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上好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

【作者】 杜小玲

【机构】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温泉镇官田小学)


【正文】摘 要:作为语文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当前口语训练的症结所在,寻求对策,加强训练,在趣味活动,提高学生听说的能力,拓展交往时空,丰富语言源泉,注重平时,巩固延伸口语训练渠道,设置口语训练情境,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课;技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口语交际能力是言语表达能力、做人能力、生存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有机组合。作为语文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当前口语训练的症结所在,寻求对策,加强训练,在趣味活动,提高学生听说的能力,拓展交往时空,丰富语言源泉,注重平时,巩固延伸口语训练渠道,设置口语训练情境,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渗透交际礼仪。在良好积极地情绪感染下,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在听、说、问、议的交流中,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话有理有据,表达清楚明白。交际礼仪也是口语交际课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方面,我精心安排了“社交礼仪中文明用语知识”的教学环节。例如,我经常会和学生进行这样的交流沟通:?师:同学们,听了这位同学的讲述,你有什么感想??生1:他的仪态很自然大方。?生2:他的表述内容很具体。?生3:他的语句即通顺又连贯。?生4:他的表达能够突出人物的品质。?师:同学们,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要专心,眼睛要看着发言的人,表示你对发言者的尊重。在评价别人的时候,要诚恳,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还要注意文明语言的应用。持之以恒的培养训练,课堂上在活跃的交际气氛中,学生不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同时为了使语言更能打动人心,进行交际时很注意尊重对方,生活中许多美好的词汇此时汇聚一堂:“请问”、“劳驾”、“对不起”“请你交流一下好吗”“哪位同学愿意发表自己的高见”“你的发言让我非常感动”“谢谢你的发言”等等,一串串文明礼貌的漂亮语言从学生的口中流淌而出,每当这时,我的内心已充满幸福感,口语交际课引导学生在听、说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交流的快乐,对口语交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累了语言文字,提高了交际能力,学到了交际礼仪,为做一个有知识、有教养的人,润无声地铺下了基石,这正是我所追求的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强化多维互动。“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乃至多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学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互动中,才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课堂上我指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说自己想说的,说自己想写的,既尊重了学生个体,又发挥了群体学习的优势。创造条件,让学生把丰富的生活实践与口语交际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像日常社会口语交际那样互为对象,构成交际关系,并模拟生活实际多维互动地进行训练,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师生互动中,老师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教育者,也不只是课堂的设计者,而始终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融入到孩子中。消除学生在交流中的畏惧紧张心理,让学生愿意同你倾心交谈。
  在课余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学生说话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语言环境的影响”。如果说课堂是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那么家庭则是孩子生命中的另一部分。鲁迅曾经说过:“小孩子往往喜欢听人谈天,更喜欢陪客,那达目的,固然在于一同吃点心,但也为了爱热闹,尤其是在研究别人的言语,看有什么对于自己有关系――能懂、该问,或可取的。”通过各种途径,提醒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家长忙里偷闲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可以让孩子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班级、路上听到、看到的新鲜事),说来听,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学生是最愿意和自己的亲人交谈的,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这是语言训练的最有效的办法。家长及时纠正孩子口语中的毛病,在与孩子谈话的过程中,要注意送给孩子最好的赞美、家长本人更应当善于倾听并有良好的习惯。
  趣味活动,提高学生听说的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活动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组织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如组织“瞎子击鼓”、“贴鼻子”、“画嘴巴”等游戏,用较短的时间完成简单的游戏,然后可提示:游戏开始我们做什么?过程怎样?结果怎样?你觉得哪部分最有趣?为什么有趣?观众的反应怎样?组织劳动竞赛活动。然后按先后顺序说说活动的经过、结果及自己的感受。组织手工剪、贴、画活动。由教师提供几个简单的图形或符号,让学生通过手工剪、贴、画后,再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所完成的过程及其内容。
  拓展交往时空,丰富语言源泉。课堂教学对学生语言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课堂并非是学生发展语言的惟一场所,社会生活环境,也会对儿童的语言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巨大的或细微的影响。因此,在切实提高学校教育效能的同时,还应努力拓展学生的交往时空。语言训练仅靠有限的课堂是不够的,必须向课外延伸,即课上课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联系,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效地促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比如,学完一篇课文之后,可向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把今天学的课文讲给家里人听啊?看哪一位同学讲得好。”或是学校开展了某项活动,启发学生:“请你把学校开展的拔河比赛、运动会、朗诵会、文艺汇演等活动,向爸爸、妈妈讲述好吗?”这样使学生不仅在学校与老师、同学口语交流,而且还把这种交流延伸到家庭、社会,拓宽了学生的交往时空。
  当然,这种教学效果不是轻易就能得到的,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和学生,准确把握口语交际课的标准,遵循口语交际的规律和学生学习的规律,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奏响口语交际课教学和谐高效、学生主动发展的美妙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