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的实施

【作者】 张永秀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南川西路小学)


【正文】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创新模式构建课堂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创新性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截然不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着一言堂的主要角色,学生只是基础知识的接受者,教师也只是基础知识的传授者,在传授的过程当中,教师不会关注学生是否理解了基础知识,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关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得到了发展,这与当今的新课程改革是完全不符的,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已经不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尝试和创新各种教学方法,构建新型课堂,同时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课堂教学
  1、当今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1.1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模式依然存在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大量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教师没有完全的相信自己所教的学生一节课下来教师讲解的很多学生思考的很少。这是因为在老师的思维中讲的越详细就越好。注重了对中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没有更好的关注那些成绩比较优秀的好学生。从而导致了对大多数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处于最为底层的基础知识。而优秀的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已经掌握,他们觉得没意思缺少了对知识的求知欲的兴趣机械式的听,机械式的练习。这对优秀学生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也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
  1.2教学流于形式缺少有效性
  许多的教师学习完新课改的理念之后,他们没有对教学的对象及教学的内容认真的分析,认为一堂课上没有丰富的活动和实践是不够成功的,所以他们想尽办法去创造一些意义不大的活动来增加课堂的观赏性。还有没有小组合作学习就不能足以体现高效课堂,他们认为没有小组合作的课堂就不是新课改下的高效课堂,随意的分组,讨论一下就可以了,没有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是肤浅的认为高效的课堂是学生互动和小组的合作学习。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只是流于形式而已没有注重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
  2、小学数学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策略
  2.1教师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要及早的改变自己陈旧的教学观念,在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达到熟练程度的同时应该注重对先进的教学理论的学习。教学理论是教学的指导和引领,只有掌握了教学的理论知识后才能全新的设计自己的教学。
  2.2采用开放式课堂教学
  开放式课堂教学是创新型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舞台,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才华和特长,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抓住在课堂上的每一次机会,积极踊跃地在舞台上展现自己。除此之外,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重视学生在整个教学内容过程当中的参与度,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适当的自由,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要想构建一个创新完美的数学课堂,教师与学生必须具备统一的思想。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过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和教师之间平等的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和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学生提高思维能力的基本前提。
  2.3创新课堂组织形式
  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非常重要。纵观很多小学学校,教师都不愿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和课堂组织形式,仍然采用原有的一套方案:一支粉笔,一只嘴巴这些基本的教学工具。因为这些教师害怕一旦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就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在课堂教学创新过程中裹足不前。这与当前的教师评价机制有关,因为在很多学校,课堂教学效果的质量直接与教师的工资和薪水挂钩,甚至和教师的职称挂钩,所以在这些学校,不合理的评价机制导致教师在创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过程中,不敢大胆进行,也就导致了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形式比较单一。在新课改中,课堂组织形式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创新。比如,小组合作式探究就是一种全新的课堂组织形式,教师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根据每个小组的特点,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参与感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4创新评价机制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学校的评价机制必须要进行变革,因为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课堂教学应该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创新性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下,学生是作为社会的个体来进行评价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所受到的教育和拥有的背景都是各不相同的。与此同时,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不能在课堂教学中整齐划一的一刀切,要科学制定符合每一个学生的评价机制,树立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信心,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更加努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现代教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学科知识,并能灵活运用,还要求学生能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进行创新。由于数学知识具备较强的推理性和逻辑性,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整体身心发展还未完善,学生难以全面理解吸收数学知识。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加强小学数学创新课堂教学至关重要。教师要想丰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就要不断创新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究[J]. 郭才玺.  新课程(上). 2018(01)
  [2]论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J]. 秦学兴.  基础教育论坛. 2019(32)
  [3]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 范建国.  课程教育研究.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