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践行生本教育让小学语文课堂绽放魅力
【作者】 龙光虎
【机构】 (广西河池市天峨县六排镇龙坪村小学)
【正文】 摘 要:以教学为主体是传统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但是对于现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而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法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形成积极的促进作用。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生本教育理念践行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当中的策略做一番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随着新课改之风吹遍大江南北,生本教育理念以其独有的魅力和良好的教育效果受到了各个学校的推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于新课改,积极践行生本教育理念,使其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浑然一体,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绽放魅力,进而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挥斥方遒,放飞心灵,追逐梦想。基于此,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就“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进行如下探究。
1、构建动感模式,为语文课堂注入动力,点燃学生探究热情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常常发现一些学生的探究热情不是很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能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只是把生字、生词、句子、阅读、习作等语文知识直接地灌输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只能处于被听讲,被记忆,被练习的状态,难以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更难以产生探究热情。此时,教师在教学中构建动感教学模式,就有利于改善这种现状。这不仅能促进师生之间积极互动,平等对话,还能点燃学生探究热情。
例如,教师在《大海的歌》教学中,就可以这样做。上课伊始,教师与学生就课文的题目进行互动。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过大海唱歌吗?大海的歌声是怎样的?”于是,有的学生说:“波涛汹涌就是大海在唱歌。”有的学生说:“大海与礁石撞击,就是大海在唱歌。大海的歌声是高亢的,是振奋人心的。”其次,教师对学生说:“下面,请同学们阅读《大海的歌》,想想作者是如何描绘大海的歌的?”再次,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边勾画重点句子,一边思考大海的歌是什么。总之,这样的方法充分点燃了学生探究热情。
2、以生为本,用爱心拥抱学生
常听到学生的家长这样说:“孩子不管什么事情,只听老师的。”听到这些朴实的话语,我就在想:既然学生把我的地位看得这么重要,如果我在生活中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宽容和理解,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信。那不就能让孩子们更喜欢我,进而喜欢我教的这门学科吗?对此我深有体会:记得一次语文课,全班同学都在专心做作业,我偶然发现一名学生神情惊慌,我没作声,悄然来到她身边,发现她在画画。为了不伤其自尊,我并未当面批评她,只是有意咳嗽一声,她听到咳嗽声,马上用语文书盖住了画纸。当孩子发现我注意她时,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课后,这位同学居然主动找我认错,我淡淡一笑,并和她畅谈诸多学习、生活方面的事。从这以后,孩子变得爱和我交流了,也爱上语文课了,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由此可见,作为老师,只有用爱心去拥抱学生,少一些埋怨、指责,多一些理解和鼓励,学生才有可能真心和老师交朋友,我们才能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学生才会喜欢老师,喜欢老师教所教的学科,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寓教于乐,激发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创建一个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以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为例,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朗读课文的录音,让他们一边听一边朗读,不会起到什么明显的效果,因为学生对课文当中的新词并不了解,这样也就无法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语文教师需要让学生对课文进行自主性的朗读,可以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通过这种小组朗读的形式让学生一直保持着注意力。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情境,学生在情境中能带有不同感情的朗读。
如学生朗读《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教师除了让学生进行分组朗读以外,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个桂林景色的视频片段让他们观看,播放一段音乐让他们去倾听,这样学生就会在感受这清澈美丽山水的同时,还能带有丰富感情地对文章进行朗读,通过这样的一个教学模式就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朗读的乐趣,让学生在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里不断产生想要学习的兴趣。
4、因材施教,针对性评价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优化评价环节,提升评价的有效性。学生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教师要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评价,表扬时不能让学生过分沾沾自喜,指出不足时既要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要巧妙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让他们扬长避短。
如在指导学生写字时,黑板上给学生进行示范,之后让学生自主在习字册上练习,老师此时走下讲台,环绕教室,根据不同的学生,可以给出这样的评价,“你写的字进步很多,如果笔画能再写得规范一点,就更好了!”“你不但字写得认真,而且坐姿、握笔姿势都很正确,大家要向他学习!”相对比,针对性评价比大范围评价更具有感染性,又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励着学生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5、开展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期,有较强的竞争意识,有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竞赛的环境中比在平时正常的条件下更加努力学习,并且能够获得不菲的学习效果。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适当为学生开展学习竞赛,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例如,在学习《伯牙鼓琴》这篇文言文时,首先,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会发现有很多词语成了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于是我便开展了学习竞赛,将“辄穷其趣、卒逢暴雨、善哉、援琴而鼓”等词语写在了黑板上,对学生说道:“在大家刚才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这几个词语大家读时不是很顺畅,现在我将他们写在了黑板上,我希望大家能够查阅资料,认清读音,看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冲到黑板上标注这几个词的读音。”于是学生非常积极地查阅,很快就能将这篇文章读顺了。之后,我带领学生对这篇文言文进行了赏文识句,并在学生将文章通晓后,让学生试着背诵课文。最后,我让学生总结了一些关于“知音”的诗句。这样,我通过开展学习竞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的生学习之心带入了课堂中。
总而言之,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我们的心中必须有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意识,以上几种教学策略都能够真正将生本教育理念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但仍需我们不断在教学之路上继续潜心探究适合学生的新的教学之法。
参考文献:
[1]宋延龄.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51-52.
[2]李雅琼.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生本教育[J].甘肃教育,2017(05):44.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随着新课改之风吹遍大江南北,生本教育理念以其独有的魅力和良好的教育效果受到了各个学校的推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于新课改,积极践行生本教育理念,使其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浑然一体,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绽放魅力,进而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挥斥方遒,放飞心灵,追逐梦想。基于此,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就“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进行如下探究。
1、构建动感模式,为语文课堂注入动力,点燃学生探究热情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常常发现一些学生的探究热情不是很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能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只是把生字、生词、句子、阅读、习作等语文知识直接地灌输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只能处于被听讲,被记忆,被练习的状态,难以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更难以产生探究热情。此时,教师在教学中构建动感教学模式,就有利于改善这种现状。这不仅能促进师生之间积极互动,平等对话,还能点燃学生探究热情。
例如,教师在《大海的歌》教学中,就可以这样做。上课伊始,教师与学生就课文的题目进行互动。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过大海唱歌吗?大海的歌声是怎样的?”于是,有的学生说:“波涛汹涌就是大海在唱歌。”有的学生说:“大海与礁石撞击,就是大海在唱歌。大海的歌声是高亢的,是振奋人心的。”其次,教师对学生说:“下面,请同学们阅读《大海的歌》,想想作者是如何描绘大海的歌的?”再次,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边勾画重点句子,一边思考大海的歌是什么。总之,这样的方法充分点燃了学生探究热情。
2、以生为本,用爱心拥抱学生
常听到学生的家长这样说:“孩子不管什么事情,只听老师的。”听到这些朴实的话语,我就在想:既然学生把我的地位看得这么重要,如果我在生活中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宽容和理解,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信。那不就能让孩子们更喜欢我,进而喜欢我教的这门学科吗?对此我深有体会:记得一次语文课,全班同学都在专心做作业,我偶然发现一名学生神情惊慌,我没作声,悄然来到她身边,发现她在画画。为了不伤其自尊,我并未当面批评她,只是有意咳嗽一声,她听到咳嗽声,马上用语文书盖住了画纸。当孩子发现我注意她时,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课后,这位同学居然主动找我认错,我淡淡一笑,并和她畅谈诸多学习、生活方面的事。从这以后,孩子变得爱和我交流了,也爱上语文课了,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由此可见,作为老师,只有用爱心去拥抱学生,少一些埋怨、指责,多一些理解和鼓励,学生才有可能真心和老师交朋友,我们才能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学生才会喜欢老师,喜欢老师教所教的学科,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寓教于乐,激发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创建一个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以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为例,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朗读课文的录音,让他们一边听一边朗读,不会起到什么明显的效果,因为学生对课文当中的新词并不了解,这样也就无法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语文教师需要让学生对课文进行自主性的朗读,可以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通过这种小组朗读的形式让学生一直保持着注意力。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情境,学生在情境中能带有不同感情的朗读。
如学生朗读《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教师除了让学生进行分组朗读以外,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个桂林景色的视频片段让他们观看,播放一段音乐让他们去倾听,这样学生就会在感受这清澈美丽山水的同时,还能带有丰富感情地对文章进行朗读,通过这样的一个教学模式就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朗读的乐趣,让学生在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里不断产生想要学习的兴趣。
4、因材施教,针对性评价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优化评价环节,提升评价的有效性。学生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教师要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评价,表扬时不能让学生过分沾沾自喜,指出不足时既要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要巧妙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让他们扬长避短。
如在指导学生写字时,黑板上给学生进行示范,之后让学生自主在习字册上练习,老师此时走下讲台,环绕教室,根据不同的学生,可以给出这样的评价,“你写的字进步很多,如果笔画能再写得规范一点,就更好了!”“你不但字写得认真,而且坐姿、握笔姿势都很正确,大家要向他学习!”相对比,针对性评价比大范围评价更具有感染性,又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励着学生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5、开展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期,有较强的竞争意识,有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竞赛的环境中比在平时正常的条件下更加努力学习,并且能够获得不菲的学习效果。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适当为学生开展学习竞赛,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例如,在学习《伯牙鼓琴》这篇文言文时,首先,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会发现有很多词语成了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于是我便开展了学习竞赛,将“辄穷其趣、卒逢暴雨、善哉、援琴而鼓”等词语写在了黑板上,对学生说道:“在大家刚才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这几个词语大家读时不是很顺畅,现在我将他们写在了黑板上,我希望大家能够查阅资料,认清读音,看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冲到黑板上标注这几个词的读音。”于是学生非常积极地查阅,很快就能将这篇文章读顺了。之后,我带领学生对这篇文言文进行了赏文识句,并在学生将文章通晓后,让学生试着背诵课文。最后,我让学生总结了一些关于“知音”的诗句。这样,我通过开展学习竞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的生学习之心带入了课堂中。
总而言之,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我们的心中必须有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意识,以上几种教学策略都能够真正将生本教育理念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但仍需我们不断在教学之路上继续潜心探究适合学生的新的教学之法。
参考文献:
[1]宋延龄.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51-52.
[2]李雅琼.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生本教育[J].甘肃教育,2017(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