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环境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 康阿娟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
【正文】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这可能与环境污染有一定的关系。现在人们对化学的重视程度、应用程度越来越高。当然,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化学,然而,化学在给人类带来社会财富的同时,由化学引起的环境污染,也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因此,对于环境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环境教育;化学教学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伟大的祖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它直接威胁着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同时对人类的子孙后代健康也受到了威胁。因此,呼吁大家一定要重视保护环境,为了强化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我们必需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问题。
我们必需深入研究化学教材和考试说明,把化学教学内容中和环境有关的知识挖掘出来,利用教学素材,并通过多种形式把知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如以下素材中的渗透:
(1)大气污染:
CO2与温室效应:(数据形式)
我们知道燃烧矿物燃料燃烧后,产生CO2、CH4、CFCl3、N2O等,阳光进入地面,对红外线有强烈吸收作用,使大气温度上升。它的危害将非常大:近百年地球气候年均升温0.6 ℃,夏季降水量减少,台风频繁发生,森林减少,荒漠扩大,昆虫北移,预计到2100年全球气温上升3.5 ℃,两极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15~95 cm,中纬度气候带北移150~550 km。(在此教学中我们不妨利用环保记录片《正负二度》向学生做一宣传教育)。
(2)水污染:(以图片形式,教育学生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3)重金属污染(危害的结果):铜(Cu):铜的毒性很小,但铜的化合物可引起中毒。当人体内的铜超过人体需要量的100~150倍时可导致坏死性肝炎、溶血性贫血等症状。临床研究发现血清铜兰蛋白增加。对用杀虫剂硫酸铜为喷洒人普遍存在着肝损伤。而误服较大剂量的铜制剂会立即引起流涎、恶心、呕吐、溶血、黄疽、肾功能衰竭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等中毒症状。
铅(Pb):铅可以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长期接触浓度在50mg/L以上的铅,便会中毒。铅对全身各器官均有毒害作用,但以神经系统、血液和心血管系统为甚。严重者可发生铅性脑病。
铁(Fe):研究人员早己发现含铁血红素沉着症是铁在体内过多并沉着于内脏引起的。英、美等国家曾报道铁矿工人中肺癌发生率高,且比一般人肺癌死亡率高70%。铁可促使肿瘤细胞迅速生长。
在实验教学中加深绿色化学的理念,如以下几点:(1)实验后废液的处理。
含氰化物的废液处理。低浓度废液可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为10以上,再加入高锰酸钾粉末(3%),使氰化物分解。若是高浓度的,可使用碱性氯化法处理,先用碱调至pH为10以上,加入次氯酸钠,氢化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氮气,放置24小时排放。含氰化物也不得乱倒或与酸混合,生成挥发性氰化氢气体成为剧毒。
(2)改变实验方式.
要努力减少实验对玻璃仪器的依赖性。有些颜色变化明显的定性实验可放在点滴板中进行,如指示剂与酸或碱作用实验、Fe3+的显色实验等,有些定性实验可放在滤纸上完成,如:电解饱和食盐水,检验醛基存在等。
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应该利用现有的教材,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教育,培养学生绿色意识。
参考文献:
[1]郭怀成,廖红.环境教育教师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65.
[2]张丽娟.化学实验教学绿色化的探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3):18-19.
[3]白玉山,于鷃.侯氏制碱法中的绿色化学思想[J].化学与教学,2004(9):47-49.
关键词:环境教育;化学教学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伟大的祖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它直接威胁着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同时对人类的子孙后代健康也受到了威胁。因此,呼吁大家一定要重视保护环境,为了强化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我们必需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问题。
我们必需深入研究化学教材和考试说明,把化学教学内容中和环境有关的知识挖掘出来,利用教学素材,并通过多种形式把知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如以下素材中的渗透:
(1)大气污染:
CO2与温室效应:(数据形式)
我们知道燃烧矿物燃料燃烧后,产生CO2、CH4、CFCl3、N2O等,阳光进入地面,对红外线有强烈吸收作用,使大气温度上升。它的危害将非常大:近百年地球气候年均升温0.6 ℃,夏季降水量减少,台风频繁发生,森林减少,荒漠扩大,昆虫北移,预计到2100年全球气温上升3.5 ℃,两极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15~95 cm,中纬度气候带北移150~550 km。(在此教学中我们不妨利用环保记录片《正负二度》向学生做一宣传教育)。
(2)水污染:(以图片形式,教育学生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3)重金属污染(危害的结果):铜(Cu):铜的毒性很小,但铜的化合物可引起中毒。当人体内的铜超过人体需要量的100~150倍时可导致坏死性肝炎、溶血性贫血等症状。临床研究发现血清铜兰蛋白增加。对用杀虫剂硫酸铜为喷洒人普遍存在着肝损伤。而误服较大剂量的铜制剂会立即引起流涎、恶心、呕吐、溶血、黄疽、肾功能衰竭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等中毒症状。
铅(Pb):铅可以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长期接触浓度在50mg/L以上的铅,便会中毒。铅对全身各器官均有毒害作用,但以神经系统、血液和心血管系统为甚。严重者可发生铅性脑病。
铁(Fe):研究人员早己发现含铁血红素沉着症是铁在体内过多并沉着于内脏引起的。英、美等国家曾报道铁矿工人中肺癌发生率高,且比一般人肺癌死亡率高70%。铁可促使肿瘤细胞迅速生长。
在实验教学中加深绿色化学的理念,如以下几点:(1)实验后废液的处理。
含氰化物的废液处理。低浓度废液可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为10以上,再加入高锰酸钾粉末(3%),使氰化物分解。若是高浓度的,可使用碱性氯化法处理,先用碱调至pH为10以上,加入次氯酸钠,氢化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氮气,放置24小时排放。含氰化物也不得乱倒或与酸混合,生成挥发性氰化氢气体成为剧毒。
(2)改变实验方式.
要努力减少实验对玻璃仪器的依赖性。有些颜色变化明显的定性实验可放在点滴板中进行,如指示剂与酸或碱作用实验、Fe3+的显色实验等,有些定性实验可放在滤纸上完成,如:电解饱和食盐水,检验醛基存在等。
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应该利用现有的教材,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教育,培养学生绿色意识。
参考文献:
[1]郭怀成,廖红.环境教育教师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65.
[2]张丽娟.化学实验教学绿色化的探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3):18-19.
[3]白玉山,于鷃.侯氏制碱法中的绿色化学思想[J].化学与教学,2004(9):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