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作者】 黄玉莲
【机构】 (广西容县教育局)
【正文】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如能把握好它,语文课堂效果便会提高一个等级。但是现在随着人们对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提问成为了很多教师的困惑。虽然现在有一部分语文教师开始关注课堂提问教学艺术的研究,但还是缺乏深入研究和一些实例的证明。下面我将从农村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提高提问的艺术谈谈我的看法。
一、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习惯性地提问。问题未经精心设计,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而教师却也没有让学生回答,接着又开始自导自演,这样形同口头禅,发问不少,收效甚微,这种“无效提问”或“低效提问”使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
(二)表面性地提问。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呢?在这样的提问中,学生本来是刚开始学这篇课文,教师本应做的是先激趣导入,再组织学生进行赏析课文从而得知课文写的是什么。所以说,这样开头就进入主题,空乏的提问,只能对学生起到启而不发的作用,也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知难而退。
(三)急于求成地提问。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问了几个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就来个自问自答草草了事,这种填鸭式教学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没有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理念。
(四)没有新意地提问。如:在读完一首古诗时,教师会提出问题,这首诗诗人为什么会悲伤?可以用自己的话进行解答或是用因为所以等作答。这样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会让他们迷惑,太多的选择他们容易迷失方向。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厌倦教师,厌倦语文课堂。
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以上种种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计问题;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抓住学生兴趣点提问,引发学习兴趣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此时,教师抛出问题,学生进行思考并讨论,让学生在乐中学习,大大的提高了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与好奇心,消除了他们害怕学习的心理现象,让一些学生的想法由“家长求我学”转化成“我想学,我要学。”如《倔强的小红军》的重点是让学生抓住小鬼的外貌、动作、神态来体会小鬼把危险留给自己,把生存的希望留给别人的倔强的精神的,所以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抛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个倔强的小红军?小红军和陈赓进行了几次对话?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请把描写小鬼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
二、有针对性提问,聚集学生注意力
在新课标中提出“学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尊重每个一个学生,因为每个学生都存在差异,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要有针对性,有了针对性,就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泛泛而谈,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启发性就不强,学生也没有思考的方向,把握不准问题答案的准确性,更不能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
三、凝练提问,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梁志大认为提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课堂提问的检测功能,即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的功能;课堂提问的组织教学功能,即借提问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堂教学内容的功能。”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便是为学生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为他们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制造了机会。在语文课堂实践中,他们的内部思路是否流畅和逻辑是否连贯,从他的的语言表达便可以知道。如在学习《倔强的小红军》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红军的倔强,我给学生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小红军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地拒绝陈赓的帮助?然后让学生用上“(我)虽然……还是(不能)……因为……”的句式表达。这样既让达到了理解文本的目的,也达到了语言训练的效果。
总而言之,教师的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上重要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所以要从实际出发,寻找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法。探求能够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将对实际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习惯性地提问。问题未经精心设计,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而教师却也没有让学生回答,接着又开始自导自演,这样形同口头禅,发问不少,收效甚微,这种“无效提问”或“低效提问”使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
(二)表面性地提问。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呢?在这样的提问中,学生本来是刚开始学这篇课文,教师本应做的是先激趣导入,再组织学生进行赏析课文从而得知课文写的是什么。所以说,这样开头就进入主题,空乏的提问,只能对学生起到启而不发的作用,也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知难而退。
(三)急于求成地提问。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问了几个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就来个自问自答草草了事,这种填鸭式教学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没有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理念。
(四)没有新意地提问。如:在读完一首古诗时,教师会提出问题,这首诗诗人为什么会悲伤?可以用自己的话进行解答或是用因为所以等作答。这样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会让他们迷惑,太多的选择他们容易迷失方向。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厌倦教师,厌倦语文课堂。
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以上种种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计问题;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抓住学生兴趣点提问,引发学习兴趣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此时,教师抛出问题,学生进行思考并讨论,让学生在乐中学习,大大的提高了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与好奇心,消除了他们害怕学习的心理现象,让一些学生的想法由“家长求我学”转化成“我想学,我要学。”如《倔强的小红军》的重点是让学生抓住小鬼的外貌、动作、神态来体会小鬼把危险留给自己,把生存的希望留给别人的倔强的精神的,所以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抛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个倔强的小红军?小红军和陈赓进行了几次对话?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请把描写小鬼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
二、有针对性提问,聚集学生注意力
在新课标中提出“学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尊重每个一个学生,因为每个学生都存在差异,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要有针对性,有了针对性,就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泛泛而谈,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启发性就不强,学生也没有思考的方向,把握不准问题答案的准确性,更不能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
三、凝练提问,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梁志大认为提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课堂提问的检测功能,即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的功能;课堂提问的组织教学功能,即借提问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堂教学内容的功能。”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便是为学生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为他们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制造了机会。在语文课堂实践中,他们的内部思路是否流畅和逻辑是否连贯,从他的的语言表达便可以知道。如在学习《倔强的小红军》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红军的倔强,我给学生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小红军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地拒绝陈赓的帮助?然后让学生用上“(我)虽然……还是(不能)……因为……”的句式表达。这样既让达到了理解文本的目的,也达到了语言训练的效果。
总而言之,教师的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上重要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所以要从实际出发,寻找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法。探求能够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将对实际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