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
【作者】 张 燕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大同街小学
【正文】摘 要:课堂评价的运用是一门艺术,它总是伴随着教学的始终,贯穿整个课堂。如果小学语言教师能有效运用各种课堂评价的方法,不仅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学习的效率也提高了,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使学生在评价中全面发展,享受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评价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1.1评价模式单一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就要采用合适的评价模式,这是进行有效评价的前提。但当前部分教师采用的评价形式过于单一,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难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无法发挥教学评价应有的反馈、激励作用,也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1.2评价缺乏情感
小学生思维比较简单,容易受情感因素影响,教师一些关爱的动作或肯定的微笑,都会让学生产生较强的学习动力,更加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对学生展开评价时要融入情感因素,以更好地激励学生投入学习。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给出的评价反馈过于刻板,没有情感的融入,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评价效果不佳。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有效策略
2.1评价要以学生的主体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己定位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促进者、启发者、帮助者、激励者,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在朗读教学中,数名学生朗读课文后,可先让他们分别谈谈自己朗读的效果如何、优劣在哪里,再互相之间评一评谁读得更好、好在哪里、还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然后再让其他学生进一步评议,最后教师做总结性归纳补充。学生可以在这种广泛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并不断改进自我。
2.2有效的激励使评价落到实处
教育者要注重情感投入: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动机力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是真正发自内心,用简短、恰当的措辞,热情地给予学生褒奖;灵活运用评价语言: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灵活地运用评价语言,这样的评价是根据特定的教学进程引发的,不仅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能使评价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评价内容要实事求是:能激发内驱力的评价,不仅要注重情感因素,而且应实事求是地评价,也就是说,激励要以事实说话。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进行有效激励。
2.3 评价方式多元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确保评价具体、全面。除教师之外,学生也是教学评价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自评,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促使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实现自我管理与自我提升。教师还可要求学生进行组内评价,也就是组内成员互评,使小组共同进步,增强学习效果。在互评中,学生要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学,肯定他人的优点,发现自身的不足,在互评中共同进步,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培养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利用多元化评价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如借助语言或肢体动作等,让学生切实感受教师的关爱,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
2.4为学生提供表达机会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运用客观优美的评价语言,增强评价的感染力,同时要结合学生情况做出评价,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如学生回答正确,教师可以表扬:“真的不错,你居然可以读懂作者的心思,将作者要表达的情感都理解到了呢!”学生出现疑问时,教师要给学生适当的鼓励:“你可以的,老师相信你完全能做到!”这些评价语言要饱含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此外,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生成性问题,教师要及时回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装满昆虫的口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题目呢?学生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口袋都是用来装一些日用品的,但是法布尔却用自己的口袋来装昆虫,那么他一定是非常喜欢这些昆虫的!”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及时给出评价,特别是那些生成性问题的回答,教师要予以充分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5加强师生互动
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教师要注意加强教学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增强学习效果。在课堂互动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总结反思时间,并引导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建议和想法,增进师生关系,促进后续教学的改进。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和教学活动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合理的评价,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进行有效反馈,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文章在分析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根据学生心理特征采用合适的评价方式、增进评价语言的艺术性、丰富评价方法等策略,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策略[J]. 奉秀群. 课程教育研究. 2014(06)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语的运用研究[J]. 杨晴.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10)
[3]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研究[J]. 陈绿海. 当代教研论丛. 2019(12)
[4]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方法例谈[J]. 霍晓玲. 内蒙古教育. 2016(1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评价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1.1评价模式单一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就要采用合适的评价模式,这是进行有效评价的前提。但当前部分教师采用的评价形式过于单一,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难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无法发挥教学评价应有的反馈、激励作用,也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1.2评价缺乏情感
小学生思维比较简单,容易受情感因素影响,教师一些关爱的动作或肯定的微笑,都会让学生产生较强的学习动力,更加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对学生展开评价时要融入情感因素,以更好地激励学生投入学习。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给出的评价反馈过于刻板,没有情感的融入,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评价效果不佳。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有效策略
2.1评价要以学生的主体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己定位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促进者、启发者、帮助者、激励者,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在朗读教学中,数名学生朗读课文后,可先让他们分别谈谈自己朗读的效果如何、优劣在哪里,再互相之间评一评谁读得更好、好在哪里、还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然后再让其他学生进一步评议,最后教师做总结性归纳补充。学生可以在这种广泛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并不断改进自我。
2.2有效的激励使评价落到实处
教育者要注重情感投入: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动机力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是真正发自内心,用简短、恰当的措辞,热情地给予学生褒奖;灵活运用评价语言: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灵活地运用评价语言,这样的评价是根据特定的教学进程引发的,不仅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能使评价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评价内容要实事求是:能激发内驱力的评价,不仅要注重情感因素,而且应实事求是地评价,也就是说,激励要以事实说话。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进行有效激励。
2.3 评价方式多元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确保评价具体、全面。除教师之外,学生也是教学评价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自评,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促使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实现自我管理与自我提升。教师还可要求学生进行组内评价,也就是组内成员互评,使小组共同进步,增强学习效果。在互评中,学生要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学,肯定他人的优点,发现自身的不足,在互评中共同进步,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培养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利用多元化评价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如借助语言或肢体动作等,让学生切实感受教师的关爱,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
2.4为学生提供表达机会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运用客观优美的评价语言,增强评价的感染力,同时要结合学生情况做出评价,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如学生回答正确,教师可以表扬:“真的不错,你居然可以读懂作者的心思,将作者要表达的情感都理解到了呢!”学生出现疑问时,教师要给学生适当的鼓励:“你可以的,老师相信你完全能做到!”这些评价语言要饱含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此外,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生成性问题,教师要及时回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装满昆虫的口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题目呢?学生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口袋都是用来装一些日用品的,但是法布尔却用自己的口袋来装昆虫,那么他一定是非常喜欢这些昆虫的!”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及时给出评价,特别是那些生成性问题的回答,教师要予以充分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5加强师生互动
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教师要注意加强教学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增强学习效果。在课堂互动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总结反思时间,并引导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建议和想法,增进师生关系,促进后续教学的改进。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和教学活动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合理的评价,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进行有效反馈,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文章在分析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根据学生心理特征采用合适的评价方式、增进评价语言的艺术性、丰富评价方法等策略,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策略[J]. 奉秀群. 课程教育研究. 2014(06)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语的运用研究[J]. 杨晴.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10)
[3]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研究[J]. 陈绿海. 当代教研论丛. 2019(12)
[4]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方法例谈[J]. 霍晓玲. 内蒙古教育.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