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怎样上好小学低年级数学课
【作者】 王 静
【机构】 (新疆沙湾县第三小学)
【正文】摘 要:深受孩子喜欢的数学课堂是生动活泼、贴近生活实际的,作为教师,要培养自己与孩子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教学方法要换着花样的进行,如:直观教具的观察活动、多谋体演示、做游戏、念儿歌、讲故事等都是孩子很感兴趣的;恰当的激励能让孩子增加学习的动力。只有不断努力学习的老师,才能赢得孩子们的喜爱,促进孩子们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动、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学生也积极愉快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那么,如何上好小学低年级数学课,是广大数学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下面就谈谈我近几年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老师,您对它温柔点,投影就会点出来了”二(4)班的何晓成看我左一次右一次的点击投影软件而着急的样子说,“真的吗?”我半信半疑,“老师,您点点看”我照着何晓成的方法试了试,果真投影可以用了。“那如果老师对你们也温柔点,你们是不是也和投影一样听话?”“是的。”教室里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道,本来心情不是太好的我似乎看到了希望,重新调整了状态,接下来的教学孩子们很给力,从那52双渴求知识的眼神和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气氛里,我又找回了数学课上该有的样子。
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讲的孩子就喜欢听。为了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应尊重、信任孩子,认真观察研究、掌握孩子们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对所有的孩子公平公正,不偏不倚,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课余时间里,教师还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与他们谈心,和他们交朋友。采用正面教育的方法,激励孩子上进,孩子渐渐地才会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任何事都乐意与教师分享。“亲其师则信其道。”人的感情有潜移功能,低年级孩子则更为强烈。孩子如果喜欢哪一位老师,那么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就会产生兴趣。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让孩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孩子注意力水平是有限的,无意注意仍占主要地位,课堂上思想经常会“开小车”,做小动作、讲小话、把学习用品当玩具......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方法进行教学,让孩子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1、利用生活中的直观教具、多谋体教学手段来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孩子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喜欢直观的学习,在具体的情景中能够及时高效的进入学习状态。所以我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课时,课前,我让孩子们先准备生活中各种立体图形的实物,课上,孩子们带来了药盒、肥皂、皮球、魔方、水杯、可乐瓶、色子等等,上课伊始,同桌之间用喜欢的物品摆一摆,交流摆的是什么?教师提问用什么图形摆出来的?老师按照孩子说的分别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接下来让孩子们把这些图形认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把感觉和同学说一说。再让孩子们观看课件,引导他们从实物抽象出四种立体图形.....孩子们兴致勃勃,都争着摆与抢答,对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掌握很扎实。
2.创设“竞争性”情境,让孩子们在竞争中积极获取知识。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竞争,不仿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督促所有孩子比、学、赶、超。例如:为了巩固孩子们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能力,我先给孩子们提出要求:当老师念出一道口算题时,听得仔细、举手最快的孩子有答题的机会,答题又快又准的孩子将为本小组夺得一面小红旗,最后哪组夺得的小红旗最多,那组孩子就胜出。要求还未说完,孩子们的热情早早就表现出来了,开始跃跃欲试了,接下来的比赛孩子们积极主动、精彩纷呈,每一位孩子都在为自己小组夺得更多的小红旗而努力着.....为孩子们创设竞争情景,能够极大的调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也提高了孩子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3、课堂中穿插数学游戏和儿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我在教低年级的孩子时,选择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上册《位置》一课时,为了让孩子们认识“上、下、左、右”四个位置,设计了游戏情景:同桌之间观察对方的脸部并互相说说,我们的嘴巴上面是什么(鼻子和眼睛),鼻子和眼睛下面是什么(嘴巴);让孩子举手,并说说你举的是哪一只手?另一只手是哪只?老师念,孩子们游戏“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所有的孩子都沉浸在游戏之中,不仅学习掌握了当堂课的重难点,而且还培养了孩子们学习中如何团结合作的良好品德,可谓一举两得,乐在其中。
三、通过赏识,给孩子进步增加动力
赏识教育专家周弘说:“一切生命都是美丽的!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一切生命都是伟大的!任何时候任何人都无权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有时候,老师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温柔的动作、一句温暖的话语,都会像甘霖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使他们看到自身的价值,激发起进取向上的勇气。我接手了一年级新生班,并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们课堂上的自律能力越来越强,但其中一个小男生性格活泼好动,一节课下来,他不是和旁边的同学讲小话,就是随意走动或者玩学习用品,每堂课上要点名十多次,课后做思想工作,和家长谈话等,都无济于事,对于这样一个软硬不吃的小顽童,我绞尽脑汁,使出最后一招,只要他课堂上老毛病又犯时,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他提问,如果答不上来,就可以借此教育他要好好上课,出乎意料的是每次小顽童都能答到点上,而且每次测验他也能拿到高分。对小顽童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我突然蹦出一个想法:要不给他个数学组长干干,看能不能改掉一些坏毛病?于是,第二天一上课,我当着全班孩子宣布“从今天起,邹俊灏就是五组的数学组长了”,小顽童吃惊地说:“杨老师,我不当数学组长!”“别人都争着要当组长,你为什么不当?”我好奇地问,小顽童心有疑虑地答道“我不知道怎么当?”“老师相信你会当好数学组长的。”我微笑着说,“但是要当好数学组长,首先上课时要管得住自己,你能管住自己吗?”小顽童想了一会后咧着嘴得意地笑着并大声说“能的!”。接下来的课堂上,小顽童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全班就数他做得最端正,也跟着同学们回答问题了。每当回想起小顽童不仅改掉了课堂上的很多坏习惯,而且还成为一名得力的数学小组长,我内心的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老师对孩子恰当的赏识,能唤醒孩子的认知并树立起孩子的自信心,为孩子的进步增加动力。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做一位既是孩子们成长的引路人,又深得孩子们喜欢的优秀数学教师,是非常幸福的事,也是一件不易之事,要求老师们与时俱进、刻苦钻研、奋发进取,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老师们,让我们都成为孩子们心中的那位好老师吧!
参考文献:
[1]张利,李波.名师最有效的激励细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9.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动、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学生也积极愉快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那么,如何上好小学低年级数学课,是广大数学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下面就谈谈我近几年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老师,您对它温柔点,投影就会点出来了”二(4)班的何晓成看我左一次右一次的点击投影软件而着急的样子说,“真的吗?”我半信半疑,“老师,您点点看”我照着何晓成的方法试了试,果真投影可以用了。“那如果老师对你们也温柔点,你们是不是也和投影一样听话?”“是的。”教室里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道,本来心情不是太好的我似乎看到了希望,重新调整了状态,接下来的教学孩子们很给力,从那52双渴求知识的眼神和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气氛里,我又找回了数学课上该有的样子。
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讲的孩子就喜欢听。为了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应尊重、信任孩子,认真观察研究、掌握孩子们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对所有的孩子公平公正,不偏不倚,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课余时间里,教师还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与他们谈心,和他们交朋友。采用正面教育的方法,激励孩子上进,孩子渐渐地才会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任何事都乐意与教师分享。“亲其师则信其道。”人的感情有潜移功能,低年级孩子则更为强烈。孩子如果喜欢哪一位老师,那么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就会产生兴趣。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让孩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孩子注意力水平是有限的,无意注意仍占主要地位,课堂上思想经常会“开小车”,做小动作、讲小话、把学习用品当玩具......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方法进行教学,让孩子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1、利用生活中的直观教具、多谋体教学手段来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孩子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喜欢直观的学习,在具体的情景中能够及时高效的进入学习状态。所以我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课时,课前,我让孩子们先准备生活中各种立体图形的实物,课上,孩子们带来了药盒、肥皂、皮球、魔方、水杯、可乐瓶、色子等等,上课伊始,同桌之间用喜欢的物品摆一摆,交流摆的是什么?教师提问用什么图形摆出来的?老师按照孩子说的分别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接下来让孩子们把这些图形认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把感觉和同学说一说。再让孩子们观看课件,引导他们从实物抽象出四种立体图形.....孩子们兴致勃勃,都争着摆与抢答,对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掌握很扎实。
2.创设“竞争性”情境,让孩子们在竞争中积极获取知识。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竞争,不仿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督促所有孩子比、学、赶、超。例如:为了巩固孩子们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能力,我先给孩子们提出要求:当老师念出一道口算题时,听得仔细、举手最快的孩子有答题的机会,答题又快又准的孩子将为本小组夺得一面小红旗,最后哪组夺得的小红旗最多,那组孩子就胜出。要求还未说完,孩子们的热情早早就表现出来了,开始跃跃欲试了,接下来的比赛孩子们积极主动、精彩纷呈,每一位孩子都在为自己小组夺得更多的小红旗而努力着.....为孩子们创设竞争情景,能够极大的调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也提高了孩子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3、课堂中穿插数学游戏和儿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我在教低年级的孩子时,选择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上册《位置》一课时,为了让孩子们认识“上、下、左、右”四个位置,设计了游戏情景:同桌之间观察对方的脸部并互相说说,我们的嘴巴上面是什么(鼻子和眼睛),鼻子和眼睛下面是什么(嘴巴);让孩子举手,并说说你举的是哪一只手?另一只手是哪只?老师念,孩子们游戏“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所有的孩子都沉浸在游戏之中,不仅学习掌握了当堂课的重难点,而且还培养了孩子们学习中如何团结合作的良好品德,可谓一举两得,乐在其中。
三、通过赏识,给孩子进步增加动力
赏识教育专家周弘说:“一切生命都是美丽的!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一切生命都是伟大的!任何时候任何人都无权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有时候,老师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温柔的动作、一句温暖的话语,都会像甘霖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使他们看到自身的价值,激发起进取向上的勇气。我接手了一年级新生班,并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们课堂上的自律能力越来越强,但其中一个小男生性格活泼好动,一节课下来,他不是和旁边的同学讲小话,就是随意走动或者玩学习用品,每堂课上要点名十多次,课后做思想工作,和家长谈话等,都无济于事,对于这样一个软硬不吃的小顽童,我绞尽脑汁,使出最后一招,只要他课堂上老毛病又犯时,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他提问,如果答不上来,就可以借此教育他要好好上课,出乎意料的是每次小顽童都能答到点上,而且每次测验他也能拿到高分。对小顽童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我突然蹦出一个想法:要不给他个数学组长干干,看能不能改掉一些坏毛病?于是,第二天一上课,我当着全班孩子宣布“从今天起,邹俊灏就是五组的数学组长了”,小顽童吃惊地说:“杨老师,我不当数学组长!”“别人都争着要当组长,你为什么不当?”我好奇地问,小顽童心有疑虑地答道“我不知道怎么当?”“老师相信你会当好数学组长的。”我微笑着说,“但是要当好数学组长,首先上课时要管得住自己,你能管住自己吗?”小顽童想了一会后咧着嘴得意地笑着并大声说“能的!”。接下来的课堂上,小顽童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全班就数他做得最端正,也跟着同学们回答问题了。每当回想起小顽童不仅改掉了课堂上的很多坏习惯,而且还成为一名得力的数学小组长,我内心的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老师对孩子恰当的赏识,能唤醒孩子的认知并树立起孩子的自信心,为孩子的进步增加动力。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做一位既是孩子们成长的引路人,又深得孩子们喜欢的优秀数学教师,是非常幸福的事,也是一件不易之事,要求老师们与时俱进、刻苦钻研、奋发进取,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老师们,让我们都成为孩子们心中的那位好老师吧!
参考文献:
[1]张利,李波.名师最有效的激励细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