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改进小学数学学困生教学策略的研究
【作者】 付民雯
【机构】 青海省华罗庚实验学校西宁分校
【正文】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以爱育人,发自内心地去关怀学生,在教学中做到一视同仁、教学相长,这样学困生才能真正走出学习“困境”,发现数学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改进教学方法;转化
一、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数学是一门内容知识环环相扣的学科。但同时,数学因为其计算复杂,内容枯燥,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较容易出神。学生一旦在某一堂课上注意力不集中,就错过了老师重点知识的授课时机。也许一堂数学课没有跟上老师讲课的进度,学生照样可以通过课后自学弥补知识漏洞。但倘若学生每堂数学课都无法集中注意力,长此以往,学生便会跟不上教学进度,思维能力也就相对落后,成为了小学数学学困生。数学就是一门考验学生思维能力、变通能力的学科。纵使学生掌握了老师所讲授的每一个知识点,但学生不自发地思考数学难题,总是依照着老师给出的解题套路思考问题,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学习数学重在思考。某些学生面对数学知识和题目,不自发地思考,无法按照老师给的解题思路解出的题目就等待老师讲解。这类学生随着学习内容更加深入和复杂,他们学习数学就越发地费力,思维能力跟不上数学内容复杂化,渐渐也成为了学困生。
二、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措施
1、提问,激发学困生学习信心
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教学方式,为有效转化学困生,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提问教学策略,帮助学困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部分学困生的学习能力相对其他同学来说不太理想,在数学课堂上回答错误时,教师的批评会让他们陷入更加难堪的境地,使其学习信心受到打击。因此教师要揣摩学困生的心理,以循序渐进和关怀的提问策略来慢慢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心。比如,教师提问学困生:“三位数除以一个一位数,商应该是几位数?”学困生可能思考不及,回答成:“两位数。”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如果这个一位数是1呢?”学生就会明白教师提问的陷阱所在。因此,在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再提示其这道题可以从哪个角度思考,进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对于学困生走出数学困境来说是重要的一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课堂内容多彩化,教学模式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数学的课堂内容总是枯燥难懂的,教学方式总是单一的。数学课堂内容枯燥难懂,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熟练掌握数学知识。学生在每一个课堂上只有极少的数学课堂收获,自然而然就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此外,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对数学课堂没有了期待,这也是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和动力的表现之一。
教师需要将课堂内容多样化,将数学知识简单易懂化。比如在教学数学加法的时候,老师可以联系实际,带一些糖果,拿出两颗糖果,问学生“一颗糖果加一颗糖果等于多少”,最先正确回答出来的学生可以拥有该题计算出来的糖果量。这样的教学不仅将数学知识简单易懂化,还使学生集中了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兴趣和动力。
3、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
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是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的前提。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是学生学好所有学科知识的关键一步。即使学生天赋异禀,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也会因为跟不上课堂进度而落后。要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可以从教师课堂教学的客观方面和学生主观注意力管理方面出发。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随时停下讲课的进度,提问学生刚才讲课的一些细节知识点,并给正确回答出来的学生丰富的奖励。回答正确的奖励可以促使学生认真倾听老师讲课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教师利用奖励法促使学生主动地集中注意力。对于家长而言,在家庭教育中,需要教育孩子认真倾听他人讲话的良好品质,让孩子从小成为懂礼貌又认真学习的人。家长从学生监护人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的良好学习习惯。
此外,注意力不仅仅表现在倾听上,还表现在完成作业上。对于课后完成的作业,老师需要根据每一项作业的作业量和复杂度规定每一项作业的完成时间。老师需要跟家长沟通,建议家长监督学生,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不接触其他任何活动和事物的前提下,专心致志地在书桌上完成某一项作业。除此之外,老师可以建议家长在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情况下,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和奖励。
4、补足学困生的知识点漏洞
如果说提高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困生集中注意力是提高学困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前提,那么补足学困生长期积累下的数学知识点漏洞是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的关键。学习数学只有将基础打好,每一环每一扣都掌握到精髓,才能探索更深层次的知识。学困生要想提高学习能力,跟上优秀生的步伐,必须付出额外的时间将以前未曾努力掌握的知识点补足。补足数学知识点漏洞的主要责任落在学困生自己身上。老师和家长除了给予鼓励以外,还需要积极地提供帮助。
由于教师需要照顾到班级上每一位学生学习进度和达到教学目标,教师是不大可能为了学困生重新教学以往的数学知识点。但教师在讲授新的数学知识点之前,可以告诉学困生,明天的数学新知识点的深入探讨需要运用到以往的数学知识点,并帮助学困生在课前掌握这些需要被运用的知识点。如果学困生在自我学习旧知识点遇到了困难,老师应该积极帮助指导学生解决难题。这样学困生在补足以往的数学知识点漏洞的同时,也跟上了新的知识点学习的进度。学困生只有主动地付出努力,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补足以前未掌握的数学知识点漏洞才能跟上优秀生的步伐和老师的讲课进度,更深入地掌握更多的知识点。
总之,提升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能力,需要学困生的主观努力和教师、家长的辅助和鼓励。除此之外,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抛弃原有的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多彩化简单化、将教学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家长和教师共同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良好习惯,共同辅助孩子补足数学知识点漏洞。
参考文献:
[1]施孝仙.小学数学学困生心理解读及对策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2010(2)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改进教学方法;转化
一、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数学是一门内容知识环环相扣的学科。但同时,数学因为其计算复杂,内容枯燥,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较容易出神。学生一旦在某一堂课上注意力不集中,就错过了老师重点知识的授课时机。也许一堂数学课没有跟上老师讲课的进度,学生照样可以通过课后自学弥补知识漏洞。但倘若学生每堂数学课都无法集中注意力,长此以往,学生便会跟不上教学进度,思维能力也就相对落后,成为了小学数学学困生。数学就是一门考验学生思维能力、变通能力的学科。纵使学生掌握了老师所讲授的每一个知识点,但学生不自发地思考数学难题,总是依照着老师给出的解题套路思考问题,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学习数学重在思考。某些学生面对数学知识和题目,不自发地思考,无法按照老师给的解题思路解出的题目就等待老师讲解。这类学生随着学习内容更加深入和复杂,他们学习数学就越发地费力,思维能力跟不上数学内容复杂化,渐渐也成为了学困生。
二、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措施
1、提问,激发学困生学习信心
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教学方式,为有效转化学困生,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提问教学策略,帮助学困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部分学困生的学习能力相对其他同学来说不太理想,在数学课堂上回答错误时,教师的批评会让他们陷入更加难堪的境地,使其学习信心受到打击。因此教师要揣摩学困生的心理,以循序渐进和关怀的提问策略来慢慢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心。比如,教师提问学困生:“三位数除以一个一位数,商应该是几位数?”学困生可能思考不及,回答成:“两位数。”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如果这个一位数是1呢?”学生就会明白教师提问的陷阱所在。因此,在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再提示其这道题可以从哪个角度思考,进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对于学困生走出数学困境来说是重要的一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课堂内容多彩化,教学模式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数学的课堂内容总是枯燥难懂的,教学方式总是单一的。数学课堂内容枯燥难懂,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熟练掌握数学知识。学生在每一个课堂上只有极少的数学课堂收获,自然而然就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此外,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对数学课堂没有了期待,这也是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和动力的表现之一。
教师需要将课堂内容多样化,将数学知识简单易懂化。比如在教学数学加法的时候,老师可以联系实际,带一些糖果,拿出两颗糖果,问学生“一颗糖果加一颗糖果等于多少”,最先正确回答出来的学生可以拥有该题计算出来的糖果量。这样的教学不仅将数学知识简单易懂化,还使学生集中了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兴趣和动力。
3、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
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是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的前提。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是学生学好所有学科知识的关键一步。即使学生天赋异禀,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也会因为跟不上课堂进度而落后。要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可以从教师课堂教学的客观方面和学生主观注意力管理方面出发。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随时停下讲课的进度,提问学生刚才讲课的一些细节知识点,并给正确回答出来的学生丰富的奖励。回答正确的奖励可以促使学生认真倾听老师讲课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教师利用奖励法促使学生主动地集中注意力。对于家长而言,在家庭教育中,需要教育孩子认真倾听他人讲话的良好品质,让孩子从小成为懂礼貌又认真学习的人。家长从学生监护人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的良好学习习惯。
此外,注意力不仅仅表现在倾听上,还表现在完成作业上。对于课后完成的作业,老师需要根据每一项作业的作业量和复杂度规定每一项作业的完成时间。老师需要跟家长沟通,建议家长监督学生,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不接触其他任何活动和事物的前提下,专心致志地在书桌上完成某一项作业。除此之外,老师可以建议家长在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情况下,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和奖励。
4、补足学困生的知识点漏洞
如果说提高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困生集中注意力是提高学困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前提,那么补足学困生长期积累下的数学知识点漏洞是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的关键。学习数学只有将基础打好,每一环每一扣都掌握到精髓,才能探索更深层次的知识。学困生要想提高学习能力,跟上优秀生的步伐,必须付出额外的时间将以前未曾努力掌握的知识点补足。补足数学知识点漏洞的主要责任落在学困生自己身上。老师和家长除了给予鼓励以外,还需要积极地提供帮助。
由于教师需要照顾到班级上每一位学生学习进度和达到教学目标,教师是不大可能为了学困生重新教学以往的数学知识点。但教师在讲授新的数学知识点之前,可以告诉学困生,明天的数学新知识点的深入探讨需要运用到以往的数学知识点,并帮助学困生在课前掌握这些需要被运用的知识点。如果学困生在自我学习旧知识点遇到了困难,老师应该积极帮助指导学生解决难题。这样学困生在补足以往的数学知识点漏洞的同时,也跟上了新的知识点学习的进度。学困生只有主动地付出努力,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补足以前未掌握的数学知识点漏洞才能跟上优秀生的步伐和老师的讲课进度,更深入地掌握更多的知识点。
总之,提升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能力,需要学困生的主观努力和教师、家长的辅助和鼓励。除此之外,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抛弃原有的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多彩化简单化、将教学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家长和教师共同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良好习惯,共同辅助孩子补足数学知识点漏洞。
参考文献:
[1]施孝仙.小学数学学困生心理解读及对策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