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将思维导图融入到高中物理教学中

【作者】 荆崇辛

【机构】 (陕西省韩城市象山中学)


【正文】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且易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让学生学会使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思维。本文首先对思维导图的定义及其相对于传统的物理学习法的优势进行介绍,最后浅谈将思维导图融入到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提出首先是由数学家、心理学家和大脑研究学者Tony Buzan所提出,思维导图的提出使学习问题变得更加生动化,使人能更加简单、容易地以图形方式记录复杂的逻辑问题变为可能,用于许多领域,本文主要谈了将思维导图融入物理教学中的方法。
  一、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的发明起源于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当时的英国学者托尼巴赞发明了这种学习工具,该发明也是经过了对大脑潜能的长期研究得出来的。思维导图能够将人类的左脑和右脑之间的工作进行很好的融合,利用左脑来进行逻辑思维,利用右脑来进行图像的处理,空间的想象等思维。思维导图将大脑中的各种思维和想象通过图形的形式直观的展现出来,使得负责的思维变得异常简单,有助于学习者迅速的分清各个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层次。本论文作者曾经在学习中多次使用思维导图来进行知识的学习,事半功倍。
  二、组织概念,勾勒知识结构图
  概念是物理学科知识的基础,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忽视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特别是不能够形成概念网络,更不能够比较深刻的了解概念间的联系,这成为了许多学生在物理课程上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求学生总结概念结构,但是往往由于检查不及时等原因,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现在可以利用有关软件,根据思维导图的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总结概念结构图,这样的思维导图将会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很好的推进作用.高中物理课程的学习中涉及到大量概念,学生们如果在概念上存在很多混淆,往往在解答具体问题时思维会非常混乱,这将会给问题解决过程带来许多障碍.思维导图的应用将会很大程度解决这个问题,能够帮学生们很好的组织这些相关或相似的概念,让学生们更好的完成知识结构图的勾勒。
  三、要求学生活用“思维导图”
  虽然要求学生将思维导图活学活用,并在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做好笔记,对教师提出一定的要求,要求教师课后对其进行检查。教学中导图需要用到弯曲不同的曲线、较短的字词等,这些要素都是符合高中生特点的,并且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兴趣。
  高中生可在运用思维导图做课堂笔记的同时,把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重点用简单的语句或者重点词语进行记录,之后可用大脑思维对图形符号进行连接,这样学生就在记录知识点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加深知识印象。高中生在课堂上跟上教师的讲课节奏,还有时间对知识进行充分理解,在大脑中进行相关联想,不仅对知识进行一定的拓展,还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教师在讲课结束前,应该腾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颜色爱好进行涂鸦,这样能对思维导图进行完善,达到及时复习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教师可在下一节课开始之前,把思维导图发放给学生,并且对部分典型思维导图进行点评,这样能起到学习新知识之前的复习作用。高中生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应用,能避免像从前一样需要记一些不容易记忆的长句子,现在对知识点进行加工,通过提炼关键词进行思维整理,最终变成自己的知识。
  四、以小组合作形式绘制“思维导图”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和教育部门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要求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现状积极备课及教学。
  例如,在新课程的提倡下开展高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包括学生之间的合作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合作,教师必须充分掌握合作学习的开展情况,否则一旦失控,小组合作将毫无意义。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4~5人一组,然后以绘制思维导图为任务,每个小组选定一个人负责记录,将组内每个成员的讨论意见和教师给的建议记录下来,之后将绘制出的思维导图不断完善、重复修复,最终小组思维导图就成形了。可以将每个小组的思维导图交给物理教师,可以选定一个学生对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进行演说,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点评,之后在教师的建议与点评下形成合格的思维导图。
  五、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高中物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利用学校教学设施,开设思维导图制作课程,教会学生把物理知识做成树状图或者图形,将枯燥的物理规律用图像等方式灵活展现出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在学习《牛顿定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的思维导图,找出三个定律的相同点和区别,合理记忆知识,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联想自己熟悉的事物,根据它们的特点,制作有特色的图形,帮助自己形成物理知识网络。?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过程能显著提高课堂有效性,学校要积极引进先进思维导图软件,完善教学基础设施,提供智能化教学道具,培养现代信息化人才,教师要努力拓宽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途径,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思维导图式物理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参与物理学习,根据学生发展差异性,因材施教,利用思维导图软件开展针对性课后辅导,帮助学生树立物理学习信心,理顺知识网络,构建独特的答题模式,提升学生物理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红.新课程背景下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2]王洲松.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求知导刊,2015.1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