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如何利用乡村资源有效开展幼儿科学实践活动

【作者】 尚时秋月

【机构】 (新疆新源县第一幼儿园)


【正文】摘 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长期以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以前我总是认为,我们农村经济相对落后,资金不足,幼儿园也买不起高档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因此无法开展区域活动。可是,自从参加了省里的骨干教师培训,学习了各地区专家关于区域活动的开展与创设的经验介绍之后,我开始懂得:只要有心、用心,农村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创设同样会丰富而又有特色。关键词:利用乡村资源;有效开展;幼儿科学实践活动
  关键词:乡村资源;幼儿科学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我国愈发注重幼儿科学教育,城市的幼儿教育资源丰富,幼儿能够得到很好的科学启蒙教育。但是与城市相比,乡村受到地理因素、资源条件因素、教学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乡村的幼儿科学教育阻碍重重。
  1、运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科学实践活动的困难分析
  1.1俗话说,“术业有专攻”,幼儿教师毕竟不是真正从事于茶叶
  行业的专业人员,他们对茶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程度远远不够支撑他们开展幼儿科学实践活动。而要想运用本土资源对幼儿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并获得良好的科学实践活动效果,首要前提条件就是幼儿教师必须足够的掌握茶文化的相关知识。如茶的历史、茶的形成与发展、茶的种类、茶的种植方法、茶的功能、茶在生活中的作用等等,这都需要幼儿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茶文化方面的书籍、查找茶文化方面的资料。
  1.2贴近生活,又不贴近于生活
  运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科学实践活动既贴近于幼儿的实际生活,又不贴近于幼儿的实际生活。幼儿由于年纪小,好奇心强,运用茶叶资源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能够激发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再加上茶叶资源是本土乡村资源,能够为幼儿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的条件,成本费用较低。同时幼儿比较熟悉本土资源,能够拉近幼儿与科学实践活动的距离,幼儿不会产生排斥心理,贴近于幼儿生活实际。但是运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实践活动又不贴近于生活,这是因为幼儿的身心发展还未成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幼儿对本土的茶叶资源缺乏了解和认识,所以并不一定能够取得较好的科学实践教学效果。再加上走向茶区,教师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幼儿的安全管理需要高度重视。
  2、优化措施分析研究
  2.1有效利用体育器材,教师动手
  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为幼儿创设户外区域活动的条件开展户外锻炼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器材,活动器材与幼儿的锻炼密不可分,提供器材的种类、数量、安全性、锻炼价值等都会影响到幼儿的锻炼效果。首先,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需要我们添置了一些必备的户外体育器械,如大型玩具锻炼了幼儿攀援、滚爬、钻洞、上楼梯、滑滑梯的能力;小型玩具小推车、跷跷板、三轮车、平衡木、拱桥等锻炼了幼儿掌握平衡感、方向感的能力。同时为了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我们充分挖掘利用本地资源,还制作了许多环保实用的户外活动器械:教师和幼儿自己动手,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大量简易牢固、美观实用的体育器材。如用大纸箱做成练习翻滚动作的坦克车;用碎布头、纸板等做成练习投掷用的沙包、飞盘;用易拉罐、奶粉罐制做练习平衡能力的“梅花桩”“高跷”;用饮料瓶做成幼儿做体操时用的小哑铃;用米袋做成练习幼儿跳跃能力的“袋鼠跳”;用食用油桶做成适合大班练习臂力的挑水桶;用挂历纸、报纸制作成球杆、曲棍球等。总之,我园教师利用了园内一切可以利用的器械和资源来开发幼儿的智力,以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性。
  2.2利用乡村资源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俗话说心灵才能手巧。幼儿经常动手操作,既有利于其小肌肉群的发展,又有利于其思维的发展。基于此,我们有意识地在美工区和建构区里投放了各种乡村资源,给幼儿充分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同时,我们也更加注意在各区域中按照幼儿的实际水平,分层次地投放材料。例如,在美工区我们投放了种子粘贴、贝壳画、蔬菜和水果的拓印画;在建构区,幼儿可以用各种大小不一的盒子、木块、饮料瓶搭建“美丽家园”,可以用冰棍棒搭建“宝塔”,等等。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不但提高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在活动中体验着成功的快乐与收获的喜悦。
  2.3充分运用本土资源,组织多形式的科学实践活动
  幼儿教师想要开展科学实践互动,可以对本土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以此来为科学实践活动寻找适合的场所。本文就是对本土资源的充分运用,开展多形式的科学实践活动。我园教师带领幼儿走入茶园、茶场,进行科学实践活动。首选,在茶场负责人的陪同下,幼儿教师和幼儿们走进了“西岗”茶园,负责人不仅给我们讲解了采茶的过程,还讲解了采茶时茶叶的选择要点及采茶的具体方法。幼儿们在听完讲解之后,都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跃跃欲试想要成为采茶小能手。其次茶场厂长又向孩子们介绍如何手工炒茶。本土区域茶叶资源丰富,每年能够产出大量的茶叶,基本上都是通过先进技术和机器来进行炒茶。但是这次为了能够培养幼儿的科学实践能力,茶园场长亲自为幼儿们进行炒茶示范,在示范结束之后,幼儿们开始尝试炒自己采摘的茶叶,幼儿亲身感受手工炒茶的新奇体验。最后教师又组织幼儿观察和了解花茶的种类、名称、功效以及与幼儿们共同研究茶叶蛋的煮制过程,极大的提高了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
  2.4将乡村自然环境用到语言领域当中
  在农村幼儿园中幼儿的语言发展还没有完善,幼儿园没有良好的教育资源去提升儿童的语言能力。对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幼儿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外面的世界去观赏自然景物,让幼儿带着问题去看,让孩子用闻、摸、看、尝等不同的方式去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让孩子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语言能力需要不断的运用才能逐步的发展起来,因此,教师要多给孩子说的机会,孩子们因为某个发现讨论的热火朝天的时候,教师尽量不去打扰。众所周知,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就要培养幼儿喜欢动口的能力,要幼儿学习到新的词汇,就要给予孩子与同伴相互交流的空间。
  结语
  农村幼儿生活在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中,使孩子们能够体验到无限的快乐,利用农村的有利的资源,探索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探究式科学启蒙教育内容和方法。自然环境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趣并且适合幼儿发展的生活与活动场所。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摆脱传统的书本教学方式,让幼儿亲身参与到大自然、大社会当中去,让自然环境促进的幼儿学习发展,让这些幼儿感兴趣的自然环境走进幼儿的生活当中,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各项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促进幼儿身心方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庄小香.幼儿园科学探索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J]幼儿教育研究,2019,(01):8-10
  [2]郭静静.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幼儿提问行为[J]文教资料,2019,(01):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