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生物健康与艾滋病预防教育的探究
【作者】 陈言灿
【机构】 广西容县六王中学
【正文】摘 要:对性传播疾病、艾滋病、吸毒等对社会产生的危害,大力治理需要通过教育的主渠道。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关知识被羞于提起,更少见能出现于课堂之上,这直接影响了对于性传播疾病、艾滋病、吸毒等现象的预防。目前我国即将进入艾滋病的流行期,如不尽早预防将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转变观念刻不容缓,用科学的手段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性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生物健康;艾滋病;预防;探究
无论在城镇或在农村,针对艾滋病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应该在生物学教学中结合下列内容进行健康教育: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饮食卫生和营养卫生,呼吸系统的保健、吸烟、吸毒的危害,细胞的癌变,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运动与保健。
面对性传播疾病、艾滋病、吸毒等对社会产生的危害,大力治理还须通过教育的主渠道。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关知识被羞于提起,更少见能出现于课堂之上,这直接影响了对于性传播疾病、艾滋病、吸毒等现象的预防。目前我国即将进入艾滋病的流行期,如不尽早预防将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转变观念刻不容缓,用科学的手段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性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一、生物教学中健康教育的方法
虽然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在生物学与健康教育更紧密地结合。生物学课程中健康教育知识不可能涵盖各个专门的健康教育的各领域,生物学教学活动中也有相当的部分与健康教育没有直接关系,如何将生物学教育与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还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地方的特点开展健康教育。多年来,生物教师与生物教育研究工作者创造出多种有效的方法,并不断加以改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观点与内容。生物学是医学、卫生与健康的基础。在学习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将有关生物学知识与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结合起来,可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也可促进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理解。如:在学习感觉器官的知识时结合近视眼的成因及预防;在学习骨胳的知识时让学生理解坚持正确的坐姿,保护脊柱的道理;在呼吸系统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理解吸烟的危害等。这些健康教育的内容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早已经有所体现。而在2000年的新课程标准中,生物学教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点更多了,结合的程度也更紧密了,结合的方式也更灵活了,如让学生收集与交流有关艾滋病的资料。
(二)健康教育促进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在《健康地生活》的教学案例中。教材对有关合理膳食的知识及食物的营养成分的知识及合理膳食的好处进行了讲解,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利用教材中的食物营养成分表,制定合理的食谱。在这项活动中,教师还规定一定的费用标准,学生自己调查市场上食物的价格,使制定的食谱符合一般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这增加了活动的难度,但也使活动与学生生活贴近,让学生了解社会,加强了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最终使学生愿意接受合理的膳食,有些学生在活动之后改变了不吃有胡萝卜的偏食习惯。而这个活动最终也促进了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还使学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生物健康教育。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千变万化,对教育不断提出要求与挑战。多年来按照学科设置课程的学校教育虽然有其传授知识的系统性、高效性及完整性方面的优势,但在适应社会发展方面缺乏灵活性。我国以往的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比较死,重在知识教育,重视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轻视学生的个人发展,使得生物学教育中难以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知识的学习结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很多学校开展了一定的健康教育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原有的以课程为主的学校教育体制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难度相当大,学习资源不足及有训练的师资不足是一种原因,主要的原因是原有的课程设置限制了实践活动的开展。近些年来,有很多加强实践活动的尝试,如有些学校以活动课、选修课、课外科技活动等形式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我国在21世纪之初的教学改革已经开始着手解决这样的矛盾,新制定的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开展的实践活动的教学。并规定了一定的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现在,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与生物健康教育有关的实践活动有:调查本地的艾滋病;记录三天内摄入食物种类和数量,估算每天食物热量;有关糖尿病的调查或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调查;检查视力;收集与交流有关艾滋病的资料;调查本地计划免疫实施的状况。由于有了机动的学时,为各地的生物学教师自己开展健康教育方面的教育提供了可能,学校和教师有可能根据地方的特点、本校的特点开展有特色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如某地有某种高发的地方病,健康教育就可以教这方面的内容。摆在每位生物学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是如何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教什么、怎样教、怎样设计与组织活动,怎样评价教学的效果。
二、在生物学中开展健康教育对教师的挑战
生物学教育与健康教育的紧密结合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不仅要深入理解生物学教学内容中与健康有关的理论,还要收集大量与健康、保健、卫生有关的知识与资料。提高自己的健康保健素养。因此,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收集资料,扩展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一)从生物与健康的角度,可以有以下方面:
1.对人类的健康影响大的、常见的慢性病、多发病、地方病等疾病,如有关心血管病、肿瘤、糖尿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等多种疾病的基本知识、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及预防措施;
2.对人类健康危害大、传播广的传染病,如艾滋病及其预防办法;
3.传染病的防治与免疫,如脊髓灰质炎危害、计划免疫等;
4.营养与饮食卫生的常识,如合理膳食、食物的保健作用,食物中毒及防治;
5.青少年常见病与多发病及其防治,如近视眼、肥胖;
6.青春期卫生知识与保健;急救知识,如外伤的急救等;
7.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吸烟、远离毒品等。
(二)从生物学角度,可以有以下方面:1、生物科学技术的进展为医学、卫生事业的重大推动作用,如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医学和人类健康的关系、器官移植、基因治疗、基因工程制药等;
2.生物界特别是病源生物与人类的相互关系与对策
3.自然界特别是环境污染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与对策。对一名教师来说,你不仅要有上述的知识,懂得应用上述知识指导日常的生活,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还需要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与决策能力,能对社会上的一些不正确的传说或报道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对策,并能指导你的学生正确判断与决策,和你一道坚持正确的观点与做法。对人类健康危害大、传播广的传染病,如艾滋病及其预防办法;
3.传染病的防治与免疫,如脊髓灰质炎危害、计划免疫等;
4.营养与饮食卫生的常识,如合理膳食、食物的保健作用,食物中毒及防治;
5.青少年常见病与多发病及其防治,如近视眼、肥胖;
6.青春期卫生知识与保健;急救知识,如外伤的急救等;
7.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吸烟、远离毒品等。
参考文献:
[1]关喆;白春玉;张迪;陈容;曲鹏;卢春明;周宝森;高危人群艾滋病防治干预前后效果比较[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年06期
关键词:生物健康;艾滋病;预防;探究
无论在城镇或在农村,针对艾滋病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应该在生物学教学中结合下列内容进行健康教育: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饮食卫生和营养卫生,呼吸系统的保健、吸烟、吸毒的危害,细胞的癌变,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运动与保健。
面对性传播疾病、艾滋病、吸毒等对社会产生的危害,大力治理还须通过教育的主渠道。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关知识被羞于提起,更少见能出现于课堂之上,这直接影响了对于性传播疾病、艾滋病、吸毒等现象的预防。目前我国即将进入艾滋病的流行期,如不尽早预防将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转变观念刻不容缓,用科学的手段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性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一、生物教学中健康教育的方法
虽然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在生物学与健康教育更紧密地结合。生物学课程中健康教育知识不可能涵盖各个专门的健康教育的各领域,生物学教学活动中也有相当的部分与健康教育没有直接关系,如何将生物学教育与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还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地方的特点开展健康教育。多年来,生物教师与生物教育研究工作者创造出多种有效的方法,并不断加以改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观点与内容。生物学是医学、卫生与健康的基础。在学习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将有关生物学知识与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结合起来,可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也可促进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理解。如:在学习感觉器官的知识时结合近视眼的成因及预防;在学习骨胳的知识时让学生理解坚持正确的坐姿,保护脊柱的道理;在呼吸系统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理解吸烟的危害等。这些健康教育的内容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早已经有所体现。而在2000年的新课程标准中,生物学教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点更多了,结合的程度也更紧密了,结合的方式也更灵活了,如让学生收集与交流有关艾滋病的资料。
(二)健康教育促进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在《健康地生活》的教学案例中。教材对有关合理膳食的知识及食物的营养成分的知识及合理膳食的好处进行了讲解,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利用教材中的食物营养成分表,制定合理的食谱。在这项活动中,教师还规定一定的费用标准,学生自己调查市场上食物的价格,使制定的食谱符合一般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这增加了活动的难度,但也使活动与学生生活贴近,让学生了解社会,加强了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最终使学生愿意接受合理的膳食,有些学生在活动之后改变了不吃有胡萝卜的偏食习惯。而这个活动最终也促进了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还使学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生物健康教育。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千变万化,对教育不断提出要求与挑战。多年来按照学科设置课程的学校教育虽然有其传授知识的系统性、高效性及完整性方面的优势,但在适应社会发展方面缺乏灵活性。我国以往的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比较死,重在知识教育,重视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轻视学生的个人发展,使得生物学教育中难以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知识的学习结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很多学校开展了一定的健康教育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原有的以课程为主的学校教育体制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难度相当大,学习资源不足及有训练的师资不足是一种原因,主要的原因是原有的课程设置限制了实践活动的开展。近些年来,有很多加强实践活动的尝试,如有些学校以活动课、选修课、课外科技活动等形式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我国在21世纪之初的教学改革已经开始着手解决这样的矛盾,新制定的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开展的实践活动的教学。并规定了一定的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现在,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与生物健康教育有关的实践活动有:调查本地的艾滋病;记录三天内摄入食物种类和数量,估算每天食物热量;有关糖尿病的调查或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调查;检查视力;收集与交流有关艾滋病的资料;调查本地计划免疫实施的状况。由于有了机动的学时,为各地的生物学教师自己开展健康教育方面的教育提供了可能,学校和教师有可能根据地方的特点、本校的特点开展有特色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如某地有某种高发的地方病,健康教育就可以教这方面的内容。摆在每位生物学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是如何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教什么、怎样教、怎样设计与组织活动,怎样评价教学的效果。
二、在生物学中开展健康教育对教师的挑战
生物学教育与健康教育的紧密结合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不仅要深入理解生物学教学内容中与健康有关的理论,还要收集大量与健康、保健、卫生有关的知识与资料。提高自己的健康保健素养。因此,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收集资料,扩展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一)从生物与健康的角度,可以有以下方面:
1.对人类的健康影响大的、常见的慢性病、多发病、地方病等疾病,如有关心血管病、肿瘤、糖尿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等多种疾病的基本知识、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及预防措施;
2.对人类健康危害大、传播广的传染病,如艾滋病及其预防办法;
3.传染病的防治与免疫,如脊髓灰质炎危害、计划免疫等;
4.营养与饮食卫生的常识,如合理膳食、食物的保健作用,食物中毒及防治;
5.青少年常见病与多发病及其防治,如近视眼、肥胖;
6.青春期卫生知识与保健;急救知识,如外伤的急救等;
7.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吸烟、远离毒品等。
(二)从生物学角度,可以有以下方面:1、生物科学技术的进展为医学、卫生事业的重大推动作用,如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医学和人类健康的关系、器官移植、基因治疗、基因工程制药等;
2.生物界特别是病源生物与人类的相互关系与对策
3.自然界特别是环境污染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与对策。对一名教师来说,你不仅要有上述的知识,懂得应用上述知识指导日常的生活,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还需要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与决策能力,能对社会上的一些不正确的传说或报道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对策,并能指导你的学生正确判断与决策,和你一道坚持正确的观点与做法。对人类健康危害大、传播广的传染病,如艾滋病及其预防办法;
3.传染病的防治与免疫,如脊髓灰质炎危害、计划免疫等;
4.营养与饮食卫生的常识,如合理膳食、食物的保健作用,食物中毒及防治;
5.青少年常见病与多发病及其防治,如近视眼、肥胖;
6.青春期卫生知识与保健;急救知识,如外伤的急救等;
7.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吸烟、远离毒品等。
参考文献:
[1]关喆;白春玉;张迪;陈容;曲鹏;卢春明;周宝森;高危人群艾滋病防治干预前后效果比较[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