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电势能和电势”教学低效性分析与建议

【作者】 李新荔

【机构】 陕西省韩城市象山中学


【正文】  摘 要: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电势能以及电势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为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导致“电势能和电势”教学效率比较低,学生也有很多不能够很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这也一直是困扰物理教师的重点问题。对此,本文对“电势能和电势”教学低效性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该部分内容的教学提出了几点合理的建议,以便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电势能和电势;教学低效性;对策
  在高中物理这门课程中,电势能和电势可以说是最抽象的两个概念,所以不管是从物理教师的教学方面还是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学习的方面来看,这部分内容都是一个难点问题,而且教学效果也一直都不太理想。我国有很多学者针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但是都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效率低这个问题。
  一、“电势能和电势”教学低效性原因
  导致“电势能和电势”教学低效性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以分成三个方面,分别是教师、学生以及内容本身,在下文中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对教学低效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1. 教师方面
  首先,“电势能和电势”这部分内容非常抽象,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两个概念与学生所接触的实际生活基本没有什么关联,而且还涉及到了能的性质,所以其具备双重抽象性的特点。因为高中物理课程内容比较多,而学校所分配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又非常有限,所以很多物理教师在对“电势能和电势”这部分内容教学的时候,往往都在追赶教学进度,而没有过多的时间对功与能的概念进行回顾,这样一味只追求速度而没有及时对过去已经教学的知识进行复习的方式大大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反而产生了相反的教学效果。其次,很多物理教师在对课程教学的时候还都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填鸭式教学,学生在台下认真听讲做笔记,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过多的交流与互动,所以学生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存在的疑惑,而且学生在不理解之后也就丧失对这部分内容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就导致这部分内容教学效率低下。最后,高中物理教师在对这部分内容教学的过程中,将精力更多地放在了对一些单个概念的教学上,包括电势能、等势面的概念教学,还包括对电场力做功以及电势的概念教学,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却没有对这些单个概念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和讲解,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难度,也不利于他们对这些概念进行运用。
  2. 学生方面
  在学生学习的时候,因为这些概念都与学生实际接触的事物几乎没有关联,所研究的也都是一些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不能够看到或者感受到的事物,所以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认识不足的情况。要想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学生具备足够强的空间想象力,很多学生这些能力也都是比较薄弱的。另外,学生在对一些陌生的概念学习之前,会有恐惧感和陌生感,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对“电势能和电势”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当然,电势能与电势本身就是两个相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其进行感受和体会,还要对重力场进行类比推理、概括和分析等,需要对类比法进行运用,但是高中生之前没有过多接触过类比法,也就没有形成类比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无法完成抽象概念的构建。
  3. 教学内容方面
  从教学内容的方面来对“电势能和电势”这部分知识进行分析,这部分内容确实比较抽象,而且包含较多新的概念,包括电势能、等势面、静电力做功以及电势等,而且还需要学生掌握电场的性质,这些都非常抽象,学生接受起来具有较高的难度。另外,电势能等概念是在电势的基础上提出的,所以内涵具有较高的深度,会带给学生一种从虚到虚的这样一种感受,这些都大大限制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对提高“电势能和电势”教学效率的几点建议
  1. 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经过对之前物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熟练掌握重力做功以及对功的运算,不仅如此,他们也对功与能之间的转化有了基本的认知和了解,而且也已经接触过电场和电场强度等概念,按照道理,如果教师这时对电势能和电势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是可行的。这时物理教师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或者已经熟练掌握的内容着手,在这个基础上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新知识和已经学习掌握的知识之间相互影响来有效调动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热情,从而完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比如,物理教师如果采取课本中给出的把电势能和电量进行比较的方式来引入这个概念会让学生感觉非常奇怪,十分不利于他们接受和理解,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物理教师就可以采取类比的方式,让学生从重力场中的重力势能来进行类比,从而理解和掌握电势能这个概念,就会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 加强直观教学,将抽象的概念生动形象化
  著名的学者康德曾经说过:“概念无直观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由此能够得知,在对概念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尽可能采取直观教学的方式,这样可以取得更高的教学效率。学生之所以不能够很好的理解电势能和电势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因为这部分内容中所包含的概念太过抽象,学生不能够产生一种直观的感受。正是因为如此,物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教学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来将这些抽象的概念生动形象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部分内容。
  总而言之,电势能和电势这部分内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一直是重点和难点,这部分知识太过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很大的困难,而且教学效率也比较低,当然,这是由多个方面的因素导致的,不仅有教师方面的原因,还有学生以及教学内容自身的原因,为了很好地解决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物理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找准学生的发展区来开展教学,不要严格按照课本上所给定的内容来教学,另外,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将抽象的知识生动形象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何小河,敖胜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尝试——以《电势能和电势》为例[J].湖南中学物理,2017(01).
  [2]王治国.用类比演绎概念 用直观化解抽象——关于“电势能和电势”的教学设计[J]. 物理教学探讨,2019(04).
  [3]周志林.基于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探索——以“电势能和电势”教学为例[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