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写作教学中小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索
【作者】 曹风清
【机构】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扎巴镇中心学校
【正文】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培养目标中,学生的想象力是很重要的方面,而写作教学承担了主要的责任。因此,在语文写作课堂上,老师应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写出更多、更有趣的文章,而不只是拘泥于固定的格式、传统的三段式写作等,帮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创新开放的思维方式。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从而更加热爱写作,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学生想象能力;培养
人类的很多发明创造都是在一念之间想象的飞跃与迸发,想象能力是积极思维的因果。小学时期学生的学习都处于启蒙阶段,学生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还不够透彻,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性,多将社会中的奇闻趣事讲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升自己的辨析、思考、想象能力,或安排学生自己收集例子,这些都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写作水平的。
1、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当学生阅读量提高了之后,学生在阅读材料中可以学习到各种写作手法,或积累下很多精彩语句,这些都可以在实际写作中用到。而现在的学生课堂学习任务量大,课后作业又多,几乎没有时间去丰富自己的课余爱好,没有时间分配给阅读,导致现代学生的阅读量太少,词句积累量严重不足,写作质量不高。
小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奇心强,他们在课堂上很难坐住板凳,窗外飞起的燕子都能吸引走他们的注意力,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发现能力和观察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而现在的学生大多在课堂上溜号,很少能在溜号的时候观察外在事物,加上教师课堂内容枯燥刻板,学生的兴趣又不高,语文课堂的写作环节并不能实现其教育意义。
2、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有效措施
2.1打造轻松愉悦的课堂
当今教育大多数为应试教育,学生写作也是一样,教师往往会让学生背大量范文,以备不时之需,而这种做法会严重打击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失去学习兴趣。写作是考研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流水账、思路不清、概念模糊等问题,这都是由于学生脑海中没有形成良好的框架意识就贸然下笔,导致文章通篇没有亮点,情节枯燥。教师在写作课堂上应多运用新兴元素,例如多媒体、课堂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2.2增加学生阅读量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表达。学生要想写好写作,阅读量是一定要得到保证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作品适合小学生阅读和思考,可以充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辨析能力,教师可以每周安排学生阅读一篇短篇故事,既不给学生过多的学习压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素材积累基础量。教师可以每周安排学生阅读一个相较独立的短文故事,而后写出自己的感想,字数不限要求,实事求是即可,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并摘抄几个优美、有含义的词句。几周下来,教师在写作课堂上就会轻松许多,这时给学生固定题目,让学生写出几个简单的短篇就会发现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2.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想象力的培养很大程度要靠日常的观察。尤其是在语文写作中,写作的素材源自于日常生活,如果在日常学习中不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就容易受到限制,没有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也就无法在其基础上发挥想象。因此,在语文写作课堂上,老师应该引导和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观察能力,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感受生活,并试着把要表达的内容说完整,说得有条理,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创造出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的文章。
2.4日常生活进课堂
小学生在课堂上还处于较为拘谨的状态,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将生活中的事例讲述给学生听,或在课下与学生进行简单的游戏,让学生放松下来。写作课的强度比平时语文课的强度要更高,学生会较为紧绷,教师可以将生活实例穿插在课堂中,让学生产生亲切感。例如题目为“我的家人”时,教师可以通过分享自己与妈妈间相处时发生的趣事让学生快速产生画面感并进入情境,这样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发挥想象力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渗透进写作中。小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还不够成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只将自己见过的认识的事物写进写作中,缺少美好的形容词进行点缀,这就体现了想象力的重要性。
2.5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另一个途径是鼓励学生在写作时大胆创新,培养创造力,敢于打破常规和固定的思维方式,辩证地看待事物,并对不同的事物产生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教师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多看多想,启发他们大胆想象,不仅能延伸课文的内容,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还有一种常见的方式——鼓励学生改编或续写经典的、传统的童话故事、人物故事。这对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教师鼓励学生对经典童话故事《龟兔赛跑》进行改编时,可以提示学生在比赛过程和比赛结果上改编。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思维的创新对于想象力的发挥具有催化和深化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一特点,鼓励学生大胆创造,打破常规。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是十分幽默风趣的课堂,写作部分也是一样,写作最重要的就是将自己切身的情感投入进文字中,而如何将文字变得优美,打动读者,这个问题就需要想象力的加持来丰富写作内涵。教师在学生创作过程中加以指导,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实现了教育意义,为学生往后的生活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试论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 佟艳丰. 课程教育研究. 2020(06)
[2]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 冯汉俊. 中国校外教育. 2020(13)
[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鉴赏写作的有效运用分析[J]. 陈月欣. 当代教研论丛. 2020(01)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学生想象能力;培养
人类的很多发明创造都是在一念之间想象的飞跃与迸发,想象能力是积极思维的因果。小学时期学生的学习都处于启蒙阶段,学生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还不够透彻,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性,多将社会中的奇闻趣事讲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升自己的辨析、思考、想象能力,或安排学生自己收集例子,这些都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写作水平的。
1、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当学生阅读量提高了之后,学生在阅读材料中可以学习到各种写作手法,或积累下很多精彩语句,这些都可以在实际写作中用到。而现在的学生课堂学习任务量大,课后作业又多,几乎没有时间去丰富自己的课余爱好,没有时间分配给阅读,导致现代学生的阅读量太少,词句积累量严重不足,写作质量不高。
小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奇心强,他们在课堂上很难坐住板凳,窗外飞起的燕子都能吸引走他们的注意力,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发现能力和观察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而现在的学生大多在课堂上溜号,很少能在溜号的时候观察外在事物,加上教师课堂内容枯燥刻板,学生的兴趣又不高,语文课堂的写作环节并不能实现其教育意义。
2、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有效措施
2.1打造轻松愉悦的课堂
当今教育大多数为应试教育,学生写作也是一样,教师往往会让学生背大量范文,以备不时之需,而这种做法会严重打击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失去学习兴趣。写作是考研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流水账、思路不清、概念模糊等问题,这都是由于学生脑海中没有形成良好的框架意识就贸然下笔,导致文章通篇没有亮点,情节枯燥。教师在写作课堂上应多运用新兴元素,例如多媒体、课堂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2.2增加学生阅读量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表达。学生要想写好写作,阅读量是一定要得到保证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作品适合小学生阅读和思考,可以充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辨析能力,教师可以每周安排学生阅读一篇短篇故事,既不给学生过多的学习压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素材积累基础量。教师可以每周安排学生阅读一个相较独立的短文故事,而后写出自己的感想,字数不限要求,实事求是即可,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并摘抄几个优美、有含义的词句。几周下来,教师在写作课堂上就会轻松许多,这时给学生固定题目,让学生写出几个简单的短篇就会发现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2.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想象力的培养很大程度要靠日常的观察。尤其是在语文写作中,写作的素材源自于日常生活,如果在日常学习中不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就容易受到限制,没有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也就无法在其基础上发挥想象。因此,在语文写作课堂上,老师应该引导和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观察能力,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感受生活,并试着把要表达的内容说完整,说得有条理,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创造出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的文章。
2.4日常生活进课堂
小学生在课堂上还处于较为拘谨的状态,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将生活中的事例讲述给学生听,或在课下与学生进行简单的游戏,让学生放松下来。写作课的强度比平时语文课的强度要更高,学生会较为紧绷,教师可以将生活实例穿插在课堂中,让学生产生亲切感。例如题目为“我的家人”时,教师可以通过分享自己与妈妈间相处时发生的趣事让学生快速产生画面感并进入情境,这样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发挥想象力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渗透进写作中。小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还不够成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只将自己见过的认识的事物写进写作中,缺少美好的形容词进行点缀,这就体现了想象力的重要性。
2.5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另一个途径是鼓励学生在写作时大胆创新,培养创造力,敢于打破常规和固定的思维方式,辩证地看待事物,并对不同的事物产生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教师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多看多想,启发他们大胆想象,不仅能延伸课文的内容,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还有一种常见的方式——鼓励学生改编或续写经典的、传统的童话故事、人物故事。这对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教师鼓励学生对经典童话故事《龟兔赛跑》进行改编时,可以提示学生在比赛过程和比赛结果上改编。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思维的创新对于想象力的发挥具有催化和深化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一特点,鼓励学生大胆创造,打破常规。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是十分幽默风趣的课堂,写作部分也是一样,写作最重要的就是将自己切身的情感投入进文字中,而如何将文字变得优美,打动读者,这个问题就需要想象力的加持来丰富写作内涵。教师在学生创作过程中加以指导,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实现了教育意义,为学生往后的生活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试论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 佟艳丰. 课程教育研究. 2020(06)
[2]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 冯汉俊. 中国校外教育. 2020(13)
[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鉴赏写作的有效运用分析[J]. 陈月欣. 当代教研论丛.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