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作者】 廖兴阳

【机构】 (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


【正文】  摘 要:近年来由于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轻阅读,忽视个人对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等等问题,语文阅读教学已经成为制约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为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这个呼唤精神家园回归的社会中,意义重大。本文将具体阐述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一主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习,语文学科占据着很大的一部分,而在语文当中,对于阅读的考察占据着试卷的四分之一。同时阅读也是语文学科的一种基本能力,对于学生情操的培养和性格的塑造有着很大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学生获得阅读的信息,积累相应的知识。所以,阅读水平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新课改中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能力的高低也成为权衡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根据这些年的经历和教学实践,对于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笔者提出几点看法。
  一、立足课本,进行阅读训练
  高中语文课本节选的课文内容丰富,利用课本中现有的课文进行阅读训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现行语文教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教学中要注重讲解技巧设计,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如教学著名诗人艾青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师要事先做好设计,母爱是最伟大的爱,也是诗歌中的永恒主题。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诗人是如何展开思路的。先让学生了解诗歌的第一部分是交代大堰河的悲惨身世,表达诗人对乳母的怀念与痛悼;第二部分重在刻画大堰河的勤劳、善良,抒发诗人对大堰河的眷念与感激;第三部分写大堰河死后家人的悲惨遭遇,控诉黑暗的社会;第四部分赞美大堰河的美好品质,抒发对大堰河的深切怀念。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了解这首诗是带有叙事性的抒情诗,诗人并没有完全展示大堰河的故事,主要是通过一些片段抒发对大堰河的深情。
  二、增加文学常识积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
  在阅读中,语文不仅应该让学生对深潜于文章背后的作者心境和内容深入了解,还应该让学生增加自己的文学常识积累,传世名篇之所以能够传世,不仅仅因为其立意高远,更因为其背后所蕴含的一些名言佳句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思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等这样的名句的积累切实增加了学生的文学底蕴,因此在平时阅读中应让学生在文章积累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三、创设情境,调动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求知的欲望,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用画面展示荷塘的美。课文重在描述的是荷塘、月色这两种景物。古往今来的诗文著作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有很多,但本文描述的这两种景物与其他作品中的荷塘、月色不同,这里突出的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的月色,两者融为一体,通过多媒体能鲜明地突出景物的特色,展示特定环境下的特定景物,从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融入的真挚情感,这是任何语言所无法描述的,动态、迷人的画面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提高教学效果。
  四、掌握阅读方法,锻炼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提高阅读能力的方式就是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阅读对象,进行适当的指导。例如,在学习个性阅读时,教师要从学生的主体需求出发,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对象。探究式的阅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让学生在进行自主阅读的同时进行探究式学习,把学生的自主阅读和教师的指导有机结合起来。目的阅读,主要是针对做阅读题而进行的阅读。另外还有比较阅读,主要是对相似主题的材料进行比较阅读。例如在教学《长恨歌》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参照洪升的著作《长生殿》等中的关于杨贵妃的描写。因为它们是来自于同样的写作素材,只是体裁不同而已。进行比较阅读,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写作方法产生的不同效果,学生的阅读效果也会加深。比较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方法的一个很好的途径。通过比较阅读,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又能够扩宽阅读的视野,对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
  五、课外阅读,拓展学生视野
  随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的出现与解决,阅读方法也从多方面发生了改变,顺应了现今阅读教学的需要。首先,阅读由课内向课外扩展,不再局限于课堂。语文教材仅仅几册,根本满足不了现今学生的阅读量。如果没有课外阅读量的补充,很难达到培养能力的效果。同时,课外阅读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认知面。多接触不同的思想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促成个人独特思维的形成。其次,从阅读方式方面来说,教师会指导学生根据需要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如略读法、精读法,针对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最后,根据阅读能力的加强,学生的阅读方法也会按层次提升。比如说,最开始的阅读也许是积累性的阅读,当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便会产生以理解为主的阅读,然后再有选择的去评价阅读,甚至于鉴赏阅读。这是学生阅读能力不断提高的一种标志。教师可以给学生列出一些书籍供学生参考,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作为第一本书。同时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给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拓展学生知识面,丰富课内所学知识。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不断积累的过程,语文教师要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享受阅读的兴趣,在兴趣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梦颖. 浅析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 成才之路, 2010(2).
  [2] 段宏富. 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2012, 53.
  [3] 陈黎黎. 谈提升学生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 [J].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2月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