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培养方法

【作者】 王丽萍

【机构】 四川省平昌县坦溪小学


【正文】摘 要:小学阶段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是音乐教育实施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节奏感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音乐教师面临着艰巨的教学任务,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经验,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音乐节奏感,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以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生;节奏感;培养方法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感培养的现状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普及,音乐教育在小学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其起点较低,虽然音乐教育整体处于上升阶段,但是依旧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大部分学校和家庭都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以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情况来说,绝大部分学校还处于简单的音乐教唱阶段,并且将音乐教唱作为小学音乐教育的唯一教学方式,对于学生们乐理知识的讲解以及乐感的培养都未曾涉足,而节奏感培养作为学生音乐素养的一部分始终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其次就是教学条件,这也是我国音乐教育较为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程度往往较低,部分教师甚至根本不是音乐类专业毕业,所以其根本不知道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不知道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个别有经验的教师或许对此方面稍有涉足,但是由于教师本身对音乐教育理解的不足,导致其节奏感教育也缺乏系统化、科学化,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教师对学生进行的节奏感教育往往难以起到较大作用。目前小学音乐节奏感培养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教师队伍不专业、相关工作者对于此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等,都是影响着小学音乐节奏感培养的主要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对于学生本身艺术感的培养和多层面发展都有较大限制。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节奏感的具体方法
  (一)合理选择教材
  教材是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教材的选择对小学音乐教学效果有关键性影响。在培养学生节奏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材相结合,为低年级学生,选择一些简单活泼的儿童曲目,这类作品相对而言较为简单,可以先为学生打好基础;对高年级学生,可以多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也可以补充一些课外作品,这些作品会让学生更感兴趣,多种风格的音乐作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感的把控。
  (二)培养学生对节奏感的兴趣
  学生在进行节奏感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可以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减轻学生学习的疲倦感。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心智发育都较不成熟,所以多数学生脑海中都没有主动学习的概念,并且音乐课的地位相对较低,老师和家长往往不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就使学生从心底上对音乐产生轻视心理,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往往全凭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条件,通过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教师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只讲解一些理论知识和抽象知识,过多地讲解这类知识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无力感从而放弃学习;在开展学生节奏感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兴趣进行分类教学,并且对兴趣相同的学生进行分组,这样,相同兴趣的学生往往可以更有热情地去相互学习。在培养学生节奏感的过程中,教师对于曲子的挑选也尤为重要,在开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挑选一些节奏感较强的音乐或者学生们喜欢的流行曲子,前者的节奏感更有辨识度,方便学生欣赏学习,后者就是利用学生们的兴趣心理使学生融入课堂,快乐学习,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后续教学任务。
  (三)利用乐器开展教学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虽然可以使学生通过欣赏曲目的方式进行学习,但是这类学习方式并不适合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因为大多数曲目的音调方面使用乐器较多,学生又处于音乐的入门阶段,所以欣赏曲目这一教育方式并不是长久的教育手段,教师在后续的学生节奏感培养过程中,可以利用乐器进行开展教学,乐器教学的意义表现在增加学生对音乐的了解以及对节奏的辨识度上,通过各类乐器的单一发声,很容易让学生了解到各类乐器的发声条件以及各类音调。不仅如此,乐器教育也可以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试想,当学生们都对各类乐器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之后,就会对音乐的入门有一定的掌握,这样就打消了对音乐的陌生感,从而在进行音乐学习时更有信心,也更有兴趣。对于部分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让学生去对各类乐器进行演奏,说得多不如做得多,学生只有亲自去尝试过后才会对乐器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让学生通过摸得着、听得见的事物去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要比播放歌曲这类教育方式更有效。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
  目前,我国对于信息化教育的普及已经日益完善,大部分小学已经有了多媒体设备或者多媒体教室,教师在培养学生节奏感的过程中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比如说在向学生介绍钢琴、小号或者小提琴等乐器时,由于大部分学校都不会有此类较为贵重的乐器,教师就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中找到各类乐器的图片,与乐器的构造以及操作教程,使学生对其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了解后教师可以找一些关于此类乐器的歌曲,让学生了解此类乐器的发音特点,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小测试,比如说播放一些乐器的声音,让学生听声音去辨别乐器,这样既可以使教师对学生节奏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了解,也可以对学生后续的音乐学习起到辅助的推动效果。
  (五)立足现实生活,增强感知能力
  而其实我们都说教学来源于生活,也用于与生活,那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进行节奏训练时,其实教师没必要利用一些复杂的节奏来增强学生的理解,其实更多的他们可以利用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声音来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比如当我们看到精彩的表演时,我们会拍手,那么我们在拍手的过程中也有一定的节奏感。不仅如此,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接触不同的交通工具,那么当出现交通拥堵的情况时,会出现汽车的喇叭声那,喇叭声也具有节奏起伏,才能让大众进行感知,所以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声音,让学生感知到不同的节奏感,并且可以随机出题,让学生配合拍出相应的节奏,采用这样的方式,学生对于节奏的感知程度会更强,也更加乐于参与到训练过程之中。
  三、结语
  在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节奏训练是不容忽视的一大环节,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此问题的重要性,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节奏训练的过程之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音乐节奏感。
  参考文献:
  [1]赵雪萍.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的培养策略[J].当代音乐,2018(7):66-67. 
  [2]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方法探析[J]. 郭冰洁.  黄河之声. 2018(07)
  [3]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节奏训练方法浅谈[J]. 董玉萍.  课程教育研究. 20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