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积极心理学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作者】 赵伯才

【机构】 广西兴业县城隍镇莲塘小学


【正文】摘 要:现代教育以小学生的长远发展为主,要求教师的关注点由学生成绩转变为关注小学生所面临的所有成长问题,以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保证小学生能够逐步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本文将从激励赏识学生,保护学生的自信心理;客观批评学生,培养学生的谦虚品质;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等角度分析小学教师应如何利用积极心理学促使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一、激励赏识学生,保护学生的自信心理 
  客观来讲,小学生懵懂无知,一直处于摸索、探究的状态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犯下许多错误,需要教师的赏识激励来保证小学生可以一直以乐观、积极、进取的态度认识世界。再加上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宗旨是要求教师从激励角度出发,强调通过适当的奖赏保证小学生的积极心理,所以激励赏识教育,也就成为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落实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做法。我们班有几个学生性格内向,对待学习十分认真,但是学习成绩一直没有明显起色,所以这些学生逐渐产生了畏学、厌学心理,在学校生活中郁郁寡欢。于是,我与其他任课老师合作,分析了这几个学生的学习表现,发现这些学生本身是有一定的发展潜能,但是却因为过于被动导致这些学生丧失了通过课堂提问及时解决个人疑问的主动权,让问题越积越多,使学生学得越来越吃力。于是,我先是肯定了学生的学习潜能,然后组织了学科课外辅导班,希望学生可以自主报名参加,及时接受教师的课外辅导。渐渐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得越来越好,性格也越来越开朗,而我也及时赏识与激励了学生所取得的学习进步,希望他们再接再厉,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要因为短期的学习成功而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二、客观批评学生,培养学生的谦虚品质 
  积极心理学教育虽然十分看重教师的激励赏识在促进学生进步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并不排斥客观、及时的批评教育。相反,积极心理学认为正确的批评教育可以让小学生及时认清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培养学生谦虚、进取的积极品质。因此,我们便要适当使用批评教育,让小学生及时明白何为对、何为错。我们班有几个学生在家长的纵容下十分嚣张跋扈,要求其他同学围着自己转,根本不考虑其他学生的真实看法,而且也不懂得尊重师长,总是出言顶撞老师。面对这些学生,我严厉批评了这些学生的不当行为,指出尊师重道、爱护同学与孝敬父母是我国传统美德,而本班学生的日常行为却严重违反了道德规范的做法。一开始,这些学生的态度还十分强硬,于是我及时与家长沟通,希望他们可以帮助我教育这些行为嚣张的学生,让学生意识到如果坚持这些不当行为,将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消极影响。渐渐地,这些学生在我与家长的严厉监管下,慢慢改变了“唯我独尊”、嚣张霸道的行为,开始尝试尊重师长,关爱同学。面对学生的及时改变,我也会毫不吝啬地表扬学生,让他们懂得“知错就改,善莫大焉”的道理。 
  三、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现在依然有许多人认为,只有学得好、考得好,才会有光明坦荡的前途与未来。但是,现代社会的发展机遇多种多样,虽然学习是实现成功的一个重要捷径,但是真正决定小学生未来发展的因素是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这个角度来说,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还要积极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扬长避短,让每个小学生都能更加准确地了解自己,相信自己,始终保持进取的积极成长态度,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优势特长。我们班有几个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是他们在文艺活动中的表现十分突出,多才多艺,也很喜欢文艺活动。这是因为他们从小便在家长的影响下耳濡目染,部分学生还受到专业的文艺训练。于是,我便决定将这几个学生组成文艺小组,希望他们可以负责组织、设计与编排班级文艺活动,展示自己的文艺才华。如此一来,这几个学生便可消除由于学习成绩不好而带来的挫败感,实现快乐成长。
  四、“学生主导,开展多种活动”的心理社团活动模式
  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很多学生更乐意向伙伴、同龄人倾诉,进行心理求助。利用这种特点,可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生成长伙伴有机结合,以学生为基础,在校园成立快乐成长营的心理社团。心理社团利用每周五下午的课程超市时间,课题组的老师负责指导心理社团活动。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会积极的情绪,通过对同伴关系的优化,实现团队凝聚力的形成。如在“解开千千结”活动中同学们体会了集体合作的重要性,体验难度越大,成功的喜悦感越强。另外,根据学生们的要求,课题组老师积极选取能反映孩子情感、自我认识、人际交往等内容的绘本,通过对此类绘本的读、议、演、写等活动促进小学生心理的发展和人格完善。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了表现才华的舞台的同时能够调节学生的身心,培养学生的合作、奋勇拼搏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因而心理健康教育要与学校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我校每年春游活动五年级的学生都会步行近三个小时的路程到达目的地。在徒步的过程中增加了团体心理拓展训练,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设计智力、动力、毅力、活力四大环节,通过小团体互动分享、户外素质拓展、旅游拓展等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提升学习与交往意识、互助合作的团队意识,塑造他们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响重大。作为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小学教师,我们应该从学生的本性需求入手,坚守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通过及时的赏识、客观的批评与学生潜能的全面挖掘保护每一个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成长自由,切实优化小学生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肖玉辉,陈元忠.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8(30):51-52. 
  [2]鲍玮.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小学心理校本课程创新实践[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31):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