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设计小学数学家庭作业
【作者】 代孟花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东街小学校)
【正文】摘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摆在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如何设计好数学家庭作业,给学生提供富于实践性、探索性、开放性、趣味性、层次性的作业材料,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是提高数学家庭作业的质量,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家庭作业;形式;质量;开放性
当前学生普遍认为数学家庭作业负担较重,反复训练的内容较多,形式上也基本不变,且总是在被动的情况下接受教师布置的作业,还必须严格地按照教师的规定完成作业,没有选择权、自主权。在这种单调乏味、呆板机械的作业面前,学生感到压力很大,容易产生疲劳,久而久之就对学习产生厌倦和反感,从而对学好数学缺乏信心。具体的问题如下:
一、作业形式单一、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情趣
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与学生喜爱的作业不完全相同,由于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考虑较多的是如何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因而总是根据试卷上的题型布置学生的家庭作业,作业形式相对固定,灵活性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不高。据统计,抄概念、默公式、每课一练、基础训练、单元练习等,名列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的前几位。由于形式单一,学生做此类作业往往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兴趣被埋没,创造潜能未能发挥。
二、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一刀切”多,个性化少
大部分的数学作业多为机械计算题,忽视学生个性差异。学生真正的数学兴趣可能会因为枯燥乏味的计算而逐渐丧失。学生渴求作业新颖有新鲜感,探索性、开放性、与实践密切联系类的创新题题目。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业完成的质量,对感兴趣的学科不仅能认真做而且有时间自找题做,少数学生对讨厌的学科不认真做用互相作业应付,甚至不做;当遇到难题心情紧张、害怕,表明学生的自尊心非常强,唯恐受到教师和家长的批评。
三、作业量多质差,影响学生睡眠质量
不同的学生对家庭作业总有着不同的看法,作业的数量也影响着完成作业的质量,最终影响到学生的成绩。有关人士指出,中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最少也应保证在8 小时以上。美国一家大学的睡眠研究专家表示,长期睡眠不足累积下来的结果,可使人的智商下降,最后濒临弱智。再现实点说,如果前一天晚上睡眠不足,第二天上课必然会打瞌睡,从而影响听课效率。
改变作业机械重复、封闭单调的现状,设计新型的课外作业,是每个教师都要面对课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种改进的策略:
一、突出实践性,变“纸上谈兵”为“实战谈兵”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展与延伸,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作业内容生活化,呈现开放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不是复杂的数字游戏,它有着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因此,家庭作业的设计,要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要使孩子感到喜闻乐见。另外,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在家庭作业的设计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适度地引入一些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题目,不仅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形成,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造的心理态势。
三、培养学生的数感
这类作业主要来源于例题和练习中涉及量与计量的内容。小学数学中量与计量的主要内容有:长度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和体积单位。这些计量单位的进率不完全相同,且有些量的认识又比较抽象,学生在这方面的感性认识相对比较贫乏,造成学生对量的观念的正确建立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光凭口头说教或大量练习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体会。因此,我们需创造实践条件、提供实践途径,通过切身感受,来加强观念的认识。在设计此类题时,要求教师自己应对这些量的观念有正确、清晰、完整的认识。学生在学习此类知识时应做到人人练习、多多练习,加强实践,增加感受。例如,学习了《克与千克》后,作业就是:“掂一掂不同的实物,估一估,称一称等,感受1千克和1克的质量。”学习了《千米的认识》后,让学生绕着400米的操场走两圈半。通过亲身实践,学生自然而然地对知识有所体验,促进理解。
四、突出合作性,变“单干户”为“共同体”
新课程明确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学校教育培养目标之一,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绝不能单靠课堂教学来解决。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有意识地布置一些能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实践性作业,让课内合作学习在课外继续发挥作用,使“合作完成”成为学生的重要理念。
总之,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应该是可以选择的、个性化的,它应该给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展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它应该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家庭作业应该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的一个礼物,愿这个礼物能让所有的孩子都喜欢。
关键词:家庭作业;形式;质量;开放性
当前学生普遍认为数学家庭作业负担较重,反复训练的内容较多,形式上也基本不变,且总是在被动的情况下接受教师布置的作业,还必须严格地按照教师的规定完成作业,没有选择权、自主权。在这种单调乏味、呆板机械的作业面前,学生感到压力很大,容易产生疲劳,久而久之就对学习产生厌倦和反感,从而对学好数学缺乏信心。具体的问题如下:
一、作业形式单一、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情趣
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与学生喜爱的作业不完全相同,由于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考虑较多的是如何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因而总是根据试卷上的题型布置学生的家庭作业,作业形式相对固定,灵活性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不高。据统计,抄概念、默公式、每课一练、基础训练、单元练习等,名列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的前几位。由于形式单一,学生做此类作业往往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兴趣被埋没,创造潜能未能发挥。
二、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一刀切”多,个性化少
大部分的数学作业多为机械计算题,忽视学生个性差异。学生真正的数学兴趣可能会因为枯燥乏味的计算而逐渐丧失。学生渴求作业新颖有新鲜感,探索性、开放性、与实践密切联系类的创新题题目。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业完成的质量,对感兴趣的学科不仅能认真做而且有时间自找题做,少数学生对讨厌的学科不认真做用互相作业应付,甚至不做;当遇到难题心情紧张、害怕,表明学生的自尊心非常强,唯恐受到教师和家长的批评。
三、作业量多质差,影响学生睡眠质量
不同的学生对家庭作业总有着不同的看法,作业的数量也影响着完成作业的质量,最终影响到学生的成绩。有关人士指出,中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最少也应保证在8 小时以上。美国一家大学的睡眠研究专家表示,长期睡眠不足累积下来的结果,可使人的智商下降,最后濒临弱智。再现实点说,如果前一天晚上睡眠不足,第二天上课必然会打瞌睡,从而影响听课效率。
改变作业机械重复、封闭单调的现状,设计新型的课外作业,是每个教师都要面对课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种改进的策略:
一、突出实践性,变“纸上谈兵”为“实战谈兵”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展与延伸,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作业内容生活化,呈现开放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不是复杂的数字游戏,它有着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因此,家庭作业的设计,要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要使孩子感到喜闻乐见。另外,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在家庭作业的设计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适度地引入一些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题目,不仅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形成,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造的心理态势。
三、培养学生的数感
这类作业主要来源于例题和练习中涉及量与计量的内容。小学数学中量与计量的主要内容有:长度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和体积单位。这些计量单位的进率不完全相同,且有些量的认识又比较抽象,学生在这方面的感性认识相对比较贫乏,造成学生对量的观念的正确建立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光凭口头说教或大量练习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体会。因此,我们需创造实践条件、提供实践途径,通过切身感受,来加强观念的认识。在设计此类题时,要求教师自己应对这些量的观念有正确、清晰、完整的认识。学生在学习此类知识时应做到人人练习、多多练习,加强实践,增加感受。例如,学习了《克与千克》后,作业就是:“掂一掂不同的实物,估一估,称一称等,感受1千克和1克的质量。”学习了《千米的认识》后,让学生绕着400米的操场走两圈半。通过亲身实践,学生自然而然地对知识有所体验,促进理解。
四、突出合作性,变“单干户”为“共同体”
新课程明确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学校教育培养目标之一,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绝不能单靠课堂教学来解决。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有意识地布置一些能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实践性作业,让课内合作学习在课外继续发挥作用,使“合作完成”成为学生的重要理念。
总之,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应该是可以选择的、个性化的,它应该给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展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它应该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家庭作业应该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的一个礼物,愿这个礼物能让所有的孩子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