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 自主探究时存在问题及对策
【作者】 朱夏蓉
【机构】 (广西玉林市玉东小)
【正文】摘 要: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探究性学习。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激情,问题情境应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二、指导探究方法,探究方法包括猜想、质疑、多角度思考、动手操作四个方面。三、设计开放练习,拓展探究空间,开放性练习包括问题的开放、策略的开放、结论的开放和综合性开放四种。四、穿插专题研究,延伸探究领域,一般可从数学教材和学生日常生活两个方面来确定研究课题。
关键词:自主探究;存在问题;对策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激情
教育部广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罗星凯博士在《探究性学习》一书中指出:“探究性学习是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由此可见,探究性学习离不开问题。好的问题情境,会引导学生不自觉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究中,能唤醒和激发学生探索和研究的欲望。
1.问题情境应来源于生活实际。情境既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是数学之源,将具体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联系起来,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来源于生活的情境才能使学生乐于探究。而高于生活的问题情境,又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提高解决问题的决心,当问题得以解决,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愉悦感。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我们学校操场一环形跑道要重铺煤渣,需要铺多少平方米的煤渣呢?铺煤渣的问题,就是要解决环形跑道的面积问题,而这个环形跑道的面积又涉及到两个直跑道的长与宽,两个弯道的内圆、外圆、圆心、半径等,对于学生而言,要先搜集圆心、半径等信息。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种探究过程。
2.问题情境应有广阔的思考空间。探究性学习中,不能老是由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按预定的轨道前进,应注意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如学长方形的面积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根16厘米长的铁丝,可以围成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是多少?学生通过设计不同的方案,从中找到了长方形周长一定,长和宽的差越小,面积越大,有的同学还说围成正方形面积最大。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周长与面积的关系,设计了围长方形这一没有固定答案的情境,随着长和宽的变化,面积也随之变化,学生从变化中思考,找出了规律。
二、指导探究方法,保障探究开展
1.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猜想不是胡思乱想,它是建立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以往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观察,提出自己的见解。任何一项探究,都要以一定量的知识经验作基础,面对新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库中提取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如教学梯形面积时,教师先出示一个直角梯形,上底为8厘米,下底为10厘米,高4厘米,提问:这是一个什么梯形?猜一猜它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根据什么猜想到的?学生在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基础上,在学习三角形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提出了“直角梯形的面积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的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因而梯形的面积为(上底+下底)×高÷2。”这一猜想。学生大胆的猜想,还要经过科学的验证。学生提了关于直角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后,我又提问:这个公式在任意梯形中适用吗?请同学们验证一下。这种猜想与验证的过程,便是一种科学探究的过程。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质疑,首先要有不惟书,不惟师的精神,要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敢于向权威挑战。如在一堂练习课上,我出了这样一道题:某班男生平均身高138厘米,女生平均身高140厘米,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马上有学生回答:(138+140)÷2=139厘米。当我把算式写在黑板上时,一位同学说:“老师,你算错了,这道题缺少条件,不能做。”另一位同学说:“只能确定平均身高在138—140厘米之间,不能确定具体是多少。只有当男、女生人数相等时,才能算出平均身高139厘米。”
当然,要让学生大胆质疑,一方面要老师故意露出一些“破绽”,让学生去发现,同时,还要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放下架子,只有这样,学生才敢质疑,才能积极探究。
3.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多角度思考是寻找不同的角度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一般而言,它是由常规方法开始,通过思路变换,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多角度思考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使其思考不受定势影响,迅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达到对问题的深入探究,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例如在教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后,教师出示例题,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作答。
例:一段铁路全长250千米,开始4天完成了任务的40%,照这样计算,剩下的铁路还要几天可以修完?
学生用一般方法列出了算式:
解法1:(250-250×40%)÷(250×40%÷4)
解法2:250÷(250×40%÷4)-4
此时,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来讨论:如果列式为4÷40%-4行吗?还可用方程、比来解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高涨,经过认真思考、分析、探究,认为4÷40%-4可行,因为可以把任务看成单位1,完成40%要4小时,那么完成总任务要(4÷40%)小时,同学样还在此基础上思考、联想,得出如下解法:
解法3:1÷(40%÷4)-4
解法4:4×(60%÷40%)
解法5:4÷(40%÷60%)
解法6:40%:60%=4:X
解法7:(X+4)×(40%÷4)=1
一名学生说:“全长250米这个条件没用,无论全长是多少,结果不变。”看来,通过多角度的思考,学生思维的确得到训练。
4.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活”和“动”两个字。其中“动”就是表现为学生真正动手操作,动眼观察,进而动脑思考。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不难看出,在课堂活动中,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教师是旁观者、指导者,教师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引发一些争议与思考,指点一些策略与方法,帮助学生探究性学习。当然,当探究“误入歧途”走向“死胡同”时,教师可暂不作干预,因为失策或犯错恰恰是学习的大好时机,学生探究受阻或受困后,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使学生逐步掌握从事研究所必须的探究能力以及积极的探索态度。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2015年第3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存在问题;对策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激情
教育部广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罗星凯博士在《探究性学习》一书中指出:“探究性学习是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由此可见,探究性学习离不开问题。好的问题情境,会引导学生不自觉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究中,能唤醒和激发学生探索和研究的欲望。
1.问题情境应来源于生活实际。情境既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是数学之源,将具体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联系起来,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来源于生活的情境才能使学生乐于探究。而高于生活的问题情境,又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提高解决问题的决心,当问题得以解决,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愉悦感。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我们学校操场一环形跑道要重铺煤渣,需要铺多少平方米的煤渣呢?铺煤渣的问题,就是要解决环形跑道的面积问题,而这个环形跑道的面积又涉及到两个直跑道的长与宽,两个弯道的内圆、外圆、圆心、半径等,对于学生而言,要先搜集圆心、半径等信息。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种探究过程。
2.问题情境应有广阔的思考空间。探究性学习中,不能老是由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按预定的轨道前进,应注意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如学长方形的面积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根16厘米长的铁丝,可以围成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是多少?学生通过设计不同的方案,从中找到了长方形周长一定,长和宽的差越小,面积越大,有的同学还说围成正方形面积最大。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周长与面积的关系,设计了围长方形这一没有固定答案的情境,随着长和宽的变化,面积也随之变化,学生从变化中思考,找出了规律。
二、指导探究方法,保障探究开展
1.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猜想不是胡思乱想,它是建立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以往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观察,提出自己的见解。任何一项探究,都要以一定量的知识经验作基础,面对新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库中提取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如教学梯形面积时,教师先出示一个直角梯形,上底为8厘米,下底为10厘米,高4厘米,提问:这是一个什么梯形?猜一猜它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根据什么猜想到的?学生在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基础上,在学习三角形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提出了“直角梯形的面积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的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因而梯形的面积为(上底+下底)×高÷2。”这一猜想。学生大胆的猜想,还要经过科学的验证。学生提了关于直角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后,我又提问:这个公式在任意梯形中适用吗?请同学们验证一下。这种猜想与验证的过程,便是一种科学探究的过程。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质疑,首先要有不惟书,不惟师的精神,要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敢于向权威挑战。如在一堂练习课上,我出了这样一道题:某班男生平均身高138厘米,女生平均身高140厘米,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马上有学生回答:(138+140)÷2=139厘米。当我把算式写在黑板上时,一位同学说:“老师,你算错了,这道题缺少条件,不能做。”另一位同学说:“只能确定平均身高在138—140厘米之间,不能确定具体是多少。只有当男、女生人数相等时,才能算出平均身高139厘米。”
当然,要让学生大胆质疑,一方面要老师故意露出一些“破绽”,让学生去发现,同时,还要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放下架子,只有这样,学生才敢质疑,才能积极探究。
3.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多角度思考是寻找不同的角度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一般而言,它是由常规方法开始,通过思路变换,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多角度思考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使其思考不受定势影响,迅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达到对问题的深入探究,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例如在教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后,教师出示例题,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作答。
例:一段铁路全长250千米,开始4天完成了任务的40%,照这样计算,剩下的铁路还要几天可以修完?
学生用一般方法列出了算式:
解法1:(250-250×40%)÷(250×40%÷4)
解法2:250÷(250×40%÷4)-4
此时,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来讨论:如果列式为4÷40%-4行吗?还可用方程、比来解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高涨,经过认真思考、分析、探究,认为4÷40%-4可行,因为可以把任务看成单位1,完成40%要4小时,那么完成总任务要(4÷40%)小时,同学样还在此基础上思考、联想,得出如下解法:
解法3:1÷(40%÷4)-4
解法4:4×(60%÷40%)
解法5:4÷(40%÷60%)
解法6:40%:60%=4:X
解法7:(X+4)×(40%÷4)=1
一名学生说:“全长250米这个条件没用,无论全长是多少,结果不变。”看来,通过多角度的思考,学生思维的确得到训练。
4.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活”和“动”两个字。其中“动”就是表现为学生真正动手操作,动眼观察,进而动脑思考。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不难看出,在课堂活动中,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教师是旁观者、指导者,教师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引发一些争议与思考,指点一些策略与方法,帮助学生探究性学习。当然,当探究“误入歧途”走向“死胡同”时,教师可暂不作干预,因为失策或犯错恰恰是学习的大好时机,学生探究受阻或受困后,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使学生逐步掌握从事研究所必须的探究能力以及积极的探索态度。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201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