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小学六年级教学效率的思考

【作者】 姚作会

【机构】 广西灵山县丰塘镇中心校


【正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面临重大威胁,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自从我国2019年12月发现病例以来,半年时间过去了,国内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这是一场全人类与病毒的战争。
  面对前所未知、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天灾,中国果断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国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决心,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链条。党和和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为中国人民抗击疫情坚定了信心、凝聚了力量、指明了方向。
  因为疫情的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学习都受到了限制和影响。2月份的时候,广西灵山县经发现并治愈了8个病例。作为义务教育学校,往年春季学期本该在2月份正常开学,延期到了5月6日,四至六年级作为全市(县)第二批复学对象才开学。这已经是《钦州市全日制中小学2020年春季学期校历》中的第5周(全学期安排16周),在校学习时间仅为正常学期的一半。
  如何用半个学期的时间,有效完成整册书的教学任务?这是摆在老师们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要解决这个难题,关键在于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一、关注师生的心理健康
  (一)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适。
  针对疫情期间学生可能的心理困扰(如焦虑、紧张、恐惧、心情低落、挫败感等)和行为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作息不规律、长时间玩游戏等)开展心理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课、同伴互助、团体辅导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简便有效、容易操作的心理调适方法。要结合六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个性差异开展工作,鼓励教师多采取游戏的方式调适学生的心理情绪。
  (二)通过多种方式缓解教师职业压力,指导教职员工有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新学期复学工作以来,教师面临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了解掌握学生学习进展情况、参与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帮助学生做好居家学习与在校学习衔接等任务,工作压力较大。学校要统筹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合理安排教职员工的疫情防控、授课、班级管理等工作量,让老师们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班级管理和授课中。要切实关心教职员工心理健康,帮助他们解决教学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给予心理支持。组织形式适宜、内容丰富的职工活动,鼓励教师自主调整情绪,建立积极的生活观和工作观,提高生活满意度和职业幸福感。
  (三)注重疫情防控与学校文化活动相结合,营造平安、健康、文明的校园氛围。
  疫情防控工作是现阶段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学校要重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定期向师生、家长公布疫情信息,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提供有效沟通渠道,如意见箱、邮箱、QQ群、微信群等,听取师生和家长对于学校疫情防控的意见建议。出现特殊事件时,要严格并按照学校工作预案行动,积极争取师生对开学后疫情防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降低师生对复学的不安全感。在符合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创新学校文化活动形式,可通过校园广播、主题讲座、宣传栏、读书角、微视频等形式,促进师生交流和共同探索,营造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二、优化教学策略与方法
  (一)适时修订教学计划。
  因为疫情的影响,本学期复学时间较迟,但是2020年暑假也延期1个月左右,7月底才放假。我们要考虑延期开学期间已进行的线上教学内容与原定春季学期教学计划的衔接,还要考虑原定教学工作校历安排与调整双休日或暑假休息时间的衔接。要明确实际教学时间,明确假期调整的精细安排,明确教学计划和时间节点,让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早知道。避免因防控疫情和“停课不停学”导致课程计划安排的出现混乱,努力让课程计划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与教师的工作负担相匹配,保证规定的课程计划能够落实到位,实现学生校内学习活动有序、有效。
  (二)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本学期,我们是用半个学期的时间,完成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所以在工作中要适当统整课时和调整进度。进度调整需要考虑以下四个因素:一是本学科课程内容的总课时量,二是学校课程计划安排的阶段性调整,三是学生学习的接受能力与效果,四是部分课程内容的调整和合理压缩。
  (三)科学安排教学容量。
  在教学总体时间相对缩短时,课堂上教师应重点加强精讲精练环节,把一些内容适当整合,处理好“减负”与有效学习的关系。课堂上,要坚持以学定教、以教论学与以评促学的原则,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着力抓好课前有效预习、课中有效学习、课后有效作业三个环节。六年级毕业班教学,要处理好现阶段新课教学与旧知复习教学的关系,避免“满堂灌”的方式。期末复习阶段,要避免把复习课上成新授课,要注重知识点的梳理及串讲。
  (四)灵活选择教学方式。
  要遵循六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科学调适教学内容,面向全体,突出当堂精讲精练,及时反馈。避免片面追赶教学进度,导致学生的学习掉队,加剧学生群体中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要灵活选择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获得学习体验。要加强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借此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五)注重个人差异抓好个别辅导。
  学生的学习是存在差异性的,各班既有优生也有后进生,抓好优秀率、及格率是提高检测成绩的关键。语、数、英学科都面临着课程计划偏紧的问题。尽管课程内容作了统整,但是一些学习接受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可能会出现学习掉队的情况。针对学生学习脱节、掉队现象,合理控制作业的数量,及时安排课后的学习辅导。课后辅导要精准,定对象、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确保辅导目标的达成。
  (六)统筹管理复习备测。
  六年级是小学毕业年级,面临着教学质量抽测的问题。期末阶段的复习备测工作要做到“六个统筹”,即:一是统筹复习时间安排,及时公布复习计划的精细安排;二是统筹处理好旧知复习与科学练习的关系,避免学生负担过重;三是统筹作业量安排,避免语、数、英三个学科过度题海战;四是统筹作息时间安排,适当组织文体活动,做到劳逸结合;五是统筹家校沟通工作,形成家校共育合力,减轻学生情绪的焦虑;六是统筹群体复习和自主复习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教师复习导向的主要作用,也要为学生自主复习留有时间、空间,从而调动教师和学生复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