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指导分析
【作者】 杨小娅
【机构】 (青海省格尔木市实验小学)
【正文】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让小学生形成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更加积极主动的去筛选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来自主阅读。通过阅读理解与感悟,那些在阅读中出现的一个个充满艺术魅力的文学形象,会通过学生们的生活实践来逐渐转化成自己内在的心理活动意识,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悟。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方教学;指导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首先是阅读教学时间短小学生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较差,究其原因是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且阅读量和阅读时间有限,无法更好地进行阅读训练。若想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提升,需要对其阅读量及阅读时间进行扩展,不过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方面的原因,教师可以对课文阅读教学进行扩展,但是这一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较差,阅读时间及阅读量积累等方面的不足对阅读教学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其次是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方法单一,数量有限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的关系,他们认识不到阅读的重要性,再加上相关小学教育阅读资源较少的原因,小学生的阅读总量受到了很大限制,内容单一,阅读范围面相对狭窄。大多数学生最主要的阅读材料,仍以教科书及配套的一些作文书籍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非常大的压制,使学生的阅读量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大提升,影响学生的阅读效率。
2、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教学策略
2.1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拥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小学阶段,甚至是以后的语文学习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的语文老师更应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积极引导学生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待语文阅读,我们大家通常贯彻的理念就是“不懂笔墨不读书”,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而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应该一边阅读书籍,一边动手拿起自己的笔来写下自己喜欢的句子。这个也是有阶段性的,对于小学生,他们就应该通过阅读小作文和较长文段来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以形成自己日后的语文素材来源。而针对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就应该进行广泛的阅读,增加自己的阅读涉猎面。对他们来说,应该通过文学名著导读和经典作家作品导读来记录其中具有深刻哲理的经典语录,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与读书感悟。另外,针对不同年龄或不同层次的小学生,老师也应该根据他们的兴趣去自主选择读物。比如:对于阶段的小学生,他们应该通过写话作品的阅读来逐步建立起阅读的概念以及阅读之于他们的意义。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应该注重经典导读和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文化的阅读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读书交流会来分享一下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
2.2以课文为本,利用课内外阅读资源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老师不仅要打破教科书式的教学模式,还要以其为基本参考,并搜集大量的课外资源,整合利用,使课内外阅读资源的有效互补,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作为新时代小学语文老师,为了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老师要把课堂内外的阅读资源有效整合、开发,这是提高阅读质量的主要途径。老师要开阔视野,立足于学生,用发展的教学目的,合理利用课内外资源,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并以长远发展为目标,开展创造性实施阅读教学活动。
2.3展示阅读成果
在交流中形成的思想碰撞有利于学生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和体会。教师可以搭建学生自我表达的平台,让学生发表对自己感兴趣的文章的看法,分享自己的阅读兴趣,总结阅读经历,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思想的碰撞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精读,充分调动所有的感官,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每名学生都可以真正地受益。
2.4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由于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自制力不足,教师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首先从学生身上下手,不断通过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只有在保证较高的兴趣条件下,才会跟随教师的节奏,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保证阅读教学目标的落实,并逐步提升阅读能力。教师可以选择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下阅读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学生乐意阅读了才会喜欢上阅读课,从而乐意接受与阅读有关的知识点,才能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上课内容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要利用语言给学生创设一种与所学内容密切联系的环境,帮助学生更迅速地融入到所阅读的文章之中,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上阅读课之前统计好学生喜欢阅读的书籍,在进行阅读课之初就选取学生更为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进行阅读,使学生感受到阅读课是与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的。只有让学生感受到阅读课的乐趣,学生才会以一种十分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阅读教学,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增长其见识,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所以,老师要在新课标背景下转变观念,从小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出发,合理选用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今后语文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青海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并蒂花开:阅读与写作共绽放》19QJG40)
参考文献:
[1]黄绍业.阅读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方法.广西教育,2005,(28)
[2]唐芸.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3)
[3]许海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4]蔡文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方教学;指导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首先是阅读教学时间短小学生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较差,究其原因是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且阅读量和阅读时间有限,无法更好地进行阅读训练。若想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提升,需要对其阅读量及阅读时间进行扩展,不过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方面的原因,教师可以对课文阅读教学进行扩展,但是这一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较差,阅读时间及阅读量积累等方面的不足对阅读教学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其次是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方法单一,数量有限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的关系,他们认识不到阅读的重要性,再加上相关小学教育阅读资源较少的原因,小学生的阅读总量受到了很大限制,内容单一,阅读范围面相对狭窄。大多数学生最主要的阅读材料,仍以教科书及配套的一些作文书籍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非常大的压制,使学生的阅读量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大提升,影响学生的阅读效率。
2、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教学策略
2.1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拥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小学阶段,甚至是以后的语文学习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的语文老师更应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积极引导学生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待语文阅读,我们大家通常贯彻的理念就是“不懂笔墨不读书”,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而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应该一边阅读书籍,一边动手拿起自己的笔来写下自己喜欢的句子。这个也是有阶段性的,对于小学生,他们就应该通过阅读小作文和较长文段来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以形成自己日后的语文素材来源。而针对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就应该进行广泛的阅读,增加自己的阅读涉猎面。对他们来说,应该通过文学名著导读和经典作家作品导读来记录其中具有深刻哲理的经典语录,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与读书感悟。另外,针对不同年龄或不同层次的小学生,老师也应该根据他们的兴趣去自主选择读物。比如:对于阶段的小学生,他们应该通过写话作品的阅读来逐步建立起阅读的概念以及阅读之于他们的意义。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应该注重经典导读和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文化的阅读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读书交流会来分享一下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
2.2以课文为本,利用课内外阅读资源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老师不仅要打破教科书式的教学模式,还要以其为基本参考,并搜集大量的课外资源,整合利用,使课内外阅读资源的有效互补,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作为新时代小学语文老师,为了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老师要把课堂内外的阅读资源有效整合、开发,这是提高阅读质量的主要途径。老师要开阔视野,立足于学生,用发展的教学目的,合理利用课内外资源,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并以长远发展为目标,开展创造性实施阅读教学活动。
2.3展示阅读成果
在交流中形成的思想碰撞有利于学生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和体会。教师可以搭建学生自我表达的平台,让学生发表对自己感兴趣的文章的看法,分享自己的阅读兴趣,总结阅读经历,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思想的碰撞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精读,充分调动所有的感官,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每名学生都可以真正地受益。
2.4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由于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自制力不足,教师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首先从学生身上下手,不断通过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只有在保证较高的兴趣条件下,才会跟随教师的节奏,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保证阅读教学目标的落实,并逐步提升阅读能力。教师可以选择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下阅读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学生乐意阅读了才会喜欢上阅读课,从而乐意接受与阅读有关的知识点,才能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上课内容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要利用语言给学生创设一种与所学内容密切联系的环境,帮助学生更迅速地融入到所阅读的文章之中,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上阅读课之前统计好学生喜欢阅读的书籍,在进行阅读课之初就选取学生更为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进行阅读,使学生感受到阅读课是与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的。只有让学生感受到阅读课的乐趣,学生才会以一种十分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阅读教学,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增长其见识,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所以,老师要在新课标背景下转变观念,从小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出发,合理选用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今后语文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青海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并蒂花开:阅读与写作共绽放》19QJG40)
参考文献:
[1]黄绍业.阅读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方法.广西教育,2005,(28)
[2]唐芸.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3)
[3]许海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4]蔡文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