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生怎样学习文言文
【作者】 容英福
【机构】 (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河池镇红七初级中学)
【正文】摘 要:教会中学生学习文言文:让学生了解作者和社会背景,有足够的时间去朗读和标注,做好“搬家”的工作。教给学生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对文中的实词、虚词做好总结,对比阅读。
关键词:搬家;实词;虚词;对比阅读
初中语文教材,有许多的文言文篇目,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精髓。选在课本中让我们的后代来学习、了解,这样我们的民族文化才会流传,发扬光大。我们的子孙就应承担起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传播的责任,作为教师的我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那初中生怎样学习文言文呢?教师就应该教会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初中课本上的文言文篇目,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学习它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学生既没有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又没有对过去文化生活的了解,而且现在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所反映的内容又是很久以前的,对当时的生活环境已是非常的陌生。况且文章中生僻字又很多,学生读起来都会很困难,要想把文章读通顺就更成问题了,更不用说是理解了。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不说,就连看一看,也是很困难的。
那怎样才能让这些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学习它、热爱它、尊重它呢?我想在教学中就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理解、掌握我们的民族文化的精华,打好初步的基础,为将来进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这样一来,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更加的艰巨,责任就更重大。然而初中文言文教学又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缺一不可的。
那么如何来教会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呢?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以及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和作者写作的意图。教师要把课文涉及到的时代背景向学生介绍清楚,使学生从教师的介绍中对作者的所处的环境、时代、背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例如:学习《论语十则》,作为教师,就应该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及当时情况,让学生知道孔子所处的环境,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成就,以及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学生只有了解了作者和他生活的时代,才会去认识他的作品,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第二,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朗读和标注。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去自由朗读,去熟悉课文,学生就更没有办法去理解文章的内容了。只有让学生把文章读通顺了、熟悉了。要理解文章的内容也就容易一些了。在朗读的时候,学生可借助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并且还要注意朗读的节奏,这对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很重要。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节奏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学生对课文内容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在朗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让学生作好圈点批注的工作,对文章中不会读的字、词、不懂的句子和词语都要一一地作好标注,在教师范读或听读时及时校正读音,在分析时注意理解不懂的词语、句子,做到有的放矢,逐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第三,要让学生做好“搬家”的工作。也就是说,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课文下面注解中的实词、虚词搬到课文原来的位置,作为学生对课文学习理解的第二步。例如:《伤仲永》在课文下面注解中就有:“伤”,哀伤,叹惜。“尝”,曾经。……等。学生做这项工作时,要求他们边读,边写;动手,动脑,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又对学生学习课文有很大的帮助,还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
第四,教给学生文言文翻译的方法,让学生试着翻译、理解课文内容。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即可采用直译和意译的方法,但对中学生来说多采用直译的方法。
具体做法有:留、删、补、换、调、变。
学生把重点字词搬运之后,这时让学生同桌或分小组合作,一字一句地对课文进行翻译(要求要直译)。学生有问题的,可以进行讨论,也可以询问老师。教师在学生译句的过程中,要参与其中,给他们一些建议或指导,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多注意引导,切不可对学生横加指责,要注意多鼓励、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文言文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把课文内容弄清楚,准确。
第五,要对课文中重点的词句进行必要的强调,对文中的实词、虚词做好总结。学生在自学之后,教师应该把课文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词句提出来,请大家一起来完成,群策群力,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补充。让学得好的学生教学得不好的学生,共同进步,使课文内容得到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课文学到这里就应对课文中的一些实词、虚词进行必要的总结归纳。例如:七年级《狼》这篇课文中的虚词“其”它的用法是:恐前后受其敌(代词,代“狼”);场主各薪其中(代词,代“麦场”);屠乃奔倚其下(代词,代“柴草堆”);一狼洞其中(代词,代“柴草堆”);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代词,代“屠户”);屠自后断其股(代词,代“狼”)。还有“之”……等,都应做好总结归纳。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对文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积累。
第六,要对照课文与译文进行对比阅读、分析课文,做练习题,并背诵课文。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本篇文章的知识点及对课文的内容理解。在此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析,理解,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会更高,学习热情会更浓,对课文的理解、掌握也会更透彻。最后,及时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但练习题必须精准,它能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助于对课文知识点的复习巩固。这对学生学习本篇课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文的内容和知识点,也得到了复习和巩固。如果教师忽略了这重要的一步,学生的学习没有得到及时的复习和巩固,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教师只要在文言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意对文言知识的总结归纳,加强复习和巩固,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就会积累大量的文言知识,这对以后学习文言文会大有帮助。
关键词:搬家;实词;虚词;对比阅读
初中语文教材,有许多的文言文篇目,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精髓。选在课本中让我们的后代来学习、了解,这样我们的民族文化才会流传,发扬光大。我们的子孙就应承担起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传播的责任,作为教师的我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那初中生怎样学习文言文呢?教师就应该教会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初中课本上的文言文篇目,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学习它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学生既没有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又没有对过去文化生活的了解,而且现在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所反映的内容又是很久以前的,对当时的生活环境已是非常的陌生。况且文章中生僻字又很多,学生读起来都会很困难,要想把文章读通顺就更成问题了,更不用说是理解了。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不说,就连看一看,也是很困难的。
那怎样才能让这些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学习它、热爱它、尊重它呢?我想在教学中就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理解、掌握我们的民族文化的精华,打好初步的基础,为将来进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这样一来,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更加的艰巨,责任就更重大。然而初中文言文教学又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缺一不可的。
那么如何来教会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呢?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以及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和作者写作的意图。教师要把课文涉及到的时代背景向学生介绍清楚,使学生从教师的介绍中对作者的所处的环境、时代、背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例如:学习《论语十则》,作为教师,就应该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及当时情况,让学生知道孔子所处的环境,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成就,以及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学生只有了解了作者和他生活的时代,才会去认识他的作品,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第二,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朗读和标注。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去自由朗读,去熟悉课文,学生就更没有办法去理解文章的内容了。只有让学生把文章读通顺了、熟悉了。要理解文章的内容也就容易一些了。在朗读的时候,学生可借助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并且还要注意朗读的节奏,这对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很重要。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节奏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学生对课文内容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在朗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让学生作好圈点批注的工作,对文章中不会读的字、词、不懂的句子和词语都要一一地作好标注,在教师范读或听读时及时校正读音,在分析时注意理解不懂的词语、句子,做到有的放矢,逐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第三,要让学生做好“搬家”的工作。也就是说,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课文下面注解中的实词、虚词搬到课文原来的位置,作为学生对课文学习理解的第二步。例如:《伤仲永》在课文下面注解中就有:“伤”,哀伤,叹惜。“尝”,曾经。……等。学生做这项工作时,要求他们边读,边写;动手,动脑,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又对学生学习课文有很大的帮助,还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
第四,教给学生文言文翻译的方法,让学生试着翻译、理解课文内容。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即可采用直译和意译的方法,但对中学生来说多采用直译的方法。
具体做法有:留、删、补、换、调、变。
学生把重点字词搬运之后,这时让学生同桌或分小组合作,一字一句地对课文进行翻译(要求要直译)。学生有问题的,可以进行讨论,也可以询问老师。教师在学生译句的过程中,要参与其中,给他们一些建议或指导,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多注意引导,切不可对学生横加指责,要注意多鼓励、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文言文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把课文内容弄清楚,准确。
第五,要对课文中重点的词句进行必要的强调,对文中的实词、虚词做好总结。学生在自学之后,教师应该把课文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词句提出来,请大家一起来完成,群策群力,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补充。让学得好的学生教学得不好的学生,共同进步,使课文内容得到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课文学到这里就应对课文中的一些实词、虚词进行必要的总结归纳。例如:七年级《狼》这篇课文中的虚词“其”它的用法是:恐前后受其敌(代词,代“狼”);场主各薪其中(代词,代“麦场”);屠乃奔倚其下(代词,代“柴草堆”);一狼洞其中(代词,代“柴草堆”);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代词,代“屠户”);屠自后断其股(代词,代“狼”)。还有“之”……等,都应做好总结归纳。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对文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积累。
第六,要对照课文与译文进行对比阅读、分析课文,做练习题,并背诵课文。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本篇文章的知识点及对课文的内容理解。在此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析,理解,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会更高,学习热情会更浓,对课文的理解、掌握也会更透彻。最后,及时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但练习题必须精准,它能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助于对课文知识点的复习巩固。这对学生学习本篇课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文的内容和知识点,也得到了复习和巩固。如果教师忽略了这重要的一步,学生的学习没有得到及时的复习和巩固,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教师只要在文言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意对文言知识的总结归纳,加强复习和巩固,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就会积累大量的文言知识,这对以后学习文言文会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