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分析
【作者】 黄哲元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沈家寨小学
【正文】摘 要:游戏教学就是把教学和游戏结合在一起,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游戏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用游戏化的方式对相关科学内容进行讲授,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极大地调动课堂氛围,活跃课堂气氛,能够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易于接受,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及合作意识都是十分有帮助的。
关键词: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实施;分析
1、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分析
利用游戏开展教学不仅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途径,也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能够让他们更好地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还能避免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为关键的是,这样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前单调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游戏化教学是当前许多小学教师在课堂上乐于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游戏化教学主要是指在进行教学设计、目标确定、评价方式确定时,借鉴游戏设计的理念,把教学寓于游戏中。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游戏化教学,把课堂教学内容和游戏活动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完成科学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生活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
2、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的具体实施
2.1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学校要对教师进行系统性的培训,从而有效提高教师的游戏教学能力。当前,许多学校的教师培训工作比较落后,培训效率不高,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导致许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游戏教学能力得不到提升。因此学校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对教师进行集中高效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游戏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例如,学校可以每周设置一节游戏教学能力培训课程,首先,培训者必须学富五车,方能胜任培训者的工作。其次,每次培训都要加强对教师进行思想动员和政治教育,使教师从思想上重视培训。最后,培训课程要做到“一多一少”,“一多”是辅导、引导得多,“一少”就是讲得少,要精讲。这样留出更多的时间让教师加强自学、互相交流、反思总结。教师共同建立科研讨论组,对游戏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对相关的课程进行研发,通过共同交流和互动,提高教学能力,培养他们自主开发游戏教学的能力。
2.2明确设置游戏教学的目标
对于小学科学教学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初应设定好游戏目标。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保证一定的教学效果。小学科学教师要明白,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是以游戏作为载体来进行教学,而不仅仅是让学生玩游戏,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学生年龄为教学基础,结合其心智发展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尽力营造“动手做,玩中学”的课堂氛围,以“玩”为主体活动,创造探索的情境,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有明确目的、有丰富内容、有精心设计的游戏,按照计划来开展课堂活动。
2.3增强硬件设施建设
许多小学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够重视,这会导致游戏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在传统的科学课堂上,教师对于教科书的依赖性比较强,而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过游戏认识到课程内容和他们的日常生活是具有紧密联系的,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将学科教学和游戏真正的融合为一体。在对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学校需要投入资金,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学校可以建设科学实验室,改变传统的课堂授课制,让学生走出教室。实验室增设与教材相关的器材和模型,供教师和学生使用。
2.4设计趣味游戏,激发科学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不仅应该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更应该积极调动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热情。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认为随着接触信息的渠道的增多,孩子们了解到的基本自然科学知识也越来越多。小学生普遍都对科学趣事有着很强的兴趣,科学课程的教学十分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小学科学教育中游戏化教学应该侧重于加强教学的趣味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主动性。
2.5利用游戏互动,提升教学质量
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在游戏中带动学生一起互动,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在相互的互动中获得快乐,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一起来进行游戏,应该尽量让各个学生都参与到游戏中,在游戏中收获快乐,在快乐中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教师应帮助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一定的科学知识,形成一定的科学概念。在课程教学设计上,老师可以使用一些深受孩子们喜欢的道具,比如小猪佩奇,以小猪佩奇过生日的故事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通过小猪佩奇参加生日宴会的闯关游戏来与课程任务结合,从而让孩子们更好地接受教学内容。通过游戏,让孩子们拥有参与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和热情。在闯关的激励下,孩子们会积极开动他们的小脑筋,这也能激励他们学会合作,一起完成挑战任务。也就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孩子们可以掌握课程相关的科学知识,认识日常生活中一些基本的形状,如球形、三角形、五边形,学会从物体的不同角度观察它的形状,也能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领悟到物体的形状会影响摆放的数量等相关知识。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利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大幅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他们在玩中掌握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而在课堂上开展游戏教学,对于学生的个性培养,以及他们未来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都会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因此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努力创新,不断进行教学探究,开发游戏教学活动课程,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学生主体视角下的小学“科学游戏”建构[J]. 王薇斌. 名师在线. 2017(03)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创新方法探索[J]. 张倩婧.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06)
关键词: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实施;分析
1、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分析
利用游戏开展教学不仅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途径,也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能够让他们更好地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还能避免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为关键的是,这样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前单调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游戏化教学是当前许多小学教师在课堂上乐于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游戏化教学主要是指在进行教学设计、目标确定、评价方式确定时,借鉴游戏设计的理念,把教学寓于游戏中。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游戏化教学,把课堂教学内容和游戏活动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完成科学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生活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
2、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的具体实施
2.1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学校要对教师进行系统性的培训,从而有效提高教师的游戏教学能力。当前,许多学校的教师培训工作比较落后,培训效率不高,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导致许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游戏教学能力得不到提升。因此学校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对教师进行集中高效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游戏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例如,学校可以每周设置一节游戏教学能力培训课程,首先,培训者必须学富五车,方能胜任培训者的工作。其次,每次培训都要加强对教师进行思想动员和政治教育,使教师从思想上重视培训。最后,培训课程要做到“一多一少”,“一多”是辅导、引导得多,“一少”就是讲得少,要精讲。这样留出更多的时间让教师加强自学、互相交流、反思总结。教师共同建立科研讨论组,对游戏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对相关的课程进行研发,通过共同交流和互动,提高教学能力,培养他们自主开发游戏教学的能力。
2.2明确设置游戏教学的目标
对于小学科学教学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初应设定好游戏目标。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保证一定的教学效果。小学科学教师要明白,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是以游戏作为载体来进行教学,而不仅仅是让学生玩游戏,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学生年龄为教学基础,结合其心智发展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尽力营造“动手做,玩中学”的课堂氛围,以“玩”为主体活动,创造探索的情境,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有明确目的、有丰富内容、有精心设计的游戏,按照计划来开展课堂活动。
2.3增强硬件设施建设
许多小学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够重视,这会导致游戏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在传统的科学课堂上,教师对于教科书的依赖性比较强,而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过游戏认识到课程内容和他们的日常生活是具有紧密联系的,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将学科教学和游戏真正的融合为一体。在对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学校需要投入资金,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学校可以建设科学实验室,改变传统的课堂授课制,让学生走出教室。实验室增设与教材相关的器材和模型,供教师和学生使用。
2.4设计趣味游戏,激发科学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不仅应该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更应该积极调动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热情。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认为随着接触信息的渠道的增多,孩子们了解到的基本自然科学知识也越来越多。小学生普遍都对科学趣事有着很强的兴趣,科学课程的教学十分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小学科学教育中游戏化教学应该侧重于加强教学的趣味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主动性。
2.5利用游戏互动,提升教学质量
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在游戏中带动学生一起互动,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在相互的互动中获得快乐,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一起来进行游戏,应该尽量让各个学生都参与到游戏中,在游戏中收获快乐,在快乐中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教师应帮助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一定的科学知识,形成一定的科学概念。在课程教学设计上,老师可以使用一些深受孩子们喜欢的道具,比如小猪佩奇,以小猪佩奇过生日的故事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通过小猪佩奇参加生日宴会的闯关游戏来与课程任务结合,从而让孩子们更好地接受教学内容。通过游戏,让孩子们拥有参与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和热情。在闯关的激励下,孩子们会积极开动他们的小脑筋,这也能激励他们学会合作,一起完成挑战任务。也就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孩子们可以掌握课程相关的科学知识,认识日常生活中一些基本的形状,如球形、三角形、五边形,学会从物体的不同角度观察它的形状,也能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领悟到物体的形状会影响摆放的数量等相关知识。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利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大幅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他们在玩中掌握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而在课堂上开展游戏教学,对于学生的个性培养,以及他们未来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都会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因此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努力创新,不断进行教学探究,开发游戏教学活动课程,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学生主体视角下的小学“科学游戏”建构[J]. 王薇斌. 名师在线. 2017(03)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创新方法探索[J]. 张倩婧.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