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作者】 纳吉依合
【机构】 (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红科中学)
【正文】摘 要:最近这几年,社会在不断地飞速发展,国家在不断的创新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提升不断的创新,朝着前进的方向不断努力前行。对于初中的语文来说,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有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那就是作文写不好。初中的语文作文在语文成绩中也是占了一步分的重要地位,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同学们和老师,那么如何解决?是现在迫在眉睫的问题。随着新课标的到来,在语文作文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层递式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作文,在语文成绩上再创佳绩,也让我们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层递式教学;初中语文作文;写作
目前我国的教育学习,还是要应对传统的应试考试,在这个条件的影响下,学生们在学习语文过程,语文作文成为学生们一大难题。俗话说的好“学习好不好,还是看作文”,作文写的好不仅代表学生的学习好,还代表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很强。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老师不仅仅要帮助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也要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创新。层递式教学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写作文就是要以不变应万变。下面我们就来探析一下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1、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1.1层递式教学的理念
随着新课标的到来,新的教学模式也有很多变化,层递式教学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层递式教学的本质是老师根据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学习能力为基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发现学生们所需要的是怎么样的学习环境、学习方法。再结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从简单到复杂,慢慢改变学习方法由易到难。在不同阶段,发现学生们不同时期的学习状态,以便及时调整学习方法。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是老师和家长以及学生所期待的结果。
1.2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指导
加强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和文字是分不开的,写作文更是考验两者的结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也会相对提高对作文的理解,很多学生认为语文作文很难写,没有想法。那是因为学生没有理解作文内容的表达,不知道这篇作文所要给人们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理解以及什么样的含义或者想给世人带来什么样的反馈。这些都是需要老师去帮助学生们去理解课文,把学生带进每一篇文章中,让学生去感受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感受和想法。例如:七年级语文教材下册的第三单元中的名著导读,名著导读的增加就是为了让学生增加对阅读的理解能力,其中一篇《骆驼祥子》这本书,我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它是老舍先生的作品之一。在他的笔下,每一个人物都是刻画的栩栩如生,老舍先生希望用所学的知识与当时社会融合在一起,来表达他想给世人带来的东西。《骆驼祥子》一书中写的是一个人力车夫这一生的悲惨命运,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就可以带入问题,让学生一起去理解、去学习。如:祥子是从农村来的,他没有上过学,不认识字,只能靠体力活挣钱,他每天靠租车拉人来挣钱生活,他最大的愿望便是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一个独立劳动者,在他那个底层社会,他可以实现这个愿望吗?结合实际理解这个问题。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一个契机,从简单的问题上,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融入情景,去体会祥子当时的生活。从而加强学生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们对语文作文的认识。
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学生在初中时代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看法,这是对语文写作有很大的帮助,语文作文不是生搬硬套,而是理解下笔做到锦上添花。老师可以带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可以把培养孩子观察能力当作一项任务布置给学生,当然为了不让学生反感老师又增加任务量,老师也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课堂活跃气氛布置下去。不是只可以观察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事物,也可以观察周围的人。下面我们就以初中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文章《背影》,它出自朱自清先生笔下,我想大家对这篇文章一点都不陌生,他里面的内容也是令人感慨万千。在这篇文章中,他把父亲的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观察的也是细致入微。尤其是父亲送他去坐车时的场景,父亲想为儿子买点橘子让儿子在路上吃,“走到月台”、“穿过铁道”、“跳下去爬上去”朱自清看着自己父亲的背影,潸然泪下。回来时,父亲先把橘子放在地上,在穿过铁道身上满是灰尘。这一段文字的描写,把父亲的人物形象展示的淋漓尽致,让人看了不禁感慨万分。简简单单的一段文字,没有华丽的修饰,却深深地打动着人们的内心。不是所有文章都要用华丽的言语去包装,真实情感才是最重要的。
2、初中语文作文教育
2.1目前初中语文作文在教学中有哪些问题
小学时期的学生还没有什么想法,他们只知道要听老师的话,老师让怎么做就怎么做。而初中生就不一样了,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有的顽皮一点的学生都不听老师的话。这就让教育工作很难顺利的开展,给老师和领导也带了一些问题。初中语文教育,虽然这是我们国家的母语,每个孩子都会说,但是学习和说话还是有不同的地方。语文学习是枯燥乏味甚至有点无聊的,语文作业更是让学生头疼,这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我国目前还是应试教育,学生对学习提不起精神来,作文又是分值大又难,一部分学生都选择放弃语文作文。由于有一部分的老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导致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很烦躁,提不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与语文学习背向而行。
学生们没有积累丰富的素材,缺少课外阅读。老师通常认为,学生只要通过语文每个阶段的测试就可以,在课堂上老师只注重粉笔、黑板式的传统教学灌输式的方法,不重视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大大的降低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降低了教学质量。而课外阅读恰恰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内容的书籍,去提高他们对作文的深层理解。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心中对某件事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从而想把这件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才会事半功倍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课外阅读,会增加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认知,会发现原来世界和自己想象的是不一样的,更让他们理解写作文真正的含义,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有感而发。
2.2语文作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学习语文作文不仅仅是为了得分,更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说话能力,现在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爱说话,也不能说他们不爱说话而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而语文作文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其实写作的内容,大多数还是来源于生活,写作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教育事业不仅仅要教育孩子们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也要教会孩子们如何生活、如何成长,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教育。在学习写作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领悟到生活带来的收获,初中的语文作文其实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它既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为高中语文作文打下基础。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有如何写作的内容,九年级教材中的口语交际是最接近高中的语文作文,每一单元的结束,都有写作教程,教学生如何写好一篇作文。语文作文学好不仅会提高语文成绩,也会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结束语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既是难点也是重点,老师可以结合层递式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对学生们做出正确的引导。要让学生懂得创新、懂得作用生活上的真实情感去填充自己想写的内容,增加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课外阅读能力,只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再加上生活,才能让作文锦上添花。让学生和老师一起进步,一起将语文的教育事业推向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龚诗络,职高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探讨[J]现代阅读,2013(21)
[2]朱晓萍,初中作文层递式教学的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2014(7):22
[3]陈慧范,对初中语文新教材作文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12):91
关键词:层递式教学;初中语文作文;写作
目前我国的教育学习,还是要应对传统的应试考试,在这个条件的影响下,学生们在学习语文过程,语文作文成为学生们一大难题。俗话说的好“学习好不好,还是看作文”,作文写的好不仅代表学生的学习好,还代表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很强。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老师不仅仅要帮助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也要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创新。层递式教学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写作文就是要以不变应万变。下面我们就来探析一下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1、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1.1层递式教学的理念
随着新课标的到来,新的教学模式也有很多变化,层递式教学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层递式教学的本质是老师根据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学习能力为基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发现学生们所需要的是怎么样的学习环境、学习方法。再结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从简单到复杂,慢慢改变学习方法由易到难。在不同阶段,发现学生们不同时期的学习状态,以便及时调整学习方法。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是老师和家长以及学生所期待的结果。
1.2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指导
加强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和文字是分不开的,写作文更是考验两者的结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也会相对提高对作文的理解,很多学生认为语文作文很难写,没有想法。那是因为学生没有理解作文内容的表达,不知道这篇作文所要给人们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理解以及什么样的含义或者想给世人带来什么样的反馈。这些都是需要老师去帮助学生们去理解课文,把学生带进每一篇文章中,让学生去感受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感受和想法。例如:七年级语文教材下册的第三单元中的名著导读,名著导读的增加就是为了让学生增加对阅读的理解能力,其中一篇《骆驼祥子》这本书,我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它是老舍先生的作品之一。在他的笔下,每一个人物都是刻画的栩栩如生,老舍先生希望用所学的知识与当时社会融合在一起,来表达他想给世人带来的东西。《骆驼祥子》一书中写的是一个人力车夫这一生的悲惨命运,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就可以带入问题,让学生一起去理解、去学习。如:祥子是从农村来的,他没有上过学,不认识字,只能靠体力活挣钱,他每天靠租车拉人来挣钱生活,他最大的愿望便是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一个独立劳动者,在他那个底层社会,他可以实现这个愿望吗?结合实际理解这个问题。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一个契机,从简单的问题上,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融入情景,去体会祥子当时的生活。从而加强学生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们对语文作文的认识。
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学生在初中时代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看法,这是对语文写作有很大的帮助,语文作文不是生搬硬套,而是理解下笔做到锦上添花。老师可以带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可以把培养孩子观察能力当作一项任务布置给学生,当然为了不让学生反感老师又增加任务量,老师也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课堂活跃气氛布置下去。不是只可以观察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事物,也可以观察周围的人。下面我们就以初中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文章《背影》,它出自朱自清先生笔下,我想大家对这篇文章一点都不陌生,他里面的内容也是令人感慨万千。在这篇文章中,他把父亲的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观察的也是细致入微。尤其是父亲送他去坐车时的场景,父亲想为儿子买点橘子让儿子在路上吃,“走到月台”、“穿过铁道”、“跳下去爬上去”朱自清看着自己父亲的背影,潸然泪下。回来时,父亲先把橘子放在地上,在穿过铁道身上满是灰尘。这一段文字的描写,把父亲的人物形象展示的淋漓尽致,让人看了不禁感慨万分。简简单单的一段文字,没有华丽的修饰,却深深地打动着人们的内心。不是所有文章都要用华丽的言语去包装,真实情感才是最重要的。
2、初中语文作文教育
2.1目前初中语文作文在教学中有哪些问题
小学时期的学生还没有什么想法,他们只知道要听老师的话,老师让怎么做就怎么做。而初中生就不一样了,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有的顽皮一点的学生都不听老师的话。这就让教育工作很难顺利的开展,给老师和领导也带了一些问题。初中语文教育,虽然这是我们国家的母语,每个孩子都会说,但是学习和说话还是有不同的地方。语文学习是枯燥乏味甚至有点无聊的,语文作业更是让学生头疼,这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我国目前还是应试教育,学生对学习提不起精神来,作文又是分值大又难,一部分学生都选择放弃语文作文。由于有一部分的老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导致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很烦躁,提不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与语文学习背向而行。
学生们没有积累丰富的素材,缺少课外阅读。老师通常认为,学生只要通过语文每个阶段的测试就可以,在课堂上老师只注重粉笔、黑板式的传统教学灌输式的方法,不重视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大大的降低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降低了教学质量。而课外阅读恰恰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内容的书籍,去提高他们对作文的深层理解。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心中对某件事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从而想把这件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才会事半功倍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课外阅读,会增加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认知,会发现原来世界和自己想象的是不一样的,更让他们理解写作文真正的含义,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有感而发。
2.2语文作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学习语文作文不仅仅是为了得分,更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说话能力,现在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爱说话,也不能说他们不爱说话而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而语文作文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其实写作的内容,大多数还是来源于生活,写作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教育事业不仅仅要教育孩子们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也要教会孩子们如何生活、如何成长,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教育。在学习写作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领悟到生活带来的收获,初中的语文作文其实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它既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为高中语文作文打下基础。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有如何写作的内容,九年级教材中的口语交际是最接近高中的语文作文,每一单元的结束,都有写作教程,教学生如何写好一篇作文。语文作文学好不仅会提高语文成绩,也会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结束语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既是难点也是重点,老师可以结合层递式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对学生们做出正确的引导。要让学生懂得创新、懂得作用生活上的真实情感去填充自己想写的内容,增加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课外阅读能力,只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再加上生活,才能让作文锦上添花。让学生和老师一起进步,一起将语文的教育事业推向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龚诗络,职高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探讨[J]现代阅读,2013(21)
[2]朱晓萍,初中作文层递式教学的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2014(7):22
[3]陈慧范,对初中语文新教材作文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