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巧借读书笔记,提升初中语文学习效率

【作者】 龚才让东智

【机构】 (青海省果洛州班玛县藏文中学)


【正文】摘 要: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学习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到。语文学习是一个持续性的学习过程,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就要借助于相应的读书笔记,把容易出错的字词句段等进行纠正,并且借助笔记,将自己对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感记录下来,从而有效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效率,并且能够受用终身。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书笔记;学习效率;学习方法
  语文这门基础性学科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课本知识的外延性较大。在课堂上能学习到一定的语文知识,更多的是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学生们还需要通过课外的大量学习,对不同的知识点采用笔记的方式再次呈现出来,经过归纳总结,从而形成自己的语文知识库,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语文知识的积累来自多方面,单凭语文课堂教学不能让学生获得最大的收获,因此借助于课外阅读,通过大量笔记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
  一、明确语文笔记在学习重点重要性
  初中语文学习相比小学语文来讲,难度提升了不少,小学语文主要是对常用的字词进行学习,对简单的文章进行粗略性领悟学习,通常不会涉及到具体的文体。作文方面也显得简单,需要能写四百字左右就行。而进行初中之后,需要难度逐步增加,除了继续学习常用的字词以外,主要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学习,比如针对性学习记叙类的文体,涵盖了小说、随笔、散文等等;说明性的文章,涉及到事物类说明文和事理性说明文;涉及到议论文知识等等。并且随着部编教材的逐步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较多地加入初中语文学习中,其中涉及到较多的诗歌、随笔和文言文,并且文言文涵盖了较广泛的现代文文体知识。学生想要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知识,除了要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外,还要借助于课外时间,对大量的文体知识进行广泛的学习。为了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就要通过读书笔记的方式,构建相应的语文知识库,包罗字词的读音、形体;重点字词的含义;优美文段的鉴赏;整篇文章概括;名著阅读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感想等等。初中学习只有坚持不懈,每天通过系统的学习,整理自己的读书笔记,内化自己的知识能力,外化自己的知识体系,最终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笔记中需要归纳总结大量重点字词
  (一)重点字词读音总结
  字词是最为重要的语文元素,只有在正确掌握字词读音的情况下,才能深层次了解和理解文章。学生要通过课内课外的学习,将容易读错字词的拼音标注出来,这样才能掌握最为基本的语文知识。比如,嫉妒拼音[jí dù],但是很多同学都将“嫉”这个字读成了四声,学生当在阅读中遇到这个字词的时候,就要通过读书笔记的方式,将它们标注出来,从而增加自己对字词读音的正确辨识概率。痤疮 cuóchuāng、迤逦 yǐlǐ、叱咤 chìzhà、戛然 jiárán等等。这些常见而容易读错的字词,就要通过读书笔记的方式,将它们加入到自己的错字库,预留几页空白页面出来,不断进行添加,并且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将遇到自己容易混淆的字的拼音标注出来,从而有效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注重对重点字词形体的学习
  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的题型分析来看,第一题为字词的拼音,第二题为字词的形体,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就要借助于相应的笔记,将容易出错的字词归纳总结出来,并且反复进行回顾性学习,从而掌握大量字词的正确书写方式,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效率。比如,“谈笑风生”这个词语,很多学生都将其中的“生”与“声”字混淆,就要通过读书笔记的方式,将这类字词添加其中,逐个解决,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迟钝(钝)、玲珑(玲)、视察(查)、偏袒(坦)、颠覆(复)、修葺(茸)、貌合神离(和)、相形见绌(拙)、称心如意(趁)、枉费心机(妄)、滥竽充数(芋)、异想天开(意)、徇情枉法(殉)、相提并论(题)等等词语,都是学生们容易写出的字词,就要在读书笔记中展示出来,反复熟知,最后正确掌握这些字词。
  三、充分理解文本中的字词的含义
  初中语文教学中,整体感知课文的时候,就要注重分析和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体会这些词语在文章中所处的地位和特定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从关键部分入手。可以从文章的关键段落进行整体感知,有可能是一句话,有可能是一个词语。从这些特定的部分出发,找寻它们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从而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理解。通常情况下,初中语文课文中,总有一些独特的关键词,分析这些词语能够充分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明确文章的具体情感,或者通过这些词语来概况文章的中心思想。将这些字词在读书笔记中展示出来,反复去揣摩其中的含义,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比如,在学习了《孔乙己》这篇文章之后,就要对其中的“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字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对《故乡》中“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宏儿”中的“飞”字进行赏析理解。我们在理解一个词语含义的时候,要从上下文来分析和把握。如“我在家里洗碗,不小心摔碎了一个,母亲对我说:‘瞧你干的好事。’”在理解“好事”这个词语的时候,就要从上下文的话语中去分析了掌握,在这里的“好事”指的是我摔碎了碗这件坏事,母亲使用的是反语的说法。这些分析都要通过读书笔记的方式呈现出来,有助于我们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提高我们的语文知识运用能力。
  四、借助于名著阅读体会,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虽说提出素质教育多年,但是大多数学校都非常注重学生升学率,导致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是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对名著阅读这部分知识进行忽视。教师把名著阅读和课文中的文本学习、写作教学和口语交际充分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课余时间阅读名著,在阅读过程中加入大量的批注,形成读书笔记,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教师若要引导学生对名著进行广泛的阅读,就要让自己对相应的名著进行深层次阅读,形成相应的读书笔记。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名著,比如《汤姆?索亚历险记》、《西游记》、《水浒传》、《格列佛游记》、《老人与海》、《朝花夕拾》、《水浒传》等等。在做读书笔记的时候,不仅仅是对文章中经典名句以及精彩片段进行摘抄,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将阅读名著作品之后的感悟和心得记录下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比如《水浒传》这部作品涉及到较多的人物,当时梁山好汉就有108位,小说中还涉及到更多的人物,不少的故事情节不是单个人的故事,而是众多人物在一起的场面。因此,引导学生做好相应的笔记,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名著阅读能力。
  比如,在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的时候,学生充分理解闰土在不同生活场景中的生活状态。学生从文章中看到闰土由一个青年英雄逐步变成了一个木偶人。而当学生对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进行阅读的过程中,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生活,但是最终在城里依然变成了一个“行尸走肉”的人。学生可以通过读书笔记来对比分析农村的闰土和城市里的祥子。学生将闰土与祥子进行反复的对比之后就会得知,在当时的社会状态下,闰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农村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生活,是行不通的;而骆驼祥子在城市里生活想通过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幸福生活,也是不行的。对两个人物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对当时黑暗社会进行深层次揭露。  
  总之,初中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之后通过系统的学习,并且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全面系统的读书笔记,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从而最大程度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林俊;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4期;
  [2]王涛;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中学语文;201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