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英语课堂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新探
【作者】 杨术秀
【机构】 山东省安丘市景芝初级中学
【正文】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改革要求教师用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英语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并认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教学经验,努力实现其角色的转变,方可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方法的掌握都比纯知识的学习更重要,它使学生更好地发挥潜能。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听、说的语言环境,如:通过音像、英语特色节目、口语角、英语晚会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应用工具书、教辅资料、网络资源、远程教学资源、报刊、文摘等,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只有既学到知识,又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适应今后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学家指出,未来社会上的“文盲”,并不是指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指那些不善于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主学习的人。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自身的特点,在确保“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有意识地贯穿学法指导,使之转化为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部分。
改进教法,开展学案导学,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当前开展的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通过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积极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就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的进行课堂转型,努力实行“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教师应充当启发者、引导者及帮助者,改变“满堂灌”的做法,精讲多练,多启善导。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是知识的生长,是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简单是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但是我们的学生长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早已习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根本不会自主学习,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校开展学案导学,利用学案,导学,导思,导练,用学案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游戏、辩论等形式,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积极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去参与课堂教学,建构知识。学生在求知探究的过程中产生的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又会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途径,如课件、趣味故事、英文歌、英文电影、英语短剧等等力求最大限度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转变教师角色,端正学习的情感态度。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在教学中,教师应平等地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温馨的学习环境,用心与学生沟通,包容学生的错误,不过度纠偏。鼓励是帮助初学者克服学习英语困难的重要方法,在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出现语法错误是难免的,对此老师要给予包容,不要轻易责备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要生硬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就像每个人牙牙学语时父母对我们的鼓励,让我们最终学会说话,老师的包容能够让学生有更好的勇气和信心学好英语。因此,在情景对话或者书面表达中,当学生出现“I go to school yestoday”,“He did not asksme”等表达错误时,应稍加提示,因为对于这类错误,学生能明白也能纠正,只是没有养成正确的使用习惯而已。当然,发现学生始终出现这种错误时,则应结合具体语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操练,直到他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我们应相信我们的学生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才是老师教授知识的根本所在。俗话说:“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同学们的兴趣十分广泛,非常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甚至于追求新潮。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使用一些具体方法,如游戏、辩论、排演小品、制作朗读录音、拍摄课文录像、观摩原版VCD、作读书笔记、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做社会调查、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小专题学习等,教师告诉学生“是什么”,学生照单全收,但不知其“为什么”,告诉学生“为什么”,学生可以有所领悟,但最重要的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思维过程却给忽略了。这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努力钻研、探究所获得的自我领悟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对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之成为联系教与学、新知识与旧知识的桥梁,并最终培养学生从被动学习转而成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教师应该留给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学习、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中坚持课前5分钟让学生用简单的英语就天气、出勤、校内、班内的好人好事等情况进行汇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表演。这样不仅有较多的表现机会,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自主学习意识,把课堂活动延伸到课外的学习和生活中,使他们有主动学习的动力和成功的体验。
发挥表扬的强大作用,让每位学生体验成功。心理学研究表明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因此,教师应尽量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例如,开展分层教学,让优、中、差生都能完成力所能及的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教师继而鼓励其继续努力。引入竞赛形式,采取自己与过去的竞赛、个人间的竞赛及集体间的竞赛相结合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育心理学家盖杰和伯令纳说过,“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因此,教师应该肯定每位学生的努力与进步,及时给与表扬,强化学生正向的学习行为。
学生自主学习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但也离不开老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与培养。引导学生“善学”、“会学”,提高其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并认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教学经验,努力实现其角色的转变,方可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出有自学能力的学生,?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英语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并认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教学经验,努力实现其角色的转变,方可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方法的掌握都比纯知识的学习更重要,它使学生更好地发挥潜能。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听、说的语言环境,如:通过音像、英语特色节目、口语角、英语晚会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应用工具书、教辅资料、网络资源、远程教学资源、报刊、文摘等,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只有既学到知识,又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适应今后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学家指出,未来社会上的“文盲”,并不是指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指那些不善于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主学习的人。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自身的特点,在确保“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有意识地贯穿学法指导,使之转化为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部分。
改进教法,开展学案导学,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当前开展的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通过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积极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就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的进行课堂转型,努力实行“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教师应充当启发者、引导者及帮助者,改变“满堂灌”的做法,精讲多练,多启善导。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是知识的生长,是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简单是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但是我们的学生长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早已习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根本不会自主学习,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校开展学案导学,利用学案,导学,导思,导练,用学案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游戏、辩论等形式,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积极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去参与课堂教学,建构知识。学生在求知探究的过程中产生的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又会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途径,如课件、趣味故事、英文歌、英文电影、英语短剧等等力求最大限度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转变教师角色,端正学习的情感态度。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在教学中,教师应平等地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温馨的学习环境,用心与学生沟通,包容学生的错误,不过度纠偏。鼓励是帮助初学者克服学习英语困难的重要方法,在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出现语法错误是难免的,对此老师要给予包容,不要轻易责备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要生硬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就像每个人牙牙学语时父母对我们的鼓励,让我们最终学会说话,老师的包容能够让学生有更好的勇气和信心学好英语。因此,在情景对话或者书面表达中,当学生出现“I go to school yestoday”,“He did not asksme”等表达错误时,应稍加提示,因为对于这类错误,学生能明白也能纠正,只是没有养成正确的使用习惯而已。当然,发现学生始终出现这种错误时,则应结合具体语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操练,直到他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我们应相信我们的学生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才是老师教授知识的根本所在。俗话说:“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同学们的兴趣十分广泛,非常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甚至于追求新潮。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使用一些具体方法,如游戏、辩论、排演小品、制作朗读录音、拍摄课文录像、观摩原版VCD、作读书笔记、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做社会调查、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小专题学习等,教师告诉学生“是什么”,学生照单全收,但不知其“为什么”,告诉学生“为什么”,学生可以有所领悟,但最重要的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思维过程却给忽略了。这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努力钻研、探究所获得的自我领悟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对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之成为联系教与学、新知识与旧知识的桥梁,并最终培养学生从被动学习转而成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教师应该留给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学习、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中坚持课前5分钟让学生用简单的英语就天气、出勤、校内、班内的好人好事等情况进行汇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表演。这样不仅有较多的表现机会,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自主学习意识,把课堂活动延伸到课外的学习和生活中,使他们有主动学习的动力和成功的体验。
发挥表扬的强大作用,让每位学生体验成功。心理学研究表明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因此,教师应尽量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例如,开展分层教学,让优、中、差生都能完成力所能及的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教师继而鼓励其继续努力。引入竞赛形式,采取自己与过去的竞赛、个人间的竞赛及集体间的竞赛相结合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育心理学家盖杰和伯令纳说过,“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因此,教师应该肯定每位学生的努力与进步,及时给与表扬,强化学生正向的学习行为。
学生自主学习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但也离不开老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与培养。引导学生“善学”、“会学”,提高其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并认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教学经验,努力实现其角色的转变,方可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出有自学能力的学生,?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