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利用“区角”活动提高幼儿语言能力
【作者】 张曼娟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常宁镇豆家幼儿园)
【正文】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的语言能力处于“整蓄待发”阶段,教学中我们可通过美工区、语音角、图书角等区域活动,使幼儿语言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
一、“区角”激发说话兴趣
在“区角”活动中,幼儿思维活跃,精神放松,心理轻松,可以大胆地说话,此时有意识的语言训练幼儿一定会乐意接受,而且完成的速度与质量都会更快更好,说话也自然。如: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为幼儿建立图书角,提供各种幼儿图书,还有录音,起初让幼儿边看图书边听,然后让幼儿边看边说,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发了幼儿学习语言的动机,而且时间久了幼儿开口说话也就十分积极主动了。
二、“区角”增加语言交流
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与周围环境和人际交往中发展的,因此区角活动为幼儿提供了练习说话的机会,增加了幼儿间的交流。在区域活动中需要幼儿互相商量配合,这样就需要使用大量语言。
1、美工区中,幼儿剪剪贴贴,做做玩玩,从中接触和学得最多就是动词“画”“拉”“折”“剪”“贴”“转”“翻”“撕”“压”“叠”,因为这些词均可以通过动作表现出来,幼儿不但在边动手操作边自言自语中学习,而且还可以在互帮互助中教给其他幼儿这些词,起到了相互交流的作用。当幼儿做完手工后,将作品摆放成“动物园”、“我们的家”等布置成一个主题,启发幼儿根据主题编个美丽的故事或说一段话,让幼儿手中的作品“动”起来。
2、建构区中要求幼儿的合作能力,幼儿要一起动脑筋,商量怎么玩,需要什么辅助材料等,并启发幼儿在活动中想一想、说一说、玩一玩,活动后再告诉其他幼儿建构区可以做什么,大家如何搭建的。有时幼儿边玩边交流,用一句话或一段话讲述自己参加区域活动情况。幼儿十分乐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在不经意间增加了孩子说话的机会,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娃娃家中,幼儿一起玩着角色扮演的游戏,从而幼儿能接触和学到、用到不同场景运用不同的语言交流。在娃娃家游戏当中,可以请幼儿玩《做客》的游戏,这样幼儿可以从中学习并知道运用的简单的礼貌用语:“请帮我……”“谢谢……”“请坐”“请喝茶………”等等。游戏《上班了》中间幼儿学到了不同的职业大概会说什么样的话如:到医院医生可能会说:“你身体哪不舒服?”车上的售票员可能会说:“你往哪儿去?”等等,通过游戏幼儿在不经意间增加了礼貌用语词汇及口语表达。
三、“区角”培养倾听习惯
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对幼儿语言发展致关重要。尤其当幼儿兴趣不稳定、注意力分散时,区域角的倾听游戏恰到好处地帮助幼儿倾听。
在认知区,开展听故事(儿歌)、找图片活动;在角色游戏区投放“食品”和动物头饰;在音乐表演区,我们投放了各种小动物的鸣叫声及自然现象中各种响声的录音,并投放与之相适应的动物头饰、各种小乐器等。学会倾听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前提,培养倾听能力至关重要。
四、“区角”规范幼儿语音
正确的示范和有目的的练习是帮助幼儿正确发音和克服语言障碍的基础。
在语言区,幼儿可以跟着录音机学习讲故事,朗诵儿歌等等。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改正不正确的发音和克服语言障碍。
在语音区,利用活动区要求幼儿在其他区域用普通话与同伴交往,学说短句和使用礼貌用语,完全没了课堂上的拘束和害怕。
在手工区,幼儿边撕贴故事卡边练习故事对话,既达练习了语音,又培养了幼儿独立、自信、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规范了幼儿的语音。
因此,我们要在良好的氛围中,让孩子们成为“想说、敢说、会说、能说、喜欢说”的“快乐宝宝”。
一、“区角”激发说话兴趣
在“区角”活动中,幼儿思维活跃,精神放松,心理轻松,可以大胆地说话,此时有意识的语言训练幼儿一定会乐意接受,而且完成的速度与质量都会更快更好,说话也自然。如: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为幼儿建立图书角,提供各种幼儿图书,还有录音,起初让幼儿边看图书边听,然后让幼儿边看边说,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发了幼儿学习语言的动机,而且时间久了幼儿开口说话也就十分积极主动了。
二、“区角”增加语言交流
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与周围环境和人际交往中发展的,因此区角活动为幼儿提供了练习说话的机会,增加了幼儿间的交流。在区域活动中需要幼儿互相商量配合,这样就需要使用大量语言。
1、美工区中,幼儿剪剪贴贴,做做玩玩,从中接触和学得最多就是动词“画”“拉”“折”“剪”“贴”“转”“翻”“撕”“压”“叠”,因为这些词均可以通过动作表现出来,幼儿不但在边动手操作边自言自语中学习,而且还可以在互帮互助中教给其他幼儿这些词,起到了相互交流的作用。当幼儿做完手工后,将作品摆放成“动物园”、“我们的家”等布置成一个主题,启发幼儿根据主题编个美丽的故事或说一段话,让幼儿手中的作品“动”起来。
2、建构区中要求幼儿的合作能力,幼儿要一起动脑筋,商量怎么玩,需要什么辅助材料等,并启发幼儿在活动中想一想、说一说、玩一玩,活动后再告诉其他幼儿建构区可以做什么,大家如何搭建的。有时幼儿边玩边交流,用一句话或一段话讲述自己参加区域活动情况。幼儿十分乐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在不经意间增加了孩子说话的机会,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娃娃家中,幼儿一起玩着角色扮演的游戏,从而幼儿能接触和学到、用到不同场景运用不同的语言交流。在娃娃家游戏当中,可以请幼儿玩《做客》的游戏,这样幼儿可以从中学习并知道运用的简单的礼貌用语:“请帮我……”“谢谢……”“请坐”“请喝茶………”等等。游戏《上班了》中间幼儿学到了不同的职业大概会说什么样的话如:到医院医生可能会说:“你身体哪不舒服?”车上的售票员可能会说:“你往哪儿去?”等等,通过游戏幼儿在不经意间增加了礼貌用语词汇及口语表达。
三、“区角”培养倾听习惯
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对幼儿语言发展致关重要。尤其当幼儿兴趣不稳定、注意力分散时,区域角的倾听游戏恰到好处地帮助幼儿倾听。
在认知区,开展听故事(儿歌)、找图片活动;在角色游戏区投放“食品”和动物头饰;在音乐表演区,我们投放了各种小动物的鸣叫声及自然现象中各种响声的录音,并投放与之相适应的动物头饰、各种小乐器等。学会倾听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前提,培养倾听能力至关重要。
四、“区角”规范幼儿语音
正确的示范和有目的的练习是帮助幼儿正确发音和克服语言障碍的基础。
在语言区,幼儿可以跟着录音机学习讲故事,朗诵儿歌等等。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改正不正确的发音和克服语言障碍。
在语音区,利用活动区要求幼儿在其他区域用普通话与同伴交往,学说短句和使用礼貌用语,完全没了课堂上的拘束和害怕。
在手工区,幼儿边撕贴故事卡边练习故事对话,既达练习了语音,又培养了幼儿独立、自信、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规范了幼儿的语音。
因此,我们要在良好的氛围中,让孩子们成为“想说、敢说、会说、能说、喜欢说”的“快乐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