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多元评价的几点思考

【作者】 马绍莲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沈家寨小学)


【正文】摘 要: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多元评价法十分关键,是符合新课程的教学观念, 并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热情。多元评价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能力, 也可以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 推动教学活动的有序以及顺利开展。
  关键词:多元评价法;小学信息技术;思考
  多元评价法是指利用多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对学生进行评价,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学习方法的改进, 针对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缺点和不足,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多元评价法十分注重和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对参与者能力的培养, 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 不断提升自己对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高, 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而不断努力。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 不仅有利于学生不断增强对信息技术兴趣的提高, 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以及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提升, 更加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学生在小学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 应当不断增强自身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让自己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与此同时, 教师应当不断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让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断成长和学习, 为培养出全面综合型的素质人才不断努力。
  1、多元评价介绍
  多元评价法的重点主要体现在评价方法、评价内容以及评价主体三个方面, 评价方法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上机考试以及理论考核, 同时还包括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其中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 其他评价是指家长、教师以及同学对学生的品德、学习、态度以及工作等方面的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学生的空间能力、推理能力、认知能力、交流能力、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等多方面内容。多元评价法在应用中主要通过多维度评价法和档案评价法两种方式开展。从字面上不难看出,多元评价法是从多个方面着手,深入分析了教育事业运行过程中各个角色在学生培养上的作用力以及影响,进而将影响因素逐步解决掉。多元评价不仅仅局限于学生,也就是不仅仅局限于评价主体,还侧重教育方式方法以及内容的评价,该理念比较全面的将影响评价主体的因素充分剥离出来了,这与一元评价法有着本质的区别。
  2、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受传统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的影响,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课程中,只是注重学生的升学率能够达到多少,以及在考试后,一个班级里的学生成绩合格率是多少,这已经成了检验老师是不是“好老师”的标准。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个人道德方面的问题,是从不过问的。应用这种传统教育方式,老师忽视了对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甚至可以说是“埋没”。长期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降低。传统的教学方法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老师只是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思考问题,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在逐步下降,对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改革迫在眉睫。新课程标准理念跟传统的教育理念是格格不入的,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就是指目标“三维”化。在实际考核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标准考试,不仅对学生考核,对老师也需要实施相应的考核。
  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多元评价法的优势
  3.1拓展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内容
  教师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身上, 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当前由于学习压力的增大, 让很多孩子失去了参与实践的机会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退化, 因此要想有效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 我们一定要鼓励学生去进行一些素质拓展活动, 以此来开拓他们的视野, 有效地进行思维模式的创新。同时, 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用对学生按照兴趣、知识、实践能力的不同进行分组, 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 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全面评价,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而且对学生自主能力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2 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尊重
  学生作为当前我国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核心, 教师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 必须要提高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 教师应该要彻底改变教师以往高高在上的传统观念或者是“灌输式”的教育模式,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 了解学生的诉求, 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应当不断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和兴趣点的关注, 采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教学工作。多元化评价方式的采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而且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能够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主动承担起学习的责任,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 不断成长和发展。多元评价方式的引入, 十分注重和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和对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的增强,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中仅仅单方面的重视学生的成绩以及上机操作是不够的,如果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一直沿用一元评价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的后期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所以一元评价法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是存在缺陷的。然而,多元评价法有效全面的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多元评价法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应用是十分必要的,会从本质上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在小学信息技术画图模块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实践研究[J]. 周莹.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20(01)
  [2]迭代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 张静.  教育观察. 2019(30) 
  [3]创客为引,信息教学——创客视域下加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方略[J]. 徐永乐.  华夏教师. 2019(27)
  [4]浅谈小学信息技术与课堂资源有效整合的措施[J]. 王晓春,李嘉国.  内蒙古教育. 2019(32) 
  [5]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尝试[J]. 邹翊迪.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