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作者】 项毛措

【机构】 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中学


【正文】摘 要:新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将互动教学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通过师与生和生与生之间的共同对话与交往,促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品质得到很好的培养,进而为其未来健康和全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师生互动
  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现状
  1.1不重视公民意识培养
  受“分数论”的影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没有能够发挥出政治课程的价值。一部分教师自身对政治教学不够重视,也没有对这门学科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了解,这种现象直接造成课程教学的滞后。还有一部分教师过于看重教学进度,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学习能力,这样的课堂看起来丰富、充实,实则极为空洞。
  1.2没有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培养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实践和自主体验,更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互动教学更注重于学生内在意识的转化。传统课堂教师往往以知识理论为主,让学生不断死记硬背,进行填鸭式的教育来应付考试,造成学生虽然分数很高但公民意识淡薄,知识与公民意识之间的严重不平衡。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光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学生的一种内在的思想意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教师在讲述课程内容时,往往只是单一地采用文字性的板书,使课堂枯燥乏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使学生出现厌学与抵触的情绪,为课程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2、初中道德与法治互动教学策略
  2.1明确学习目标
  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就应该从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开始。初三学年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在前期就一定要做好学习规划,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这可以帮助学生在繁杂的学业中找到明确的方向,从而实现学习效率最大化,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首先,教师要结合学生学情和能力为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同时也可以为学生设计若干个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的奋斗目标。通常我们以学期为大界限,月考为小界限,明确学生要达到的学业水平。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难看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手段。
  2.2注重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提高
  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的教师也应该转变原有的教学思维,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时,要促进学生德育观念的全面及健康发展。此外,我们的教师需要具备扎实、宽广的专业知识,要不断进行理论学习和德育实践。最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以饱满的精神面貌上好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爱上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此同时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最终实现互动教学的良好开展。
  2.3组织合作探究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互动教学中,合作探究与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但能够减轻教师的管理和教学压力,同时与初中学生乐于参加团队活动的爱好相吻合,能让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与此同时,在学生合作探究与学习时,教师应当意识到自身教学辅助者和指引者的角色定位,多参与他们的合作探究,并在期间给出适时和恰当的指引,以此让学生获得更好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感受和体验,进而促使他们更加热情和积极地投入到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来。例如,在教材中有很多辩证的观点,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组建道德与法治小组,让各组根据教学内容延伸出来的辩证主题开展辩论会。期间,教师可对学生的辩论方向进行把控和引导,并与他们一同探究问题,进而为实现教学目标奠基。
  2.4注重教学中德育资源的整合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德育素材,这些素材涵盖古今,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教师应该通过个人的努力钻研,充分发挥同事互助、集体合作的优势,将教材中丰富的德育素材进行归纳、整理。在课堂中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列举名人名言,感人故事,实现对学生的感化与教育,促进其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此外,我们还应该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在校外活动中进行体验,磨炼其意志,使其通过愉快的活动得到德育的熏陶。
  2.5多元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不但能增强教师对学生学科能力的了解,同时也能通过言语的指引或点拨,让师与生在期间产生学科上的互动。因此,在互动教学观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注重发挥教评的教学作用与优势,给予学生经常性的鼓励与表扬。教师还要不断延伸和探索评价方式,用师与生、生与生以及自身的评价去带动学生弥补学科上的不足,看到并学习他人的长处,营造一种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的氛围,进而促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2.6课外实践互动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都是虚无的理论,还需要自己在行动或实践中去充分体悟和再认知。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除了要重视课堂教学,还应注重学科的实践性特点,与学生一同进行道德与法治的课外实践,并在期间与学生就教学知识点和生活问题展开互动,给予他们一些学习或者是生活上的点拨或建议,在加强学生道德和法治体悟的同时,也促使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密切。例如,在讲授“亲情”相关的知识点时,教师可进行家访,与家长和学生一同进行沟通,并通过话语点拨或指引的方式让学生体悟到亲情可贵,进而让师与生之间产生和谐密切的互动关系。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中实施互动教学显得十分必要,不仅促进了学生道德与法制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内容的特征[J]. 王美燕.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