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发展性评价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贾国红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新宁路小学)
【正文】摘 要:发展性教学评价提倡综合性评价和全面性评价,目的是发挥学生的自身个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对发展性教学评价进行深入的探索,将发展性教学评价的价值和效能充分发挥出来,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发展性评价;应用
1、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现状
目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标准较为单一,主要就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会去太注重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从另一方面来讲,小学休息技术教学评价方法也比较单一,主要的评价方法就是量化评价,并不会涉及到过多的质性评价,这些教育评价机制的弊端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们得不到有效地发展,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也会大大地降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发展性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 也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思想。发展性教学评价提倡的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和全面的评价, 不是仅仅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主要的评价内容。用通俗一点的话去解释, 发展性教学评价就是利用评价手段对学生进行筛选, 在此基础上实现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 对学生的个人潜能进行深入挖掘, 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在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的过程中, 教师要用发展观公平、客观地去看待每一个学生,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从一个整体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 使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 让学生既能够知道自己的不足, 也知道自己的优势。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扬自己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让教学评价诊断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发展性评价实践
2.1教师应掌握基本学情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想在高效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 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开展, 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取得实效性。这也意味着, 教师必须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 比如性格特点、心理状况、成长背景、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学习需求、学习态度等, 教师只有掌握好这些, 才能给予针对性的评价, 既不会让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也不会让学生丧失学习信心。所以,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要全面观察每一个学生, 比如学生的听课状态、家庭作业完成情况、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以及平时的测试成绩等, 对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都能做到了如指掌, 这样就可以基于学生的角度去实施评价, 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教师要明确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目的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发展性教学评价之前, 必须要明确评价的目的, 也就是要弄清楚为什么要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 想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以顺利运用和发挥实效的基本条件。如果教师不知道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目的, 只是为了评价而去进行评价, 很容易让发展性教学评价流于形式, 无法取得实效性, 也就无法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从某个程度上说, 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目的对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方法、内容和组织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与选拔性评价不同, 选拔性评价主要是为选拔提供相应的服务, 而发展性教学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让学生对自己的整个学习过程有一个清楚、详细的认识。
2.3发展性评价的过程
我们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发展性评价实验的时候,在基于将某一个小学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作为研究的对象这一基础上,其相应的过程步骤主要分为五个大类:第一步是对小学教学的条件需要做一个基本的了解,再根据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第二个步骤是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环境做出进一步地优化,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发展性评价机制的有效建立;第三个步骤是根据对不同的地方所呈现出的不同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并且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机制;第四个步骤是可以建立信息技术学习情况的专栏,从而让评价机制能够过程化;第五个步骤是在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行发展性评价后,将评价的信息及时地反馈到教师以及学生本人,从而进行相应的总结和反思。
2.4合理应用发展性评价教学
发展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是从实现学生们能够全面发展这一个角度出发的,相较于过程性评价而言,我们适当地将发展性评价应用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当中的时候,从一方面来讲,其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们积累操作技能经验;另一方面来讲,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们的全面发展,能够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能力。而过程性评价通常只会以量化的手段来进行学习成绩的考核,因此,当我们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应当合理地应用发展性评价机制,有利于更好地进行教学,从而能够实现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地提高,最终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2.5有效利用课堂提问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有着较强实践性的课程, 教师在运用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时候, 可以从课堂提问对学生综合技能和理论知识实施评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事先围绕学生的消化能力和逻辑思维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 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无论学生回答是否正确, 教师都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大胆猜测, 利用开放性的归纳总结和问题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正确评判。通过这种课堂提问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调动起来, 在此基础上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帮助学生形成多元化的思维。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这一背景下,各种各样的教育评价方式不断地涌现出来,教育评价方式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不仅仅需要重视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也需要关注小学学生们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对小学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基本的了解,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同学们进行自我认知、逐步培养自信,使学生们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路径分析[J]. 吴凤华. 赤子(上中旬). 2016(22) [2]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探讨[J]. 李文凤. 中国校外教育. 2019(04)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发展性评价;应用
1、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现状
目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标准较为单一,主要就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会去太注重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从另一方面来讲,小学休息技术教学评价方法也比较单一,主要的评价方法就是量化评价,并不会涉及到过多的质性评价,这些教育评价机制的弊端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们得不到有效地发展,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也会大大地降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发展性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 也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思想。发展性教学评价提倡的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和全面的评价, 不是仅仅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主要的评价内容。用通俗一点的话去解释, 发展性教学评价就是利用评价手段对学生进行筛选, 在此基础上实现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 对学生的个人潜能进行深入挖掘, 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在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的过程中, 教师要用发展观公平、客观地去看待每一个学生,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从一个整体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 使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 让学生既能够知道自己的不足, 也知道自己的优势。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扬自己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让教学评价诊断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发展性评价实践
2.1教师应掌握基本学情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想在高效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 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开展, 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取得实效性。这也意味着, 教师必须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 比如性格特点、心理状况、成长背景、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学习需求、学习态度等, 教师只有掌握好这些, 才能给予针对性的评价, 既不会让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也不会让学生丧失学习信心。所以,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要全面观察每一个学生, 比如学生的听课状态、家庭作业完成情况、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以及平时的测试成绩等, 对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都能做到了如指掌, 这样就可以基于学生的角度去实施评价, 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教师要明确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目的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发展性教学评价之前, 必须要明确评价的目的, 也就是要弄清楚为什么要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 想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以顺利运用和发挥实效的基本条件。如果教师不知道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目的, 只是为了评价而去进行评价, 很容易让发展性教学评价流于形式, 无法取得实效性, 也就无法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从某个程度上说, 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目的对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方法、内容和组织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与选拔性评价不同, 选拔性评价主要是为选拔提供相应的服务, 而发展性教学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让学生对自己的整个学习过程有一个清楚、详细的认识。
2.3发展性评价的过程
我们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发展性评价实验的时候,在基于将某一个小学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作为研究的对象这一基础上,其相应的过程步骤主要分为五个大类:第一步是对小学教学的条件需要做一个基本的了解,再根据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第二个步骤是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环境做出进一步地优化,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发展性评价机制的有效建立;第三个步骤是根据对不同的地方所呈现出的不同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并且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机制;第四个步骤是可以建立信息技术学习情况的专栏,从而让评价机制能够过程化;第五个步骤是在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行发展性评价后,将评价的信息及时地反馈到教师以及学生本人,从而进行相应的总结和反思。
2.4合理应用发展性评价教学
发展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是从实现学生们能够全面发展这一个角度出发的,相较于过程性评价而言,我们适当地将发展性评价应用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当中的时候,从一方面来讲,其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们积累操作技能经验;另一方面来讲,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们的全面发展,能够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能力。而过程性评价通常只会以量化的手段来进行学习成绩的考核,因此,当我们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应当合理地应用发展性评价机制,有利于更好地进行教学,从而能够实现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地提高,最终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2.5有效利用课堂提问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有着较强实践性的课程, 教师在运用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时候, 可以从课堂提问对学生综合技能和理论知识实施评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事先围绕学生的消化能力和逻辑思维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 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无论学生回答是否正确, 教师都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大胆猜测, 利用开放性的归纳总结和问题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正确评判。通过这种课堂提问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调动起来, 在此基础上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帮助学生形成多元化的思维。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这一背景下,各种各样的教育评价方式不断地涌现出来,教育评价方式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不仅仅需要重视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也需要关注小学学生们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对小学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基本的了解,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同学们进行自我认知、逐步培养自信,使学生们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路径分析[J]. 吴凤华. 赤子(上中旬). 2016(22) [2]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探讨[J]. 李文凤. 中国校外教育.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