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柴娟娟

【机构】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第一中学


【正文】

   摘  要:历史是高中一个重要的学科。历史学科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地过程,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根据教育改革的方向对历史教学进行不断的反思和调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改的实施,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学有了新的要求。现在教学当中,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上,并且高中生有自己的想法,在历史课学习中,对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不会提出问题,教师在历史教学的时候也不能给学生提设问题,致使整个课堂都是教师在讲课,没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那应该怎样提升学生提问能力?怎样建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为此,笔者将根据高中历史的实践总结出目前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问题;措施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中历史教师意识到制约历史教育发展的原因。除了教育观念的落后、教育目标的有待升级,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也有待提升。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对教学进行着积极不懈的探索,希望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式实现教育的目标,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通过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然而,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中历史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当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高中历史教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古人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古今”,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是反应过去的人和事物的一种记录,当代人学习历史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过去的人和事物,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学会用历史的发展眼光去分析当代的问题。因此,学习历史不应只停留在对史实的学习上,教师应当注重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历史作用于现实的生活。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对于历史学科的认识不够深刻,教师对于历史学科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对历史教材的学习上,没有上升到总结历史观点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层面。这种教学方式会导致历史学科与现实生活的分离,容易使学生认为对于历史的学习仅仅是对过去的史实进行学习,学生容易对学科学习失去兴趣,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2.传统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有待提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提出很多年,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表现中,素质教育的目标仍未全面实现。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受高考压力的影响,学生与教师都有着极大的升学压力,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仍然是考试的分数,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将考试的分数作为衡量历史学习效果的标准,而极少有教师关注到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念、历史学习能力等历史素养。不可否认的是历史是一门琐碎的学科,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记忆历史上发生的事件以及时间,同时,历史也是高考中一个重要的科目,历史成绩确实关乎着学生的升学与未来。但正是因为历史学习的枯燥性,教师才应该改善机械的教育模式,使学生提起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高中历史教学的课程设置亟待合理化:多年来,高中历史的课程设置是一个热点话题。通过观察不难发现,高中历史与初中的历史课程在衔接上十分地生硬。考虑到升学后的衔接问题,如此生硬的衔接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效果。通过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笔者发现,不少在初中历史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后无法适应高中历史教学,高一初期的历史成绩都不是很高。原因总结起来就是学生难以适应高中历史教材的突然转变,这打乱了学生一直以来的学习体系。因此,高中历史教学的课程设置也是影响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措施探究

    1.教师应当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教育观念的落后会伴随着错误的教学目标,到时教学效率的低下。这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新课改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真正熊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丰富学生的历史学习视野。同时,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积极与学生互动,增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将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习历史增添动力。

    2.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教师平时要多关注时事政治和一些热点,并把这些热点和过去历史串联在一起,把一些相关历史转化成现实,因为历史都是过去的事情,大部分非常遥远,学生学起来感觉很没意思,但是学生很喜欢时政热点,每次给学生讲一些刚发生的新闻时就会立刻打起精神认真听,因此,教师要学会把枯燥的历史知识变成学生熟悉的知识,帮助学生记忆历史相关事件。如果教师在讲授历史课的时候能恰当加入一些实时热点,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历史的注意力,还能引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鸣,加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教师要多关爱学生的感受

   教师教学历史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记住以前的事情而已,而是让学生吸取教训和经验,让学生了解发展到现在是非常不易的,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讲述的是历史在现在生活中的作用,学生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为祖国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并且,教师可以在课下走到学生身边,与学生聊聊天,关心一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爱好,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体验学习历史的感受。教师教授学生历史知识时一定要告知学生历史并不是要考试才学习的,要让学生知道历史是有用武之地的,学校应注重营造学校历史氛围,帮助学生记忆和学习历史知识。关爱学生感受的同时,增加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历史感兴趣了,才会有精神学习和琢磨历史问题,还可以积极主动地搜索相关历史信息,才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历史教学效率。总之,高中历史教学没有想象中那么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体验学生的感受,精心给学生备课,注重对学生历史品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积累习惯,把历史枯燥的内容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相结合,开阔历史视野,增加历史知识储备,要想在历史课堂中游刃有余,必须增加教师的历史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4.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内容: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教师的目标是使学生对于高中历史教材中的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并能够运用掌握的知识对事件进行历史的分析。而新课改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并运用知识,同时应当将历史观作为教学目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当重视历史观念的灌输,使教学目标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此外,高中历史教学应当创新教学的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通过鼓励学生阅读课外历史读物,分享历史典故的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历史学习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总之,对于历史的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应当重视高中历史教育的改革。通过改革教育方式和理念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保证学习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唐岸映.新课程改革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J].科教文汇,2011(9).

[2]辛志强.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6).

[3]李晓梅.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J].考试周刊,20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