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科书研究 ——以部编本七、八年级语文教科书为例

【作者】 陈 燕

【机构】 (陕西省韩城教师进修学校)


【正文】摘 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必须要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品质。核心素养培养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我国教育研究的热点。随后我们在教科书设计和课程标准的制定当中都充分体现了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为此,本文主要以部编本七、八年级语文教科书为例,对如何体现和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科书研究;部编版教材
  核心素养的概念最早是在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的。随后在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报告》中对核心素养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和说明,其中明确提出当代学生必须要具备的核心素养包括人文底蕴、实践创新、科学精神、学会学习、责任担当、健康生活。教科书作文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在其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无疑是最佳途径。这一点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接下来我们就部编版七、八年级语文教科书中核心素养的体现和落实进行具体分析。
  一、单元设置中核心素养的体现
  部编版七八年级语文教科书在单元设置上延续的是之前版本教科书单元设置的方式,即“单元主题”和“单元学习要求”的双线组元方式,由两条独立并行的线组合成单元结构。单元主题属于显性线索,安排在单元导语的第一段,即按照某个主题内容相似或相近的文章安排在同一个单元。比如,在“生活哲理”单元,所选用的文章就必须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更能够更好的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单元要求属于隐性线索,安排在单元导语的第二段,即将语文素养的基本要素分解成若干个难度各异的知识点,并由浅入深的分布在不同的教学单元当中。这种单元组织结构,使得核心素养的培养变得更加的具有条理性。通过单元主题学习任务的完成过程,潜移默化的锻炼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等综合能力。例如,在“健康生活”核心素养的体现上,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四季美景”、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江山多娇”等单元就通过自然景物的美,体现出了健康生活的美好生活情趣。而在“责任担当”素养的体现上,部编本七、八年级语文教科书,则从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展示。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至爱亲情”当中,就通过《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两首》等课文中从不同的调度描写了亲人之间真挚的感情,通过对这些课文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亲情的无私和可贵,培养学生对亲人长辈的敬爱之情。
  二、课本插图中核心素养的体现
  助读系统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部编版教科书不仅在单元设置上充分体现了核心素养的理念,同时在插图、练习系统的设计上也体现出了核心素养。教科书中的插图主要是为了配合课文场景、人物或情节出现的,便于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和掌握。在部编版七八年级语文教科书当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4册共计插图115幅,其中包括课文插图、单元导语插图、课外古诗诵读插图。这些插图不仅能够使得教材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便于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选文所体现的核心素养。如,在“人文底蕴”核心素养的体现上,部编版语文教科书就给出了孔子、孟子、司马迁等古代先贤的人物画像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拉近学生与古代先贤们的距离,让学生近距离的感受到先贤们的精神仪态,并通过他们的作品,深入领会古人的思想。
  三、名著推荐中核心素养的体现
  名著推荐模块主要是根据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选取了各类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书籍,其中包括诗歌散文、寓言故事、童话故事、小说、长篇文学名著等。名著导读模块是最能够体现“人文底蕴”素养的,不论是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还是近代作品《朝花夕拾》,亦或是现代作品《飞向太空港》,都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素养,通过对这些文章的阅读,能够使得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在七、八年级的名著导读当中为学生推荐了很多优秀的科普文学作品,如,《西游记》、《海底两万里》、《昆虫记》等。就以法尔布的《昆虫记》为例,作者将昆虫人性化,并结合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悟,为读者们展现了昆虫们的多彩生活。学生在对这部名著进行阅读时,既可以了解到各种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等科学知识,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之情,从而使得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有效增强。这不仅体现了科学精神素养,同时也充分体现了责任担当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科书是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接触最多的素材,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成为了教科书肩负的基本任务之一,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科书。但是我国目前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仅限于理论层次,缺乏实践基础。而教科书作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联结的重要纽带之一,在其编写的过程中体现核心素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国龙.构建实施多元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质疑创新核心素养[J].物理通报,2019(12):33-37.
  [2]王丹.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科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3]路笃光.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数学教科书比较分析[D].聊城大学,2017.
  [4]石鸥,张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呼唤基于核心素养的教科书[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09):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