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试析初中语文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策略
【作者】 秦兴品
【机构】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巫不民族学校)
【正文】摘 要:我们知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植根于语文学科的,它突出自主性,鼓励每个学生自主、积极参与,无论是学习内容的确定,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学习成果的呈现,都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它特别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创新实践的能力。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它源于课堂,又要超越课堂;结合教材,又要超越教材。它始终贯穿着语文学习与实践,体现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作为教者,创造性的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真正的行动起来,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语文活动;学习兴趣;自主实践;能力迁移
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实践活动课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犹如一股新的源泉打破了沉寂的海面;在绚烂的文化百花园里,犹如一朵娇艳的玫瑰芳香怡人;在广袤的智慧的宇宙中,如同一颗耀眼的新星流光四溢。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实践活动课正异军突起,以其开放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切实有效的效果而受到学生和老师的青睐。
在教学内容上,语文活动课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其内容往往涉及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有的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如八年级下册《科海泛舟》将课堂引向科技领域,在活动开展中,利用一些科学现象引入课堂,使学生兴趣盎然,带着热情和强烈求知欲,了解什么是科学,知道了科技发展,并且对科学技术正面功能、反面功效各抒己见,使认识更加深刻,有的同学畅想了未来科技领域的辉煌和自己新奇发现与设计,这些奇思妙想,使学生迷上了科学,也迷上了语文课。有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增进了对生活和祖国山河的热爱。《感恩母亲》贴近了学生的生活,教会他们在成长中更理解母爱,学会感恩,并用实际行动表达出对父母的情意。当我听见学生用自己真挚深情的话语表达出对父母之爱,我欣慰他们又长大了一些;《寻觅春天的足迹》活动中,当我看见他们用稚嫩的笔描绘山河大川之美,我觉得那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表白。用这些有较强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的课题,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语文素质全面提高。不少学生反映,开展语文活动课以后,自己才感到语文学习原来是那样有趣。
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莲文化的魅力》活动中,学生自行设计的内容虽不尽相同,但个个精彩,环环相扣,依次从对莲的认识——莲的作用——莲品质的颂扬——莲文化及莲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进行活动,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从莲的品质上获得心灵涤荡,陶冶了品性,提升了辨析事物的能力。课堂中,赏张张精美的图片,听句句独特的感悟认识,看着学生一招一式的表演,再加上活动主持人熟练的台风、精美的串词,我觉得者堂课就是一场联欢会,一场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视觉大餐。许多学生这样说:“语文活动课给自己提供了不少锻炼的机会,现在自己对学好语文也有信心啦!”
语文活动课要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取得实效,必须有赖于活动过程中周密安排和合理调控。在语文活动课探索和实践中,我感到必须切实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
一是必须明白老师扮演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的情境,并引导和组织他们进入这个情境,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课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喧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讲究引导的艺术,相机行事,灵活应变。
二是必须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质。要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特点和兴趣积极参加语文活动,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决不能仅仅让一部分学生在“活动”而让大部分学生袖手旁观。因此,设计语文活动方案时,应注意使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精神。在组织活动时,应按照分类要求分类指导原则,根据活动内容构成和学生情况,适当分工,适当轮换,从而既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又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三是必须使语文活动既生动活泼,又切实有效。语文活动课无疑应该做到内容和形式具体形象,活泼有趣,让形式喜闻乐见,学得轻松愉快,但决不能因此片面追求活动形式的趣味性、生动性忽略切实有效地指导,热闹有余,实效不足。必须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设计具体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特别要考虑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适宜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怎样的活动过程对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认真检查学习效果,使活动课既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每个学生既乐意参加,又各有收获。
四是要注重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评价作为一种自我发展的动力因素,对于学生来说,正是学生学习进步的根本动力。自我评价环节对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全面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对一节活动课的积极、严谨、科学的自我评价,能使他们最终在活动中得到最完美的能力升华。
学生始终是知识的主动寻求者、选择者和探索者,让他们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在快乐的情感中、在合作探究中学习语文,语文实践活动课,恰似一股清新的风吹进教室,丰富了语文学习,改变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并大力开展,让其成为语文教育教学中里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们无论从大语文观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角度考虑,我们都应该积极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尝试中,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张翼.试析初中语文实践活动课教学[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0(14):39-39.
[2]马娟娟.初中语文活动课开展初探[J].都市家教:半月,2014(8):66-67.
[3]杨国珍.语文活动课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科学教育,2008(4):13-14.
关键词:语文活动;学习兴趣;自主实践;能力迁移
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实践活动课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犹如一股新的源泉打破了沉寂的海面;在绚烂的文化百花园里,犹如一朵娇艳的玫瑰芳香怡人;在广袤的智慧的宇宙中,如同一颗耀眼的新星流光四溢。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实践活动课正异军突起,以其开放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切实有效的效果而受到学生和老师的青睐。
在教学内容上,语文活动课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其内容往往涉及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有的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如八年级下册《科海泛舟》将课堂引向科技领域,在活动开展中,利用一些科学现象引入课堂,使学生兴趣盎然,带着热情和强烈求知欲,了解什么是科学,知道了科技发展,并且对科学技术正面功能、反面功效各抒己见,使认识更加深刻,有的同学畅想了未来科技领域的辉煌和自己新奇发现与设计,这些奇思妙想,使学生迷上了科学,也迷上了语文课。有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增进了对生活和祖国山河的热爱。《感恩母亲》贴近了学生的生活,教会他们在成长中更理解母爱,学会感恩,并用实际行动表达出对父母的情意。当我听见学生用自己真挚深情的话语表达出对父母之爱,我欣慰他们又长大了一些;《寻觅春天的足迹》活动中,当我看见他们用稚嫩的笔描绘山河大川之美,我觉得那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表白。用这些有较强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的课题,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语文素质全面提高。不少学生反映,开展语文活动课以后,自己才感到语文学习原来是那样有趣。
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莲文化的魅力》活动中,学生自行设计的内容虽不尽相同,但个个精彩,环环相扣,依次从对莲的认识——莲的作用——莲品质的颂扬——莲文化及莲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进行活动,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从莲的品质上获得心灵涤荡,陶冶了品性,提升了辨析事物的能力。课堂中,赏张张精美的图片,听句句独特的感悟认识,看着学生一招一式的表演,再加上活动主持人熟练的台风、精美的串词,我觉得者堂课就是一场联欢会,一场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视觉大餐。许多学生这样说:“语文活动课给自己提供了不少锻炼的机会,现在自己对学好语文也有信心啦!”
语文活动课要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取得实效,必须有赖于活动过程中周密安排和合理调控。在语文活动课探索和实践中,我感到必须切实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
一是必须明白老师扮演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的情境,并引导和组织他们进入这个情境,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课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喧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讲究引导的艺术,相机行事,灵活应变。
二是必须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质。要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特点和兴趣积极参加语文活动,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决不能仅仅让一部分学生在“活动”而让大部分学生袖手旁观。因此,设计语文活动方案时,应注意使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精神。在组织活动时,应按照分类要求分类指导原则,根据活动内容构成和学生情况,适当分工,适当轮换,从而既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又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三是必须使语文活动既生动活泼,又切实有效。语文活动课无疑应该做到内容和形式具体形象,活泼有趣,让形式喜闻乐见,学得轻松愉快,但决不能因此片面追求活动形式的趣味性、生动性忽略切实有效地指导,热闹有余,实效不足。必须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设计具体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特别要考虑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适宜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怎样的活动过程对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认真检查学习效果,使活动课既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每个学生既乐意参加,又各有收获。
四是要注重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评价作为一种自我发展的动力因素,对于学生来说,正是学生学习进步的根本动力。自我评价环节对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全面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对一节活动课的积极、严谨、科学的自我评价,能使他们最终在活动中得到最完美的能力升华。
学生始终是知识的主动寻求者、选择者和探索者,让他们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在快乐的情感中、在合作探究中学习语文,语文实践活动课,恰似一股清新的风吹进教室,丰富了语文学习,改变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并大力开展,让其成为语文教育教学中里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们无论从大语文观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角度考虑,我们都应该积极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尝试中,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张翼.试析初中语文实践活动课教学[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0(14):39-39.
[2]马娟娟.初中语文活动课开展初探[J].都市家教:半月,2014(8):66-67.
[3]杨国珍.语文活动课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科学教育,2008(4):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