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论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
【作者】 梁 冰
【机构】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潘岭小学
【正文】我国农村小学生学习热情有下降的趋势。教师没有重视学生教学的开展,在教学理念上存在落后的现象,并且对教学的意义与目的不明确,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对农村小学教育进行探究。以上这些影响因素,都会制约农村小学的发展。基于以上诸多原因,对于如何让提升农村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研究与分析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村小学有许多不利因素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使得农村小学与城镇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相比所凸显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因而,探索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落后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教学受到太多的关注。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只关注学生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兴趣及特长素质教育方面的培养。
2、是教育设施不能满足小学教育需求。就目前而言,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的教学设备有所提高,但并不是所有的農村都有先进的教学仪器和教学设备,还存在很大一部分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设备老化,影响了教师教学质量。相比城市小学教育,农村的教学经费不足,基本教学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导致很多教室中多媒体缺乏或设备不完善。并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迁移,在农村上学的学生越来越少,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3、是农村小学师资力量依旧薄弱,管理和交流制度严重缺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很多新生教师并不愿意去农村教学,这也就导致教育的不平衡。所以,对教师力量的评估不能只局限于教师的整体数量,而应该就教师的专业、文化素质综合评价。
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的自身素质包括:教师自身的职业理想、本身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教师头脑中所具有的教育观念、课堂监控能力及其课堂的教学行为举止和处理课堂的应变能力。教学中,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自身素质都过不了关,何谈教育出优秀的学生。所以我觉得,新形势下,提高农村教师自身素质迫在眉睫,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1.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
社会在进步,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变化。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应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尤其是农村学校的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和平台相比于城区学校老师,机会少,平台低,加上地处乡镇,交通不便,一些市区级的培训活动,常常一出去就是半天,甚至一天,筋疲力尽,培训结束回到学校,还得把落下的工作和课程补上,长此以往,老师们对于培训都产生了倦怠情绪。针对以上现状,我想,我们农村学校应为教师量身定制一些主题培训,送培到校,无论是年轻的还是年长的,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从中受益,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并运用培训所得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使得每一位老师都能在学习与反思中得到成长与发展。
2.教师要努力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想准确地把握住教学目标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并能够根据学情因材施教,就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新形势下,学科的综合性更强了,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每位老师只掌握一门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我们农村学校,品德、科学、劳技等专职教师严重缺乏,一位老师兼教几门综合学科可以说是正常现象,老师们只能尽力把主要学科教好,至于兼教的综合学科又哪里谈得上质量?只能是照本宣科,完成既定的课时。所以,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进修培训,努力提升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真正讓老师在学习中提升素养,改变观念,增长才干,修炼内功。
3.教师还要对学生有信心和爱心
信心是力量的源泉,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尤其是在我们农村学校,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孩子丢给爷爷奶奶看管,长期的留守,导致他们习惯差,学习基础薄弱,面对众多习惯差的孩子,我们老师坚决不能产生失望情绪,坚决不能不战而败,一旦教师失望了,那学生就更无望了。我们对待每一个孩子都要充满爱心,尤其是留守儿童,对待他们要像对待优等生一样一视同仁,更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一颗爱心、耐心和恒心。要主动联系家长,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高大形象,让学生乐意“亲其师、信其道”。
三、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一般要落后于城市,农村学校的教学管理落后是重要的因素之一。首先是缺乏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面对一些固定的检查,老师只能服从,没有商量和探讨的余地,比如对教师的备课还是老传统的要求,统一格式,统一检查时间,这样必然造成老师没有创新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制定出一套适应新时期教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使新课改落到实处。当前一些农村学校中的新课改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领导认识不到位,没有专人负责新课改工作,更不存在科学管理,老师也就懒得钻研,教研部门也没有加以指导,使得新课改成了一盘散沙。其次是培训不到位,培训应该对全体老师的教育观念进行革新,让全体老师了解新课改的标准,否则在全面推进新课改时就会有很大障碍,到现在还有部分老师还存在教教材,新课改的精神是要让老师用教材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此基础上,学校还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常规管理,要求教师本人所任教的学科按年级、分学科写好教学工作计划,学习教学大纲、新课标,通读全册教材,明确指导思想,分析学生现状,把握知识系统和结构,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通盘考虑解决重难点的策略,安排好学期教学进度,为上课做好各项准备。教师上课要衣着整洁,仪表端庄,教态自然,举止大方,要站立讲课。学生自学或做作业时,教师应巡回指导,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说与教学无关的话。学生作业要针对各年级、各学科教学的实际科学设置,课内作业要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当堂完成,家庭作业要适量,课后作业原则上坚持全批全改,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坚持面批面改,并写清批改日期,适当做好作业批阅记录,并做好培优、促中、补弱工作,对优等生要正确引导,发展特长,对学困生要满腔热情,耐心辅导,指导学法,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四、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现在的社会缺乏的是一种创新型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给学生多提供一些观察、讨论、合作、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的动手、动脑、动口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开放、宽容的态度,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孩子生命成长的角度去思考教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预设走向生成,从关注教案的落实走向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从关注问题的答案走向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唯有如此,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培养,课堂学习才能真正“发生”。
五、多与外界交流,做到教育教学理念始终领先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教育形势下,学校应该是一个开放系统,学校要不断与外界交流信息特别从兄弟学校中借鉴成功的改革经验,加强与上级领导的联系,取得上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更多的支持和配合,并与家长建立一种亲切、友好的关系,为家长提供相应的学校教育资源,组织家长教育活动,支持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使各项活动在时间上保持连续性,强化效果。学校管理是一项系统的、漫长的、复杂的过程,单纯做好一方面达不到管理的目的,必须多管齐下,齐头并进,因此要不断探索科学管理的新经验,切实促进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总之,新形势下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既是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学校发展的需求。作为农村学校的教师,我们既要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也要以核心素养为背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我相信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只要我们坚持再坚持,努力再努力,就一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我们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就一定会是一片美丽的艳阳天。
参考文献:
[1]王卫婷;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J];课外语文;2018年12期
[2]田艳丽;浅谈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3]张忠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性初探[J].中学时代,2016(11).
[4]王俊逸.新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J].江西教育,2015(05).
[5]刘敏;略谈影响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成才;2018年01期
农村小学有许多不利因素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使得农村小学与城镇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相比所凸显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因而,探索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落后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教学受到太多的关注。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只关注学生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兴趣及特长素质教育方面的培养。
2、是教育设施不能满足小学教育需求。就目前而言,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的教学设备有所提高,但并不是所有的農村都有先进的教学仪器和教学设备,还存在很大一部分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设备老化,影响了教师教学质量。相比城市小学教育,农村的教学经费不足,基本教学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导致很多教室中多媒体缺乏或设备不完善。并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迁移,在农村上学的学生越来越少,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3、是农村小学师资力量依旧薄弱,管理和交流制度严重缺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很多新生教师并不愿意去农村教学,这也就导致教育的不平衡。所以,对教师力量的评估不能只局限于教师的整体数量,而应该就教师的专业、文化素质综合评价。
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的自身素质包括:教师自身的职业理想、本身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教师头脑中所具有的教育观念、课堂监控能力及其课堂的教学行为举止和处理课堂的应变能力。教学中,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自身素质都过不了关,何谈教育出优秀的学生。所以我觉得,新形势下,提高农村教师自身素质迫在眉睫,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1.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
社会在进步,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变化。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应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尤其是农村学校的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和平台相比于城区学校老师,机会少,平台低,加上地处乡镇,交通不便,一些市区级的培训活动,常常一出去就是半天,甚至一天,筋疲力尽,培训结束回到学校,还得把落下的工作和课程补上,长此以往,老师们对于培训都产生了倦怠情绪。针对以上现状,我想,我们农村学校应为教师量身定制一些主题培训,送培到校,无论是年轻的还是年长的,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从中受益,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并运用培训所得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使得每一位老师都能在学习与反思中得到成长与发展。
2.教师要努力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想准确地把握住教学目标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并能够根据学情因材施教,就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新形势下,学科的综合性更强了,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每位老师只掌握一门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我们农村学校,品德、科学、劳技等专职教师严重缺乏,一位老师兼教几门综合学科可以说是正常现象,老师们只能尽力把主要学科教好,至于兼教的综合学科又哪里谈得上质量?只能是照本宣科,完成既定的课时。所以,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进修培训,努力提升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真正讓老师在学习中提升素养,改变观念,增长才干,修炼内功。
3.教师还要对学生有信心和爱心
信心是力量的源泉,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尤其是在我们农村学校,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孩子丢给爷爷奶奶看管,长期的留守,导致他们习惯差,学习基础薄弱,面对众多习惯差的孩子,我们老师坚决不能产生失望情绪,坚决不能不战而败,一旦教师失望了,那学生就更无望了。我们对待每一个孩子都要充满爱心,尤其是留守儿童,对待他们要像对待优等生一样一视同仁,更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一颗爱心、耐心和恒心。要主动联系家长,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高大形象,让学生乐意“亲其师、信其道”。
三、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一般要落后于城市,农村学校的教学管理落后是重要的因素之一。首先是缺乏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面对一些固定的检查,老师只能服从,没有商量和探讨的余地,比如对教师的备课还是老传统的要求,统一格式,统一检查时间,这样必然造成老师没有创新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制定出一套适应新时期教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使新课改落到实处。当前一些农村学校中的新课改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领导认识不到位,没有专人负责新课改工作,更不存在科学管理,老师也就懒得钻研,教研部门也没有加以指导,使得新课改成了一盘散沙。其次是培训不到位,培训应该对全体老师的教育观念进行革新,让全体老师了解新课改的标准,否则在全面推进新课改时就会有很大障碍,到现在还有部分老师还存在教教材,新课改的精神是要让老师用教材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此基础上,学校还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常规管理,要求教师本人所任教的学科按年级、分学科写好教学工作计划,学习教学大纲、新课标,通读全册教材,明确指导思想,分析学生现状,把握知识系统和结构,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通盘考虑解决重难点的策略,安排好学期教学进度,为上课做好各项准备。教师上课要衣着整洁,仪表端庄,教态自然,举止大方,要站立讲课。学生自学或做作业时,教师应巡回指导,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说与教学无关的话。学生作业要针对各年级、各学科教学的实际科学设置,课内作业要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当堂完成,家庭作业要适量,课后作业原则上坚持全批全改,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坚持面批面改,并写清批改日期,适当做好作业批阅记录,并做好培优、促中、补弱工作,对优等生要正确引导,发展特长,对学困生要满腔热情,耐心辅导,指导学法,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四、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现在的社会缺乏的是一种创新型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给学生多提供一些观察、讨论、合作、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的动手、动脑、动口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开放、宽容的态度,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孩子生命成长的角度去思考教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预设走向生成,从关注教案的落实走向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从关注问题的答案走向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唯有如此,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培养,课堂学习才能真正“发生”。
五、多与外界交流,做到教育教学理念始终领先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教育形势下,学校应该是一个开放系统,学校要不断与外界交流信息特别从兄弟学校中借鉴成功的改革经验,加强与上级领导的联系,取得上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更多的支持和配合,并与家长建立一种亲切、友好的关系,为家长提供相应的学校教育资源,组织家长教育活动,支持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使各项活动在时间上保持连续性,强化效果。学校管理是一项系统的、漫长的、复杂的过程,单纯做好一方面达不到管理的目的,必须多管齐下,齐头并进,因此要不断探索科学管理的新经验,切实促进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总之,新形势下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既是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学校发展的需求。作为农村学校的教师,我们既要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也要以核心素养为背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我相信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只要我们坚持再坚持,努力再努力,就一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我们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就一定会是一片美丽的艳阳天。
参考文献:
[1]王卫婷;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J];课外语文;2018年12期
[2]田艳丽;浅谈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3]张忠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性初探[J].中学时代,2016(11).
[4]王俊逸.新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J].江西教育,2015(05).
[5]刘敏;略谈影响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成才;2018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