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高段作文分类指导教学新思路

【作者】 雷双梅

【机构】 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民族寄宿制小学


【正文】摘 要: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作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分类指导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和要求。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作文分类指导;创新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分类进行指导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向。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学效果远远达不到目的。学生们通过文章表达了强烈的情感,但这些情感没有融入到自身生活中,过于抒情影响文章表达的本质情感。学生们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作文中,但他们只是把自己的感觉错误地组合在一起。这样的作文不能表达他们的真实感受并说服他人,学生写作的一致性与教师教学方法缺乏创造性有关。目前,教师不能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感受。学生无法在教师讲课中,吸收课堂知识内容。尤其是作文教学相对枯燥,文字性的知识需要结合有趣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需要加快改革作文分类指导教学。
  一、小学高段作文分类指导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理解和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指导学生作文技巧上面,但是忽视了兴趣教育。很多的教师都是在讲解写作的结构和语法这些内容,但是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并没有充分地了解和把握。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导致学生对于作文的兴趣丧失,学生的创造力在写作中得不到较好的发挥。
  (二)教学中不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这极大的阻碍了学生对作文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彻底消除这种误解,提高学生在作文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充当向导,为学生提供进步的方向,并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由思考作文的写作形式和情感表达方式,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在研究中合作,以实现进步和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价值,然后投身于课堂。
  (三)作文主题脱离生活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并不重视作文主题的选择,往往根据其性质来选择,因此大部分作文主题偏离了实际。学生本身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对奇怪的事情也没有清晰的理解。他们经常没有办法得到这种主题。适合小学生写作的题目应该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这样的作文题目能让学生从作文中窥探生活的细节,养成用发现生活的眼光审视一切的习惯。这样,学生的语言也会生动,表达的情感会真实,达到的学习效果也会提高。
  二、小学高段作文分类指导教学创新方法
  (一)教学中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教师应加强认识,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他们应该意识到兴趣是最好的指导老师。小学生对在兴趣的加持下,学习作文用词表达和情感表达会更容易。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网络渠道介绍作文相关案例,学习不同作文对主题的表达意境。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从而产生许多优秀的作品。
  (二)提升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和指导者,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能够给学生一定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对学生的错误观点和行为及时地纠正。但是课堂中,主要的思考者还是学生自己。因此,学生需要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在课堂中不断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也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习作的思路和写作的方向,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三《我来编童话》时,教师应该给到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自由地发挥和想象,教师只需要做好想象类的文章的技巧指导即可。对于学生编写的童话故事和想象的内容,教师需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够调动起学生进行创作的积极性,学生才会更加敢于并且愿意进行想象。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也通过想象获得了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作文要与实际紧密联系
  语言来自生活,而作文的表达也需要从生活的观察,才能更贴切的表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目前小学语文作文的类型以记叙文为主,而这些基本离不开人、物、景这三部分。过去,学生们总是觉得写作很难,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写作材料。当老师要求写作时,学生会感到很大的写作压力,因为他们头脑中没有适合写作的材料。写作分类指导教学不仅要以教师为指导,同时还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事物,积累日常生活素材,并将其有感情的融入到文章当中。例如,在生活实际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记录日常生活,比如父母的关爱、陌生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日常事件,激发小学生内心细腻的情感。然后,要求学生定期对生活材料进行分类和整理,这样学生就可以知道哪些东西可以应用到哪些种类的作文中。总之,培养学生发现和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人和物,更有利于他们在写作中形成一定的素材基础。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新课标中对于作文教学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作文教学不仅仅要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同时能够让学生做到一定的创新。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时,如果能够更好地开展分类指导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创新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创新探讨[J]. 金盾.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07) 
  [2]分层推进 分类指导——论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 孙景明.  学周刊. 2015(05) 
  [3]面向全体学生的一条有效途径——“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课堂教学模式[J]. 陈建平.  山东教育科研. 1999(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