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提高农村六年级学困生成绩的有效途径
【作者】 蔺秀粉
【机构】 (河南省柘城县梁庄乡李关尧学校)
【正文】在农村小学,由于教师的非正常流动、家庭教育、留守儿童等因素,再加上学习方法不得当,个体差异等情况,导致出现了大批的“英语学困生”,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高,英语“学困生”问题也日益突出。作为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方法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生活的美好,达到有效地提升英语成绩。本文分析了农村小学六年级英语学困生成因,并就如何转化他们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并保持学困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利用英语课堂课内和课堂外各种形式的活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并保持学困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1优化课堂教学是转化学困生的主要途径
教师通过校本教研,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结合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够发达,但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运用具体、直观的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针对这一特征,课堂上利用实物、简笔画、卡片等自制教具,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有时通过集图文、声形于一体的多媒体资源进行辅助教学,从感官上吸引学困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有时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创新地组织开展游戏、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英语学习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参与来提升英语学习能力和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实施分层教学,课堂上活动要紧盯学困生,每堂课必须提问一次,优先给学会生发言,演板等展示机会,根据学困生的程度适当降低要求,对学困生的优秀表现和进步表现当堂表扬,鼓励。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将课外活动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选择任务型模式与教学的始终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鼓励学困生加入学习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英语绘本阅读,英语朗诵比赛,举办小学生英语手抄报,小学生黑板报,英语自我介绍等等,学校不定期组织英语竞赛,包括英语单词竞赛、朗诵比赛、单词接龙和趣味英语比赛等的活动,抓实最基本的知识。利用校园网定期给学生播放英语动画片和广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无论是课堂内的活动,还是课堂外的活动,时刻要把学困生放在心上,要给他们多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能展示自我。活动开展其间,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所有小学生孩子参与度一直非常高,参与人数也非常多,孩子们也一直非常积极和主动。
二、加强对学困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及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困生的共性问题是学习方法不正确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学生已经很努力了,但是成绩提高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他们习惯于死记硬背,不注意方法,成绩总是不及格。有了问题也不去请教老师或同学,导致问题越积越多。
1、课前,利用好词典与磁带积极预习。
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能让学生主动思考,努力理解,更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更加认真地学习。大部分学困生根本不预习,或者说是不会预习,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困生预习新课。让他们一起听录音、跟读,自己读课文,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适时点拨,因为让他们提前预习了,所以就提问他们朗读课文,然后适时鼓励表扬,使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坚持监督他们课前预习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就能够自己独立预习了,而且他们的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很多。
1、课中,敦促他们专心听讲,积极参与活动。
课堂中,当学困生思想散漫时,教师应朝他们使使眼色,要求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如拼写单词,重复老师教授的内容等,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存在的价值,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勤思考的习惯。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勤学好问,大胆开口的习惯;培养他们认真、规范、准确地书写的习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课后,自觉复习,按时完成作业。
仅仅靠上课的时间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课后还要多督促学困生对学过的知识及时复习巩固,多记忆书上的要点,背一些经典的语句,有空时多听磁带跟读,开口大声说英语,不要怕出错,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向老师、同学请教。大部分学困生经常不完成作业,所以对于他们的作业本要格外的“关照”,他们的作业要做到天天批,而且每天都为他们写几句激励的话语,这样不仅使他们充分练习巩固当天的学习内容,而且还养成了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课题组还注意了加大对于当天知识的“过关”力度,比如说,当天学过的单词需要掌握,当天学过的课文需要会读,能理解,并做到每天都要“过关”检查,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在时时刻刻的关注他们,不给他们任何放松的机会,时间长了,便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通过这些方法,这些同学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建立合作英语学习小组,以优带差,共同进步
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教师要培养一些班干部,“小帮手”“小老师”,发动班级里的优秀学生的榜样力量。在每班建立英语学习小组,通过合作英语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把学困生分配到各个学习小组中,给他们每人都配一位英语学得比较好同学当“小老师”,也可让学困生自己选择结对同学,安排特殊座位,建立“一帮一”帮学对子,他们在英语课上坐在一起,遇到困难时得到帮助,分心时得到提醒,成功时与别人分享。“小老师”的任务是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帮助他们掌握当天没有掌握的知识。并制定合理可行的学习目标,以优带差。由优等生辅导学困生释疑解难,温故知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拦路虎”,克服消极、畏难情绪。让成绩好的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小老师,让他们帮助学困生解答英语难题,指导他们读英语、记单词,督促他们按时完成作业。小组之间展开竞争,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困生的进步也比较明显。而且,各个对子之间,各个小组之间也有评比,且定期设置一些奖项来鼓励他们,如“最佳小老师奖”、“最佳徒弟奖”等。
我们都要懂得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困生,放大他们每一微小的进步,使他们产生向上的动力,促进他们取得新的进步。
一、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并保持学困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利用英语课堂课内和课堂外各种形式的活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并保持学困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1优化课堂教学是转化学困生的主要途径
教师通过校本教研,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结合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够发达,但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运用具体、直观的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针对这一特征,课堂上利用实物、简笔画、卡片等自制教具,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有时通过集图文、声形于一体的多媒体资源进行辅助教学,从感官上吸引学困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有时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创新地组织开展游戏、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英语学习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参与来提升英语学习能力和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实施分层教学,课堂上活动要紧盯学困生,每堂课必须提问一次,优先给学会生发言,演板等展示机会,根据学困生的程度适当降低要求,对学困生的优秀表现和进步表现当堂表扬,鼓励。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将课外活动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选择任务型模式与教学的始终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鼓励学困生加入学习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英语绘本阅读,英语朗诵比赛,举办小学生英语手抄报,小学生黑板报,英语自我介绍等等,学校不定期组织英语竞赛,包括英语单词竞赛、朗诵比赛、单词接龙和趣味英语比赛等的活动,抓实最基本的知识。利用校园网定期给学生播放英语动画片和广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无论是课堂内的活动,还是课堂外的活动,时刻要把学困生放在心上,要给他们多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能展示自我。活动开展其间,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所有小学生孩子参与度一直非常高,参与人数也非常多,孩子们也一直非常积极和主动。
二、加强对学困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及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困生的共性问题是学习方法不正确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学生已经很努力了,但是成绩提高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他们习惯于死记硬背,不注意方法,成绩总是不及格。有了问题也不去请教老师或同学,导致问题越积越多。
1、课前,利用好词典与磁带积极预习。
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能让学生主动思考,努力理解,更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更加认真地学习。大部分学困生根本不预习,或者说是不会预习,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困生预习新课。让他们一起听录音、跟读,自己读课文,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适时点拨,因为让他们提前预习了,所以就提问他们朗读课文,然后适时鼓励表扬,使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坚持监督他们课前预习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就能够自己独立预习了,而且他们的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很多。
1、课中,敦促他们专心听讲,积极参与活动。
课堂中,当学困生思想散漫时,教师应朝他们使使眼色,要求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如拼写单词,重复老师教授的内容等,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存在的价值,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勤思考的习惯。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勤学好问,大胆开口的习惯;培养他们认真、规范、准确地书写的习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课后,自觉复习,按时完成作业。
仅仅靠上课的时间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课后还要多督促学困生对学过的知识及时复习巩固,多记忆书上的要点,背一些经典的语句,有空时多听磁带跟读,开口大声说英语,不要怕出错,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向老师、同学请教。大部分学困生经常不完成作业,所以对于他们的作业本要格外的“关照”,他们的作业要做到天天批,而且每天都为他们写几句激励的话语,这样不仅使他们充分练习巩固当天的学习内容,而且还养成了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课题组还注意了加大对于当天知识的“过关”力度,比如说,当天学过的单词需要掌握,当天学过的课文需要会读,能理解,并做到每天都要“过关”检查,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在时时刻刻的关注他们,不给他们任何放松的机会,时间长了,便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通过这些方法,这些同学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建立合作英语学习小组,以优带差,共同进步
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教师要培养一些班干部,“小帮手”“小老师”,发动班级里的优秀学生的榜样力量。在每班建立英语学习小组,通过合作英语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把学困生分配到各个学习小组中,给他们每人都配一位英语学得比较好同学当“小老师”,也可让学困生自己选择结对同学,安排特殊座位,建立“一帮一”帮学对子,他们在英语课上坐在一起,遇到困难时得到帮助,分心时得到提醒,成功时与别人分享。“小老师”的任务是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帮助他们掌握当天没有掌握的知识。并制定合理可行的学习目标,以优带差。由优等生辅导学困生释疑解难,温故知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拦路虎”,克服消极、畏难情绪。让成绩好的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小老师,让他们帮助学困生解答英语难题,指导他们读英语、记单词,督促他们按时完成作业。小组之间展开竞争,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困生的进步也比较明显。而且,各个对子之间,各个小组之间也有评比,且定期设置一些奖项来鼓励他们,如“最佳小老师奖”、“最佳徒弟奖”等。
我们都要懂得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困生,放大他们每一微小的进步,使他们产生向上的动力,促进他们取得新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