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中学体育田径教学有效方法分析

【作者】 甘生云

【机构】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民族中学


【正文】摘 要:中学的教学工作中,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家长的重视,但是,依然存在着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作为任课教师,就需要认识到体育培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学体育;田径教学;有效教学
  1、中学体育田径教学的问题
  1.1学生自身
  对于步入中学的学生来说,中学体育教学相比小学体育教学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田径教学。对于小学生,教学的任务只要是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积极性,课程内容以趣味为主,进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变得重要起来,体育成绩成了考察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课程内容的应试性就变得更强了起来。很多学生无论是从心理上认为课程变得枯燥无聊,还是觉得田径教学运动强度变大了,都是影响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因。
  1.2客观因素
  结合中学生学习特点来看,影响田径教学质量的客观因素有很多。如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态度、敬业精神等。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其次,环境也对学生的上课效率有着一定的影响,课堂氛围,教材条件,天气状况等。尤其是田径运动,无论是炽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都是间接导致学生抗拒田径类课程的理由。
  2、中学体育田径教学有效方法
  2.1设置有效情景教学,进一步优化课堂气氛
  随着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的不断更新,教师可以采用的教学手段也变得多种多样。采用适当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田径项目的兴趣,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制造一个轻松的教学气氛,将学生导入欢快的学习环境,才能发挥学生进行锻炼的主动性。多媒体可以在一定程度展现教师用语言无法表达清楚的内容,同时以更加客观规范的语言和方式带动学生的情绪。例如:在进行起跑教学时,可以播放一些运动会中运动员比赛的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专业的运动员正确的起跑姿势以及差别,并分析错误的起跑方式会带来怎样的后果,通过情景代入的方法会让学生产生想要实践的动力,渐渐地也能对各种运动项目产生一定的兴趣,收获额外的兴趣爱好。
  2.2重教学方法,提升中学生身体素质
  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每个老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设定课程内容并合理调控运动量,运动量过轻不会使学生的运动素质得到提高,而运动量过大则会使学生出现肌肉的负面作用,甚至会出现运动损伤。因此,教师要运用合理科学的训练方法,来逐步进行田径教学的训练,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例如:在进行田径课程的第一阶段,我们需要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训练目标,做一些基本的训练,当学生的身体状况能够承担更加高强度的训练之后,我们就可以提高强度,训练学生有关田径的基本技术,巩固身体素质,并有效提高。在整个第二阶段的训练中,前期我们需要以基本的技术为主,辅助力量的训练;然后再辅以柔韧性、灵敏度、耐力等方面的训练;到了后期,则需要将前中期所训练的科目进行糅合,注重整体的训练效果。接下来就是第三阶段的训练,在这个阶段需要以专业的田径项目技术提升为主,比如:跑步、跨栏、跳高、跳远等等,让学生学习这些专业项目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并在其中辅以整个身体的综合训练。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进行田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锻炼,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训练强度,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3将田径教学理论与生活实践有效联系
  尽管田径项目包含种类众多,但却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体育锻炼的项目,可以说田径项目是大众锻炼身体采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就平时的锻炼方法进行一定的拓展,既能引起学生锻炼的兴趣,又能扩展学生的知识储备。传统单调的田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帮助学生了解更多与田径项目相关的知识可以促进学生对相关运动项目的重视,也能采用这种轻松的方式增进学生对自身的了解。例如,教师在平时的田径教学中,可以科普一些小知识,如不同的田径运动主要锻炼的是哪个部分的肌肉,对应的什么部位损伤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在日常运动时我们该注意一些什么等等。引用我们都认识的奥运会运动员的例子,让体育课堂更加贴近生活。
  2.4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加强学生个人素养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状况,针对学生的情况取长补短对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改动。同时,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也可以做一个改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本身就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状况安排不同的强度,了解每个人的短板,根据不同短板的学生进行分组,根据不同的小组安排不同的任务,取长补短互相交流并根据不同小组的情况加以评价。体育精神和道德品质是每名学生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中学生正处于三观建立,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和道德品质培养非常重要。因此,作为教师,要时刻注意对学生的体育品德的塑造,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在体育中享受竞技的精彩和乐趣。
  总之,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在平日的教学中除了考虑到学生田径教学的学习兴趣,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态度和看法,营造一个互相尊重的课堂氛围。田径教学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好的运动习惯,掌握必要的田径知识,中学体育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心理,摆脱旧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享受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趣味田径教学法在中学体育课堂的运用及教学策略分析[J]. 龙小林.  青少年体育. 2018(07) 
  [2]浅谈新时期中学阶段体育教学模式[J]. 陈静.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4(10)
  [3]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有效应用研究[J]. 顾骏.  成才之路. 2016(29) 
  [4]“教改”经验点滴[J]. 韩志刚.  体育教学. 1993(03)
  [5]趣味田径在中学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应用[J]. 张芹.  当代体育科技.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