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
【作者】 史寿存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古城台小学)
【正文】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是历代先辈们所凝聚的智慧结晶,具有十分深厚的传承意义。文章结合当下的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对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并且在有关基础上对小学教育过程当中穿插传统道德故事的辅助作用进行分析,帮助小学生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扣好,为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道德故事;思想政治教育;小学教育
小学,是每一个学生树立人生三观的开始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十分容易受到现代社会思想潮流的干扰。在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小学生将会更多受到现代网络信息的影响,导致现代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巨大的冲击以及全新的挑战。除此之外,在学校的教育过程当中更多的都是重视于科学知识的传授以及相应的技能培养,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常常会有所忽略。在家的时候,家长又因为忙于事业而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教育或者教育的重心都在孩子的英语、数学这些主科科目的教育上,忽视了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而这些原因都好对学生的素质养成以及价值判断造成较大的影响。
一、在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插入中国传统道德故事的原因
(一)中华传统道德故事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成就总和。起源于先秦随后经过历朝历代的文化潮流的洗礼、筛选、改进,最终发展成一个丰富独特的道德文化道路。每个故事都十分生动并具备相应的个性特征,对人们有着深远的影响,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潮流,既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1]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们讲解如子路借米、孔融让梨此类的故事,可以给学生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正确且良好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树立一个正确的三观。
(二)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
中华民族的良好传统道德内容十分丰富,因为他源自于不同的学派、实践于不同民族、衍生于不同时代、表现为不同形式,从口口相传到文献记载,所包含的内容博大精深,是垫带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
(三)中华传统道德故事与学生们的认知水平相适应
在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对于故事的选择需要具备科学合理性,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有一个充分认知,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不同难度的故事进行应用,在学生年纪较小的时候,应多选用一些情节短小,通俗易懂的故事;等学生年纪稍大一些的时候就可以应用一些图文并茂的故事,将难度适当提升;最后的在高年级的故事选择上,可以选用更加丰富的内容以及类型,更加细致的文本,更深厚的内涵。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可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于道德教育的吸收。
二、传统道德故事的选取原则
(一)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小学的教育过程中,学生主要的特点就是喜欢易懂的故事和善于模仿。而传统故事中并不缺乏这种简单易懂的故事,有些故事还较为贴近生活可以让学生很好的将自己当做故事中的人物。故此在进行故事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对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既能充分的将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满足又可以保障选择的故事思想健康、艺术性强且充满教育意义的故事。
(二)具有延伸内涵的故事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精华为“十德”:“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廉”,这些道德规范都具有多重内涵,每个方面都有适用于小学生的道德故事,故此我们可以对多维内涵进行故事新编,让其更加丰富以及适应时代,满足现代新形势下的价值观念。[2]
(三)具有“古为今用”的故事
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道德故事数不胜数,选用故事时要重视可以适应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就是对于人格以及社会责任的培养。在中国的教育历程中,孝悌文化一直贯穿其中,所谓“孝”、“悌”指的就是能够尊师敬长,既能尊重老年人又可爱护年轻人的优秀美德。还有重视诚实守信的“谨而信”等等都能给学生的良好品格进行养成。
三、中华传统道德故事插入小学思政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道德教育发展,扩大小学生视野
可以通过对一些历史名家的名人故事进行介绍,王羲之练字、匡衡凿壁借光、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等等励志故事的介绍,通过对其中传统道德品格内涵的传授,对学生的们的知识面进行丰富拓展。
(二)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
很多生动的故事都可以引导学生在故事情节中将自己的判断与认知进行重新判断。故事中所蕴含的道德内涵表达了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使之成为人的“第二天性”。故此,学生能够从具有明确道德观念的故事中获得品德的成长,并以那种形式在阅读之后的时间里对自己的行为进项指引。
(三)提升思维能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
现在的学生主要受到现代网路信息的影响,各种各样的未成年人犯罪事件频发。
而道德故事所具有的各种自我改善的人格行为以及形象,可作为教育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良好材料。既可以有效的让学生进行自我完善,强化自身信念,还可以让学生做到在面对困难时可以做到坚持不懈。通过无形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让现代学生可以拥有积极向上、良好健康的生活状态。
结束语
结合文章可知,在小学的思想政治教学过程当中,生动形象的故事教学模式能够有更好的被学生们所接受,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寄托到中华传统文化道德故事之中,能够优质高效的做到给学生树立健康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还可以充分的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继承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感,让中华传统文化牢牢地刻印在学生们的血脉之中。
参考文献:
[1]管文杰,张冰,陆鑫.对小学思政教育融入中国传统道德故事的思考[J].才智,2020(06):16.
[2]邹铭,闫伟华,张冰.中国传统道德故事融入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才智,2020(09):21.
[3]陈叶青.“故事+”策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传承——基于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教学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4):44+32.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道德故事;思想政治教育;小学教育
小学,是每一个学生树立人生三观的开始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十分容易受到现代社会思想潮流的干扰。在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小学生将会更多受到现代网络信息的影响,导致现代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巨大的冲击以及全新的挑战。除此之外,在学校的教育过程当中更多的都是重视于科学知识的传授以及相应的技能培养,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常常会有所忽略。在家的时候,家长又因为忙于事业而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教育或者教育的重心都在孩子的英语、数学这些主科科目的教育上,忽视了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而这些原因都好对学生的素质养成以及价值判断造成较大的影响。
一、在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插入中国传统道德故事的原因
(一)中华传统道德故事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成就总和。起源于先秦随后经过历朝历代的文化潮流的洗礼、筛选、改进,最终发展成一个丰富独特的道德文化道路。每个故事都十分生动并具备相应的个性特征,对人们有着深远的影响,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潮流,既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1]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们讲解如子路借米、孔融让梨此类的故事,可以给学生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正确且良好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树立一个正确的三观。
(二)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
中华民族的良好传统道德内容十分丰富,因为他源自于不同的学派、实践于不同民族、衍生于不同时代、表现为不同形式,从口口相传到文献记载,所包含的内容博大精深,是垫带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
(三)中华传统道德故事与学生们的认知水平相适应
在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对于故事的选择需要具备科学合理性,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有一个充分认知,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不同难度的故事进行应用,在学生年纪较小的时候,应多选用一些情节短小,通俗易懂的故事;等学生年纪稍大一些的时候就可以应用一些图文并茂的故事,将难度适当提升;最后的在高年级的故事选择上,可以选用更加丰富的内容以及类型,更加细致的文本,更深厚的内涵。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可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于道德教育的吸收。
二、传统道德故事的选取原则
(一)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小学的教育过程中,学生主要的特点就是喜欢易懂的故事和善于模仿。而传统故事中并不缺乏这种简单易懂的故事,有些故事还较为贴近生活可以让学生很好的将自己当做故事中的人物。故此在进行故事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对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既能充分的将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满足又可以保障选择的故事思想健康、艺术性强且充满教育意义的故事。
(二)具有延伸内涵的故事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精华为“十德”:“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廉”,这些道德规范都具有多重内涵,每个方面都有适用于小学生的道德故事,故此我们可以对多维内涵进行故事新编,让其更加丰富以及适应时代,满足现代新形势下的价值观念。[2]
(三)具有“古为今用”的故事
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道德故事数不胜数,选用故事时要重视可以适应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就是对于人格以及社会责任的培养。在中国的教育历程中,孝悌文化一直贯穿其中,所谓“孝”、“悌”指的就是能够尊师敬长,既能尊重老年人又可爱护年轻人的优秀美德。还有重视诚实守信的“谨而信”等等都能给学生的良好品格进行养成。
三、中华传统道德故事插入小学思政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道德教育发展,扩大小学生视野
可以通过对一些历史名家的名人故事进行介绍,王羲之练字、匡衡凿壁借光、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等等励志故事的介绍,通过对其中传统道德品格内涵的传授,对学生的们的知识面进行丰富拓展。
(二)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
很多生动的故事都可以引导学生在故事情节中将自己的判断与认知进行重新判断。故事中所蕴含的道德内涵表达了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使之成为人的“第二天性”。故此,学生能够从具有明确道德观念的故事中获得品德的成长,并以那种形式在阅读之后的时间里对自己的行为进项指引。
(三)提升思维能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
现在的学生主要受到现代网路信息的影响,各种各样的未成年人犯罪事件频发。
而道德故事所具有的各种自我改善的人格行为以及形象,可作为教育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良好材料。既可以有效的让学生进行自我完善,强化自身信念,还可以让学生做到在面对困难时可以做到坚持不懈。通过无形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让现代学生可以拥有积极向上、良好健康的生活状态。
结束语
结合文章可知,在小学的思想政治教学过程当中,生动形象的故事教学模式能够有更好的被学生们所接受,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寄托到中华传统文化道德故事之中,能够优质高效的做到给学生树立健康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还可以充分的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继承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感,让中华传统文化牢牢地刻印在学生们的血脉之中。
参考文献:
[1]管文杰,张冰,陆鑫.对小学思政教育融入中国传统道德故事的思考[J].才智,2020(06):16.
[2]邹铭,闫伟华,张冰.中国传统道德故事融入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才智,2020(09):21.
[3]陈叶青.“故事+”策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传承——基于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教学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4):4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