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英美文化渗透
【作者】 宾政邦
【机构】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寺面镇初级中学)
【正文】 摘 要:首先、要明确初中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渗透的意义;其次、要弄清楚初中英语课教学中英美文化的渗透应遵循哪些原则;再次、我们要充分挖掘现有英语教材,有意识地进行英美文化的渗透;最后、结合教材或其他教辅英语试听资料,提升英美文化渗透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英美文化渗透
中学生要学好英语,必须要了解英美文化。在我们日常的英语课教学中,如何给学生进行英美文化方面的渗透?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学英语老师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自己多年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和经验做一浅略分析,与大家分享,不足之处,请各位同仁多指正。
首先、要明确初中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渗透的意义。
英语与汉语之间由于各国文化背景的不同,直接导致我国学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对语言理解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障碍。因此教育部规定将“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中学英语课程的目标,致力于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以及对中英美文化差异的理解能力。文化渗透的范围包括对英语国家的历史、民俗、生活方式、文学、价值观念等进行渗透,教师应针对这些内容进行文化方面的教育,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英语的内容。
其次、要弄清楚初中英语课教学中英美文化的渗透应遵循哪些原则。
既然我们认识到了英美文化渗透的意义,在实际教学的英美文化渗透中我们应当遵守哪些原则呢?笔者认为,英美文化渗透涉及到双方的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因此在教师授课时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跨中英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与初中学生所学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并根据所涉及到的日常交际的内容,时常进行英语情景训练。
第二,教师要根据现行初中英语教材,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逐步渗透,从而达到英美文化渗透的目的。
第三,英语教师要对英国主流文化进行多介绍,对于不健康的文化内容要引导学生对其批判性的认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价值观等。
再次、我们要充分挖掘现有英语教材,有意识地进行英美文化的渗透。
现有冀教版英语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内容包罗万象,其中六本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英语国家的文化信息,涵盖内容相当广泛。实际教学中可以就地取材,通过英语词汇和英语语法方面进行英美文化渗透。
(一)英语词汇渗透。教师在进行新单元地讲解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引入对背景知识的介绍,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对英语国家的了解。有些英文词汇并不能按照汉语词汇的意思去理解,要想准确的理解这些词汇,首先要了解他们的本国文化。例如“dog”翻译成汉语是“狗”的意思,在汉语中,与狗相关的词组大多都是贬义的,但是如果将“dog”放在不同的词组中又有不同的意思:cleverdog(聪明的小伙子),Everydoghashisday(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时候)。如果我们对西方英国文化不够理解,以汉语思维去理解英语,就会闹出很多的笑话。
(二)英语语法渗透。语法总结了英语词句之间的基本规律,是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文与英文在表达方式上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汉语求精,而英语更注重对连接词的运用以达到句子逻辑上的完美。形合(hypotaxis)与意合(parataxis)就从根本上反应出了中英两种语言之间不同的语法现象,在形合与意合的表现形式中,英文与中文之间的意义中心是不一样,英语一般都是主句在前,从句在后,而汉语则正好相反。因此我们在理解英语长句的时候先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并找出核心的主谓宾,将复杂的长句子拆分之后再进行理解。这就直接反映出西方人注重理性与逻辑思维,而我们东方人更注重悟性以及辩证思维。要让学生能够习惯这种思维上的差异,并能够体会出其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这对英语学习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在我们日常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习惯这种思维上的差异,并能够体会出其对语言变化方式的影响。
最后、结合教材或其他教辅英语试听资料,提升英美文化渗透的效果。
除了利用现有冀教版英语教材之外,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更应鼓励学生多接触一些发音纯正的英语资料,最好是英美原版的资料。比如观看英文电影、听英文广播、听英文歌曲等等。在实际生活中,笔者以前仅仅将英文电影作为自己消遣娱乐的东西,而现在课堂教学中就会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英美电影呈现给同学们。这样不但活跃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气氛,而且还训练了同学们通过察言观色,体会影片中人物的语言所表达的内在的深层的含义。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英美文化渗透
中学生要学好英语,必须要了解英美文化。在我们日常的英语课教学中,如何给学生进行英美文化方面的渗透?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学英语老师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自己多年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和经验做一浅略分析,与大家分享,不足之处,请各位同仁多指正。
首先、要明确初中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渗透的意义。
英语与汉语之间由于各国文化背景的不同,直接导致我国学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对语言理解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障碍。因此教育部规定将“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中学英语课程的目标,致力于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以及对中英美文化差异的理解能力。文化渗透的范围包括对英语国家的历史、民俗、生活方式、文学、价值观念等进行渗透,教师应针对这些内容进行文化方面的教育,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英语的内容。
其次、要弄清楚初中英语课教学中英美文化的渗透应遵循哪些原则。
既然我们认识到了英美文化渗透的意义,在实际教学的英美文化渗透中我们应当遵守哪些原则呢?笔者认为,英美文化渗透涉及到双方的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因此在教师授课时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跨中英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与初中学生所学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并根据所涉及到的日常交际的内容,时常进行英语情景训练。
第二,教师要根据现行初中英语教材,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逐步渗透,从而达到英美文化渗透的目的。
第三,英语教师要对英国主流文化进行多介绍,对于不健康的文化内容要引导学生对其批判性的认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价值观等。
再次、我们要充分挖掘现有英语教材,有意识地进行英美文化的渗透。
现有冀教版英语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内容包罗万象,其中六本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英语国家的文化信息,涵盖内容相当广泛。实际教学中可以就地取材,通过英语词汇和英语语法方面进行英美文化渗透。
(一)英语词汇渗透。教师在进行新单元地讲解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引入对背景知识的介绍,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对英语国家的了解。有些英文词汇并不能按照汉语词汇的意思去理解,要想准确的理解这些词汇,首先要了解他们的本国文化。例如“dog”翻译成汉语是“狗”的意思,在汉语中,与狗相关的词组大多都是贬义的,但是如果将“dog”放在不同的词组中又有不同的意思:cleverdog(聪明的小伙子),Everydoghashisday(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时候)。如果我们对西方英国文化不够理解,以汉语思维去理解英语,就会闹出很多的笑话。
(二)英语语法渗透。语法总结了英语词句之间的基本规律,是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文与英文在表达方式上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汉语求精,而英语更注重对连接词的运用以达到句子逻辑上的完美。形合(hypotaxis)与意合(parataxis)就从根本上反应出了中英两种语言之间不同的语法现象,在形合与意合的表现形式中,英文与中文之间的意义中心是不一样,英语一般都是主句在前,从句在后,而汉语则正好相反。因此我们在理解英语长句的时候先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并找出核心的主谓宾,将复杂的长句子拆分之后再进行理解。这就直接反映出西方人注重理性与逻辑思维,而我们东方人更注重悟性以及辩证思维。要让学生能够习惯这种思维上的差异,并能够体会出其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这对英语学习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在我们日常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习惯这种思维上的差异,并能够体会出其对语言变化方式的影响。
最后、结合教材或其他教辅英语试听资料,提升英美文化渗透的效果。
除了利用现有冀教版英语教材之外,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更应鼓励学生多接触一些发音纯正的英语资料,最好是英美原版的资料。比如观看英文电影、听英文广播、听英文歌曲等等。在实际生活中,笔者以前仅仅将英文电影作为自己消遣娱乐的东西,而现在课堂教学中就会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英美电影呈现给同学们。这样不但活跃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气氛,而且还训练了同学们通过察言观色,体会影片中人物的语言所表达的内在的深层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