、休闲式阅读、研究式阅读、校对式阅读以及其他各类阅读方式。尤其是当下的信息社会,对读者获取、选择、分析、理解、鉴别、评论信息的能力要求更高。浏览、略读、跳读等方式能获得更大的信息量,应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阅读策略需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步骤化、程序化,真正成功有效地进行“群文阅读”。这就要求在选好文章的基础上,还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有步骤、有程序地实施阅读策略教学,才有可能真正引导学生践行“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教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片新天地,是小学语文教学从“少慢差费”走向“多快好省”的一条新途径。我们应该脚踏实地,长期、有效地实施,浇灌出更加绚丽的素质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