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互动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廖淑琴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
【正文】摘 要:如何有效的提高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这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就应运而生了互动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老师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制观念。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模式;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情感
目前,道德与法治课程上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方面是老师授课的方式方法不高效,另一方面是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太低。而互动式教学法如果能很好的应用在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中,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氛围,可以让学生在与老师的互动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率。笔者就互动性教学法在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中如何有效运用进行讨论。
1、互动式教学模式概述
老师与学生们之间进行相互的活动和互相提问,互相解决问题就是互动。互动要求老师和学生们双方进行角色的扮演,老师和学生不仅仅是信息知识的传递方,更是接受方和生成方。双方不断在互动中进行角色的变化,相互进行知识的交换,有了这种互动,能够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能够体现互动性教学的开放性和有效性。因为在互动的过程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老师和学生随时都会迎接下一个新问题,从而依靠解决新问题来获得知识,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2、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2.1 课程教学目的要求引入互动式教学法
在初中教学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主要是围绕如何有效提高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修养来进行的。根本教学目的是让初中生们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在集体中的荣誉感,社会上的责任感。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认清好坏,提高道德修养。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经常因为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枯燥而觉得乏味,无法有效的学习道德与法治,所以进行互动式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互动式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拥有很强的代入感,而且可以让他们在多个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进行很好的案例分析,让自己参与到教学里来,提高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使整个课堂氛围变得和谐,高效。让课程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2.2 课程教学现状要求引入互动式教学法
在初中目前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中有很多的问题,其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们太过于重视其他学科的学习,而忽视了自己道德与法治课程上的学习。二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的知识内容比较单调,枯燥,学生们对于这方面的学习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容易产生畏难的心理,以至于学习效率低下。三是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应试教育太过于被人们看重,所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量很多时候根本不达标。但是教学内容却相当丰富,让老师根本无法在如此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如此庞大的教学目标,以至于老师没有花费太多精力在课前准备和教材内容的分析上,只是草草的进行照本宣科式的方法教学。四是本文提到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老师和学生缺乏互动,只顾着自己一个人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全然不顾学生们在底下打瞌睡,学习其他科目。
2.3 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引入互动式教学法
虽然初中的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比较新颖,但是由于初中生们从小就开始接受了思想品德的教育,以至于对于初中课程里,仍然存在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产生厌烦心理,没有兴趣。再者就是内容太抽象,不能很好的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在日常生活里基本上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他们就会丢失对此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这样的错误观念无疑对老师提出了新的一个难题:要怎样才能重新吸引学生去学习此门课程,让学生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正好,互动式教学法如果能够和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是完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的。因为互动式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拥有很强的代入感,而且可以让他们在多个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进行很好的案例分析,让自己参与到教学里来,提高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使整个课堂氛围变得和谐,高效,有效的消除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畏难情绪和厌烦情绪,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欲望,培养他们在法律上的认识和增加法治知识。
3、互动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情感交流互动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十分枯燥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够很好的接收到老师所教授给他们的知识,学生们就会习以为常,渐渐失去学习这么课程的积极性,没有了高涨的热情。所以老师不能够纵容这种现象的出现,要积极与学生们进行言语,行为,眼神上的沟通,利用自己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情感,积极与学生互动,从而与老师达到一定程度上的默契。
3.2问题探究互动
问题探究互动指的是老师在课前的备课上面下功夫,然后再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问题的提出,和学生们一起互动,有效的解决课前准备的问题。但是这也对老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老师应该充分从学生的各个角度出发,考虑学生们的思想水平,知识储备,生活经历,以及自己对于道德法治的理解。设计更加适合初中学生的道德法治问题。还要让问题在生活里得以体现,让他们认识到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法治的时候,老师可以拿最近发生的各种伤人事件的新闻来设计问题,让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见解,根据书本里法治知识来批判犯罪人。
4、划分学习层次,实行针对教学
因为一个班集体里面,不同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都不尽相同,所以老师必须合理的分析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划分出他们的学习层次,来进行必要的帮助和提高,有针对(下转第70页)(上接第71页)性的对他们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大家找到自己的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比如:老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们的学习进行评价,对于学习积极性高的优等生要给予适当提拔和给与更好的进步的建议。给与成绩较低,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多多鼓励,老师要耐心的为他们找到学习方向,帮助他们制定良好的学习计划,不能让他们丢失学习积极性,不能够放弃每一位学生。既然是道德与法治教学,就要真正的从他们的思想道德上面入手,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提高,让他们认清自己,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改正缺点,发扬优点。以此来更好的促进班级里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为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作出努力。
5、开设学习小组,小组共同探讨
在初中学习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另一个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们对于法治有初步的了解,对于道德有很好的提高,帮助学生培养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思想品格。而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逐渐凸显了其不足。太过于强调知识点的划分以及死记硬背。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成效。老师们应该积极对课程进行创新,让互动式教学渗入课堂。比如可以在课堂上建立多个小组,让小组内部进行互帮互助的学习,对道德与法治相关的知识进行探讨,对问题进行合作分析,解决。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解决问题的一份子,增加他们的代入感,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的合作解决能力,提升他们的全面素质的发展。在小组间进行必要的比赛以增加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合理组织自己的语言,有条不紊的提出自己的见解,老师再给与不同小组不同的评价,让他们燃起学习的热情。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积极性,还能让他们看到别人的优点,发现自身的缺点。认清自己,更好的发展自己。
6、结束语
加快互动式教学在课堂上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提高自己的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老师还应正视在传统教学中的问题,加强自己的创新,应用互动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上,提高学生们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少云.互动式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实践[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8(08):11-13.
[2]向高飞.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7(05):22-24.
[3]李大更.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 教育科学(全文版),2018(04):22-27.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模式;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情感
目前,道德与法治课程上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方面是老师授课的方式方法不高效,另一方面是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太低。而互动式教学法如果能很好的应用在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中,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氛围,可以让学生在与老师的互动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率。笔者就互动性教学法在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中如何有效运用进行讨论。
1、互动式教学模式概述
老师与学生们之间进行相互的活动和互相提问,互相解决问题就是互动。互动要求老师和学生们双方进行角色的扮演,老师和学生不仅仅是信息知识的传递方,更是接受方和生成方。双方不断在互动中进行角色的变化,相互进行知识的交换,有了这种互动,能够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能够体现互动性教学的开放性和有效性。因为在互动的过程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老师和学生随时都会迎接下一个新问题,从而依靠解决新问题来获得知识,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2、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2.1 课程教学目的要求引入互动式教学法
在初中教学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主要是围绕如何有效提高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修养来进行的。根本教学目的是让初中生们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在集体中的荣誉感,社会上的责任感。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认清好坏,提高道德修养。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经常因为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枯燥而觉得乏味,无法有效的学习道德与法治,所以进行互动式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互动式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拥有很强的代入感,而且可以让他们在多个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进行很好的案例分析,让自己参与到教学里来,提高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使整个课堂氛围变得和谐,高效。让课程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2.2 课程教学现状要求引入互动式教学法
在初中目前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中有很多的问题,其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们太过于重视其他学科的学习,而忽视了自己道德与法治课程上的学习。二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的知识内容比较单调,枯燥,学生们对于这方面的学习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容易产生畏难的心理,以至于学习效率低下。三是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应试教育太过于被人们看重,所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量很多时候根本不达标。但是教学内容却相当丰富,让老师根本无法在如此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如此庞大的教学目标,以至于老师没有花费太多精力在课前准备和教材内容的分析上,只是草草的进行照本宣科式的方法教学。四是本文提到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老师和学生缺乏互动,只顾着自己一个人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全然不顾学生们在底下打瞌睡,学习其他科目。
2.3 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引入互动式教学法
虽然初中的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比较新颖,但是由于初中生们从小就开始接受了思想品德的教育,以至于对于初中课程里,仍然存在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产生厌烦心理,没有兴趣。再者就是内容太抽象,不能很好的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在日常生活里基本上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他们就会丢失对此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这样的错误观念无疑对老师提出了新的一个难题:要怎样才能重新吸引学生去学习此门课程,让学生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正好,互动式教学法如果能够和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是完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的。因为互动式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拥有很强的代入感,而且可以让他们在多个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进行很好的案例分析,让自己参与到教学里来,提高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使整个课堂氛围变得和谐,高效,有效的消除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畏难情绪和厌烦情绪,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欲望,培养他们在法律上的认识和增加法治知识。
3、互动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情感交流互动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十分枯燥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够很好的接收到老师所教授给他们的知识,学生们就会习以为常,渐渐失去学习这么课程的积极性,没有了高涨的热情。所以老师不能够纵容这种现象的出现,要积极与学生们进行言语,行为,眼神上的沟通,利用自己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情感,积极与学生互动,从而与老师达到一定程度上的默契。
3.2问题探究互动
问题探究互动指的是老师在课前的备课上面下功夫,然后再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问题的提出,和学生们一起互动,有效的解决课前准备的问题。但是这也对老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老师应该充分从学生的各个角度出发,考虑学生们的思想水平,知识储备,生活经历,以及自己对于道德法治的理解。设计更加适合初中学生的道德法治问题。还要让问题在生活里得以体现,让他们认识到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法治的时候,老师可以拿最近发生的各种伤人事件的新闻来设计问题,让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见解,根据书本里法治知识来批判犯罪人。
4、划分学习层次,实行针对教学
因为一个班集体里面,不同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都不尽相同,所以老师必须合理的分析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划分出他们的学习层次,来进行必要的帮助和提高,有针对(下转第70页)(上接第71页)性的对他们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大家找到自己的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比如:老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们的学习进行评价,对于学习积极性高的优等生要给予适当提拔和给与更好的进步的建议。给与成绩较低,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多多鼓励,老师要耐心的为他们找到学习方向,帮助他们制定良好的学习计划,不能让他们丢失学习积极性,不能够放弃每一位学生。既然是道德与法治教学,就要真正的从他们的思想道德上面入手,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提高,让他们认清自己,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改正缺点,发扬优点。以此来更好的促进班级里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为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作出努力。
5、开设学习小组,小组共同探讨
在初中学习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另一个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们对于法治有初步的了解,对于道德有很好的提高,帮助学生培养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思想品格。而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逐渐凸显了其不足。太过于强调知识点的划分以及死记硬背。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成效。老师们应该积极对课程进行创新,让互动式教学渗入课堂。比如可以在课堂上建立多个小组,让小组内部进行互帮互助的学习,对道德与法治相关的知识进行探讨,对问题进行合作分析,解决。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解决问题的一份子,增加他们的代入感,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的合作解决能力,提升他们的全面素质的发展。在小组间进行必要的比赛以增加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合理组织自己的语言,有条不紊的提出自己的见解,老师再给与不同小组不同的评价,让他们燃起学习的热情。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积极性,还能让他们看到别人的优点,发现自身的缺点。认清自己,更好的发展自己。
6、结束语
加快互动式教学在课堂上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提高自己的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老师还应正视在传统教学中的问题,加强自己的创新,应用互动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上,提高学生们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少云.互动式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实践[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8(08):11-13.
[2]向高飞.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7(05):22-24.
[3]李大更.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 教育科学(全文版),2018(04):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