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作者】 沙格仲

【机构】 青海省海西州职业技术学校


【正文】摘 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就是要培养学生“说,唱,画,体,做”等基本技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良好职业能力发展。幼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我国幼儿学前教育的质量,对幼儿的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深入,学前教育专业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机构和学校都对幼儿教师的教育能力、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院校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重要阵地,幼儿园中职专业必须紧跟时代潮流,适应行业专业发展的要求,加强对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不断总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反思与改革,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而不懈努力。
  关键词:中职;学前专业;职业能力
  通过观察发现,目前许多中职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特别迷茫,毕业时可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再者,当代我国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大,不同学校的毕业生会一起竞争同一职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就会下降,未来进入社会后就会倍感困苦,出现举步维艰的局面,这些状况进一步影响到中职学生的就业率。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必须重视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为学生未来步入社会奠定基础。
  1、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
  1.1 教育教学定位模糊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优秀幼儿教师。但是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很多时候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比较模糊,缺乏针对性。在常规教学过程中,学校往往注重培养学生对声乐、钢琴、舞蹈、美术等技能的掌握能力,而缺乏对学生进行班级管理和心理辅导方面能力培养。但在实际的幼师教育工作中,家长更注重幼师对学生生活、习惯的管理及幼师的素质、道德品质如何,能否成为学生日常教育的榜样,能否为学生的个人发展起到指导作用。学校教学定位模糊,导致很多中职学前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虽然拥有了很多专业技能,却没有足够的专业能力成为一名幼师。
  1.2 忽视学生素质教育
  考虑到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各大单位在招收学前专业人才时,不应只关注其个人特长、技能水平,而应关注其素质如何。个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幼儿教师素质的发展。但从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情况来看,许多学校在开展教育工作时,由于学期较短,课程设置多以培养学生的个人职业能力为主,忽视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对学生缺乏德育,导致学生素质水平低,思维方式幼稚,不成熟。这种教育情况下,有些学生毕业后缺乏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在教学中缺乏耐心和爱心,错误的示范行为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能达到行业人才接收标准,无法成为合格教师。
  2、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2.1 全面培养,促进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实施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教师要事先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并通过不断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通过对当前就业市场和社会各类就业岗位的全面剖析,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前社会的物质需求。实施职业规划时,教师应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使学生与职业相匹配。比如,有的学生很有耐心,喜欢按部就班的生活,那么他们可能更适合做一些幼师的工作,而有的学生则有创造力和坚持不懈,所以他们可以尝试开一个幼教园,把理念从理论变成现实。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会对如何面对和选择事业更加清楚,并学会考虑个人的能力和爱好倾向,明确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以此来不断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发展,提高未来职业竞争力。
  2.2 综合培养,强化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学前专业学生在成为教师之前,其综合职业道德的培养是重要的。在未来的工作中,面对一群可塑性较强的幼儿,学前教师在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学前教师在工作中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综合性发展,这就要求学前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很强的责任心,有爱心,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学前专业学生在成为教师之前的教育,影响着学前专业学生的发展,需要学前专业教师对学前专业学生展开综合培养,促进学生良好职业素养形成,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为以后的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比如,在学前专业教学中展开实践教学,让学生走近幼儿课堂,展开实践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教育理念、教育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形成。
  2.3 综合教学,提高学生基础能力培养
  一般而言,学前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多以幼儿教师和学前职业等为主。第一,学前专业的性质决定了学前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责任感、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意识;与此同时,学前教师还应全方位地关注幼儿身心健康,以温柔、体贴、耐心的态度对待幼儿。二是在学龄前阶段,学生还需在学习过程中,磨炼一身高超的表达技巧,因此,需要学前专业学生应该不断地发展之间的语言能力,能够在幼儿面前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充分掌握幼儿的语言风格特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另外,学前专业学生应该具备人文、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基本学科素养,保证自身的审美能力、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如此才能在未来执教过程中对幼儿进行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因此,在目前的学前专业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从对方面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不仅要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责任感、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意识等基本素质,还要对学生审美能力、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基本能力培养,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未来走入学前教育奠定基础。
  3、总结语
  目前,社会各界越发重视学前教育教学的展开,因此,学前专业教学的重要性越发显著。中职院校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对学前专业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提高学前专业学生教育质量,对于未来学前专业学生走入社会,走入幼儿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职院校学前专业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基础能力、基础技能,更应注重实施素质教育,以期为我国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危圣霞. 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 中等职业教育, 2012(4):10-12.
  [2] 李会萍. 探讨如何培养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J]. 教育现代化, 2017, 004(025):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