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文化品格的有效策略

【作者】 陆风银

【机构】 (广西崇左市天等县民族中学)


【正文】摘 要:学好外语必须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充分认识各国家之间文化差异,理解和尊重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才能更好达到国际间互相了解和信息交流目的。外语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品格;有效策略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等的综合体现。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初中英语的基础知识、方法技能、文化认知、情感道德、价值审美等方面去落实,全方位提高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强化文化认知,丰富语言内涵文化
  文化认知是指英语核心素养中对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文化的一种认识与了解。很多初中英语教师只强调学生会读、会听、会写,过分注重以考试成绩评判学生的唯一性,现实中与人沟通就会产生很多误会。
  初中英语教师如何将语言里蕴含的文化教授给学生呢?以美国英语常见的习语为例,阐述如何在教学生了解习语用法时,深刻了解习语里蕴含着的文化。比如:“Talk is cheap.” “Put your money where your mouth is.” “He’s all talk and no action.”。这三句话表达相同的意思:行动比说空话更重要。教师教会学生习语基本意思和用法后,应让学生了解这些习语背后蕴含着美国人推崇的“行动比说空话更重要”的价值观。再比如:“Tell it like it is.”“Straight talk、 straight answer、straight shooter”。主要表达的意思是:说话做事要直奔主题,不要绕弯子。从两句习语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美国人的行事风格。有一位在波士顿留学大学生,因亲人去世不得不向教授请假,写了篇幅很长邮件讲述请假理由,教授花费很长时间看完文章后回复说:“你只需要告诉我,你亲人去世,你不能来上课就行。”从教授话中看出,这位学生太绕弯子浪费宝贵时间。因在平时学习英语中,老师没有教学生这方面文化,很多留学生虽托福或雅思拿高分,但在与美国人相处和交往时却造成误会。再如:“Stand on your own two feet.”“He’s a self-made man”。这两句习语告诉我们独立的重要性,蕴含的文化信息是:美国人非常注重个人的独立性。
  综上所述,教师教授学生基本的语言技能固然很重要,但必须在教授语言技能的同时注重对文化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与人交往时减少误解,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世界公民”。
  二、注重情境教学,培养学生情感道德
  情感道德是指英语核心素养中学生对西方文化等意识流层面的一种感情,比如认同、赞同、接受、否定、抵制、反对、中立等,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情感道德时可以以情境为背景来设定。以人教版九年级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为例,这个单元介绍了对世界有重大意义的发明,让学生了解茶历史及生产制作过程,了解像拉链这样对人类有着重大意义的发明的相关信息,谈论电视、电话及汽车等物被发明的时间、发明者,表达这些发明的用途。通过这些话题,学生了解近现代发明的时间及用途,激发热爱发明情感,培养学生创造精神。
  在教授西方礼仪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进行情境模拟,分别展示中国人和美国人打招呼和待客方式,从中式与西式两种不同习惯来讨论。在汉语中,“你吃了饭吗?”只是一个礼貌的打招呼用语,但是在英语中如果问对方:“Have you had your lunch ?”暗含的意思是你想邀请对方吃饭,所以对方的回答往往是“Thank you .It is very kind of you.”,而不是“Yes 或 No。”再如,中国人在一起吃饭,先离开的人往往会说“慢用,慢用”。但如果跟同桌吃饭的英美人这样说,对方会以为自己被指责吃得多而不高兴。通过这样情境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三、倡导探讨学习,了解东西方价值观差异
  东西方价值观的认知在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缺少对价值观的了解和认同,就无法真正理解一种文化。以话题探究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与引导是一种很好的手段,比如在东西方茶文化的对比话题中,我们使用think-pair-share模式,首先展示出一张包括Chinese tea和American iced coffee的图片,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What is it? Where do you find it?How do you use it? When?Who uses it?Which group(s) of people use it?Why do people use it? What is the cultural importance?这些问题涉及东西方的product、practice、people、places、communitiesperspectives,学生可能会有很多独特看法;之后学生两两讨论(pair)或者分组讨论,就各自看法陈述和辩论,基础好的学生甚至可以引申到perceptions、values、beliefs、attitudes层次,深入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最后全班同学互相share(分享)看法,老师可适当修正和补充,作总结和概括。用探讨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东西方文化价值观,不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气氛中学习,价值观认知的培养更直观和有效。
  四、拓展延伸训练,提升学生文化品格
  教师是英语文化最大的资源,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时,应尽量挖掘知识所包含的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
  (一)给学生提供文化环境。可在教室宣传栏上贴各种图片或者海报,让学生随时随处了解文化。例如,贴NBA明星图片让学生了解NBA篮球赛的相关知识。如果碰到节日,可贴有关节日活动海报,把西方的图片、地图等贴上,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文化。
  (二)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化。可通过举办感恩节、万圣节、圣诞节等节日活动,让学生通过亲们身体验,感受文化;教师也可以举办文化知识竞赛,增加学生课外文化知识。例如,举行西方历史文化知识竞赛,让学生能够多方面了解文化背景。
  (三)拓宽学生文化视野。可利用网络资源,给学生传授一些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识。例如,可以让学生查一查西方人为什么爱说“God bless you.”等,从而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文化是语言学习中除听、说、读、写之外的第五技能,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就是学生的文化品格。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把文化的传授当作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应将文化品格的提升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学生提升文化品格,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鲁子问.中小学英语跨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 教育部.普通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J].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