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抽象再理解
【作者】 朱志娥
【机构】 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
【正文】摘 要:数学抽象素养是联系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高中数学为什么难,就在于一些学生不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自身经验联系起来.所以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将数学知识形象化,破解数学难题,显得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高中数学;抽象思维;培养
一、关于核心素养和抽象能力的概述
(一)核心素养的含义
就核心素养的本质而言,它集合了方法论、认知学、思维技巧等方面的内涵。通过将学科知识内涵进行细致性地划分,可以总结出具体知识、抽象知识、模式知识等内容,从而方便深入分析和研究核心素养的意义和作用。通过综合学科意识、学习兴趣、思维体系、知识转化、抽象能力、应用方法等,不断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学科技能水平。从某种层面上看,学生具备了核心素养,就等同于打开了学科知识的大门。通过掌握核心素养方法,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各种学科问题,从而更快、更好地深入学科知识内容。
(二)抽象能力的内涵
简单地说,抽象能力是基于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应用于一体的思维能力。它对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极大的影响。众所周知,抽象能力作为学习数学学科知识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其获得方式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不能掌握正确的抽象思维方法,就很难解决具有难度的数学题。由于解决数学问题需要借助学生的抽象思维。在整个思维过程中,如果任意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数学题都不会得到有效的处理。另外,就高中生而言,抽象能力程度是决定其学习能力的砝码。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坚持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学科品质的教学原则,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
(三)培养抽象思维的作用
随着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抽象能力得到了教师们的重视。尤其是数学教师,必须要以培养学生抽象能力为教学宗旨,不断发散学生的思维品质。从抽象能力的本质上看,学生可以依托抽象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从而在做数学题时,更加敏感、快速地发现数学规律,进而更具质效性地解决数学难题。另外,抽象能力还体现着知识迁移水平。学生通过平时的积累,可以找寻研究知识的方向。利用大量的数学习题,不断巩固自身的数学功底,从而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抽象能力的策略
(一)依托数学情景,强化抽象思维
为了帮助学生获取抽象思维能力,教师需要寄教于景,不断熏陶学生的探究欲,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分析和思考数学问题,从而从根本上提升数学能力。首先,教师应从引入、理解、运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深入性的数学知识灌输。例如,教师在教《函数》时,可以结合生活情景,帮助学生找寻数量关系,使学生在分析、归纳、总结过程中,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内涵。其次,教师应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进行分区,让学生明确局部和整体思维方法,从而更加快速地认知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教《集合》时,可以从定义上让学生理解集合和元素的关系。通过例举一些特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思考问题。
(二)优化思维过程,奠定学习基础
优化思维过程,能够为学生获取抽象能力奠定基础。通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依托学习经验,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抽象能力,教师需要全面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模棱两可”的定义和公式,从而从根本上挖掘学生的数学素养内涵。例如,教师在教《数列》时,可以让学生自由探究等差、等比数列等难题。通过利用对比归纳教学法,不断帮助学生明确数学概念和知识的应用方法,从而在最大限度上促进学生发展思维格局。另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提供量度适宜的习题。通过先让学生解题,教师再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由易到难、由表至里地学习数学知识。
(三)将抽象能力升华为抽象素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教师必须要将抽象能力培养升华至抽象素养培养。通过以知识内容为基础,以知识结构为方法,不断熏陶学生的抽象素养。首先,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难度的习题。通过让学生进行探讨,不断找寻解决问题的方向,从而对学生进行“对症下药”式的思维教育。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创新学习方法。通过让学生进行改题、编题等,从多角度扩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再次,教师应重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不断熏陶学生的数学情怀,从而让抽象思维在学生大脑中扎根,不断提升学生的基础能力。最后,教师应加大抽象能力培养力度,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平衡发展学生吸收、消化、解决知识的能力。
(四)整合抽象思维,落地核心素养
整合抽象思维,是提升核心素养的必由路径。为了提高学生的抽象能力,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在网上给学生找寻一些有趣的思维题,不断撬动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活跃学生的数学细胞,从而使学生在找寻兴趣的同时,掌握抽象思维问题的技巧。其次,教师应利用直观教学法,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数学知识转化过程呈现在屏幕上,从而使学生整合思维,并依托正确的思考方向,快速解决数学问题。最后,教师应将抽象思维进行分层。通过制定各个环节的教学目标,不断引导学生掌握思维方法,逐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结语
总之,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下,不断提升和锤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够有效开拓学生的抽象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日常数学学习中,更加快速、准确地解决数学难题。为了提升学生的抽象能力,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策略,从而从根源上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书平.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抽象能力的提升途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24,126.
[2]孙艳艳.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抽象教学的新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9(33):66-67.
[3]陶虹萍.探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130.
关键词:高中数学;抽象思维;培养
一、关于核心素养和抽象能力的概述
(一)核心素养的含义
就核心素养的本质而言,它集合了方法论、认知学、思维技巧等方面的内涵。通过将学科知识内涵进行细致性地划分,可以总结出具体知识、抽象知识、模式知识等内容,从而方便深入分析和研究核心素养的意义和作用。通过综合学科意识、学习兴趣、思维体系、知识转化、抽象能力、应用方法等,不断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学科技能水平。从某种层面上看,学生具备了核心素养,就等同于打开了学科知识的大门。通过掌握核心素养方法,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各种学科问题,从而更快、更好地深入学科知识内容。
(二)抽象能力的内涵
简单地说,抽象能力是基于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应用于一体的思维能力。它对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极大的影响。众所周知,抽象能力作为学习数学学科知识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其获得方式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不能掌握正确的抽象思维方法,就很难解决具有难度的数学题。由于解决数学问题需要借助学生的抽象思维。在整个思维过程中,如果任意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数学题都不会得到有效的处理。另外,就高中生而言,抽象能力程度是决定其学习能力的砝码。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坚持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学科品质的教学原则,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
(三)培养抽象思维的作用
随着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抽象能力得到了教师们的重视。尤其是数学教师,必须要以培养学生抽象能力为教学宗旨,不断发散学生的思维品质。从抽象能力的本质上看,学生可以依托抽象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从而在做数学题时,更加敏感、快速地发现数学规律,进而更具质效性地解决数学难题。另外,抽象能力还体现着知识迁移水平。学生通过平时的积累,可以找寻研究知识的方向。利用大量的数学习题,不断巩固自身的数学功底,从而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抽象能力的策略
(一)依托数学情景,强化抽象思维
为了帮助学生获取抽象思维能力,教师需要寄教于景,不断熏陶学生的探究欲,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分析和思考数学问题,从而从根本上提升数学能力。首先,教师应从引入、理解、运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深入性的数学知识灌输。例如,教师在教《函数》时,可以结合生活情景,帮助学生找寻数量关系,使学生在分析、归纳、总结过程中,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内涵。其次,教师应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进行分区,让学生明确局部和整体思维方法,从而更加快速地认知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教《集合》时,可以从定义上让学生理解集合和元素的关系。通过例举一些特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思考问题。
(二)优化思维过程,奠定学习基础
优化思维过程,能够为学生获取抽象能力奠定基础。通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依托学习经验,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抽象能力,教师需要全面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模棱两可”的定义和公式,从而从根本上挖掘学生的数学素养内涵。例如,教师在教《数列》时,可以让学生自由探究等差、等比数列等难题。通过利用对比归纳教学法,不断帮助学生明确数学概念和知识的应用方法,从而在最大限度上促进学生发展思维格局。另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提供量度适宜的习题。通过先让学生解题,教师再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由易到难、由表至里地学习数学知识。
(三)将抽象能力升华为抽象素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教师必须要将抽象能力培养升华至抽象素养培养。通过以知识内容为基础,以知识结构为方法,不断熏陶学生的抽象素养。首先,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难度的习题。通过让学生进行探讨,不断找寻解决问题的方向,从而对学生进行“对症下药”式的思维教育。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创新学习方法。通过让学生进行改题、编题等,从多角度扩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再次,教师应重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不断熏陶学生的数学情怀,从而让抽象思维在学生大脑中扎根,不断提升学生的基础能力。最后,教师应加大抽象能力培养力度,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平衡发展学生吸收、消化、解决知识的能力。
(四)整合抽象思维,落地核心素养
整合抽象思维,是提升核心素养的必由路径。为了提高学生的抽象能力,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在网上给学生找寻一些有趣的思维题,不断撬动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活跃学生的数学细胞,从而使学生在找寻兴趣的同时,掌握抽象思维问题的技巧。其次,教师应利用直观教学法,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数学知识转化过程呈现在屏幕上,从而使学生整合思维,并依托正确的思考方向,快速解决数学问题。最后,教师应将抽象思维进行分层。通过制定各个环节的教学目标,不断引导学生掌握思维方法,逐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结语
总之,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下,不断提升和锤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够有效开拓学生的抽象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日常数学学习中,更加快速、准确地解决数学难题。为了提升学生的抽象能力,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策略,从而从根源上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书平.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抽象能力的提升途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24,126.
[2]孙艳艳.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抽象教学的新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9(33):66-67.
[3]陶虹萍.探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