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

【作者】 李 莉

【机构】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龙赛中学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经常会碰到一些教材中未能作出解释的问题,如在苏教版《实验化学》学习中,在专题1的学习中学生问到: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层析操作后,滤纸未经氨熏,为什么铜离子由原来的浅蓝色变成鲜绿色,氨熏后又为什么变成深蓝色;在专题2学习中学生问到:在1~2ml的稀氨水中滴加相同浓度的AlCl3溶液至过量,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放置一会后沉淀为什么会消失;在专题3学习中学生问到:检验牙膏中的甘油,配置新制氢氧化铜时氢氧化钠为什么应过量;在专题4学习中学生问到:加热红色的CoCl2溶液为什么会变蓝色,冷却时颜色为什么又复原等问题。如何把这些问题联系起来,通过研读《化学课程标准》 找方法,《实验化学》主题2建议,从化学核心概念或基本原理中提出并选择研究性问题,开展有关实验活动。
  二、【配合物的颜色与配合平衡的移动】的教学设计
  引入课题:观看微课视频:视频展示中国瓷器中五颜六色的釉
  提出问题:釉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回答问题:金属配合物呈现不同的颜色。
  任务1   已知配离子[Cu(H2O)4]2+的颜色呈色,[Cu(Cl4)]2-的颜色为黄色,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观察实验现象,并用离子方程式解析此现象。
  回答问题:如下离子方程式所示,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溶液中既存在蓝色的水合铜离子,又存在黄色的四氯合铜离子,根据三原色配色原理,溶液呈绿色。




  任务2   取少量CoCl2·6H2O,加氯化钠饱和溶液加热溶解,溶液的颜色由粉红色逐渐转变为蓝色,停止加热,用冰水冷却,溶液的颜色由蓝色逐渐转变为粉红色,用平衡移动原理解析此现象。
  回答问题:如下离子方程式所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移,溶液的颜色由粉红逐渐转为蓝色。



  任务3  已知配合物的颜色和配合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设计实验验证配离子的稳定性为:FeCl4- <Fe(SCN)3  <FeF63-<[Fe(C2O4)3]3-





  设计实验方案:
  配制氯化铁稀溶液和相同浓度的KSCN溶液、NaF溶液、(NH4)2C2O4 
  ①取少量氯化铁稀溶液
  ②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呈血红色,则配离子的稳定性Fe(SCN)3>FeCl4- 
  FeCl4-  +  3SCN-  =  Fe(SCN)3  +  4Cl- 
  ③继续滴加NaF溶液,若溶液呈无色,则配离子的稳定性FeF63- >Fe(SCN)3
  Fe(SCN)3 +  6F-  =  FeF63- +  3SCN-
  ④继续滴加(NH4)2C2O4溶液,若溶液呈黄色,则配离子的稳定性[Fe(C2O4)3]3->FeF63- 
  FeF63- + 3C2O42-  =  [Fe(C2O4)3]3- +  6F-
  三、 结论
  勒夏特列原理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它可以解析各类化学平衡的移动,如溶解平衡、电离平衡、配合平衡等,从化学核心概念或基本原理中提出并选择研究性问题,开展有关实验活动。有助于学生找到不同问题的共同点,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