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策略
【作者】 劳有仙
【机构】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那隆镇斌屋小学)
【正文】 摘 要:有效的作文指导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对培养学生表述的条理性、思维的创造性、观察的细致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高年级的语文教师,应如何引领学生步入姹紫嫣红的作文天地,让学生达到“心有所思,情有所动,而后有所撰作”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策略
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作文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起始训练阶段,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有效的作文指导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对培养学生表述的条理性、思维的创造性、观察的细致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高年级的语文教师,应如何引领学生步入姹紫嫣红的作文天地,让学生达到“心有所思,情有所动,而后有所撰作”呢?笔者结合作文教学实践,谈谈小学高年级作文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丰富生活,增强写作兴趣
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泉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小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活泼而富有生命力,这就是学生的作文源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了解生活。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兴趣有以下途径。首先,创设各种条件帮助学生发表作文,激发成就感。教师可利用晨读或放学前十几分钟朗读近期的优秀作文,也可利用网络平台上传学生习作或以班级、年级为单位结集发表,当然优秀作文可向报纸杂志投稿,正式发表。一段时间后,在班上评出写作小能手,给予鼓励。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比如,三八妇女节引导学生对妈妈倾诉心中的爱,端午节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学包粽子,“六一儿童节”鼓励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表演文艺节目……
作文是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活泼自然、生动有趣、情韵十足的生活图景。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立足生活,求新求真,让学生享受到真正的作文乐趣,使他们的创作天赋得以痛快地施展。
二、学会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观察是说和写的的基础,教学生在观察中有顺序,有主次,再加以分析、整理、记录,好记心不如烂笔头。
(一)观察大自然的变化
每当初春、盛夏、严冬或秋收季节的来临,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多带学生去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家长或老师要有意无意地去引导带动孩子走进那绝美的意境。春天的校园,生机勃勃;夏天的绿荫,沁人心脾;秋天的果实,令人沉醉;冬天的飘雪,勾人遐想。教师应敏锐地抓住并创设机会引导学生观察表达……
(二)组织游览活动
学校和家庭联结起来,多组织学生参加游览活动,在游览的过程中有目的的去启发学生感受抒情。
(三)组织校内课外活动
学校校内课外活动的组织,每当活动落幕、游览结束都要求孩子去写,把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都写出来,哪怕句与句,段与段,毫无联系,整文不够完整,都没有关系,只要敢写、能写,离爱写就不远了,剩下的在学生不断、反复的看、听、写的过程中自然会得到提升。只要学生拥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一定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并且明白写作就是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的独特感受。
(四)充分发挥班级“自然角”的作用
可让学生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状态;可让学生亲手养蚕,观察蚕吐丝结茧,茧破蛹成蝶的神奇过程;可让学生并定期观察小蝌蚪,了解小蝌蚪的变化规律。
这样让学生对身边的一切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引导学生珍爱生命,亲近自然,体验生活。对习作来说,不仅要勤观察多感受,更重要的是要能用自己的语言将体验表达出来。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心智才能得到开发,积极性才会被大幅度调动,习作时就再也不觉得是苦役。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对那些平时并不留心的事物,会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最主要的是学生在自然中感受到了无限的乐趣,写作的积极性被最大限度调动了起来。
三、阅读积累,丰富写作文库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写起文章来就会笔走龙蛇,妙笔生花。所以,作为高年级的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书籍,引领学生畅游在书籍的海洋里。
(一)注重课堂上的语言积累和拓展
苏教版小语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美文,是诵读积累的好材料。比如,教学《孔子游春》一文时,可让学生背诵泗水河畔美丽景色的句子,积累关于春天写水的成语、诗句及孔子的名言。倡导学生诵读经典美文,并创设优美的语言环境,让他们在典范的生动的语言熏陶中提升自己的语言修养,并将美文熟读成诵。当学生在作文中使用了新教课文中的某个词或某句话时,我们要及时表扬。总之,每学完一课,都要让学生有所积累,并学以致用。
(二)注重课外阅读积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丰富的文学宝库中有许多优秀作品可与我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相联系,因此,我们应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同时检查学生的阅读成果,以做读书笔记、摘抄、写读后感等形式呈现,并评比阅读之星。“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丰富积累,学生习作时才能得心应手。
四、读写结合,课堂随文练笔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是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杜丽娘由衷的感叹。观景如此,作文教学亦是如此。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引领学生步入百花争艳的“语文园林”,让学生去感受、揣摩、体验、积累和运用语言。现有教材的选文都是精挑细选的经典之作,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抓住文本的精彩之处,结合文本创设一种身在其中的情境,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让学生将这些精彩的表达方式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比如,《颐和园》这篇课文,作者运用地点转换的顺序介绍颐和园的景色,在描写景物时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手法,文本虽然短小,但条理清晰,语句优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理清写作顺序,把握景物特点,引导学生写家乡的润泉湖公园。由于作文教学紧扣了教材,找准了训练点,所以学生在习作时异常轻松。
五、指导方法,提高习作技巧
高年级习作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习作的章法,最终要引导学生在体会范文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的基础上,悟得习作的方法,学会独立习作。首先,教学中教师要以范文引路。学教材是为了活用教材,课堂上要渗透作文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边读边领悟,做到读中学写、读写结合。如教学《大江保卫战》后,让学生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一个活动场景;教学《广玉兰》后,让学生运用总分总的结构仿写花开时的各种形态;教学《黄果树瀑布》后,让学生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来描述自己的旅游经历;教学《二泉映月》之后,让学生写听到一首乐曲展开联想……学生只有从范文中学得有用的写作知识,才能转化为方法与能力,才能为自主习作奠定基础。
六、整合学科,开发写作资源
艺术是相通的,其他学科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写作资源。因此,教师如果能建构起学科间融洽的作文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利用其他学科中的资源,学生的写作素材将有不竭的源泉。例如,体育课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在习作指导课上,教师就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回顾拔河比赛时的精彩场面。因为是刚刚经历过的情景和感受,所以学生在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相反能说出许多精彩之处。同样,音乐课上的乐曲欣赏,美术课上的绘画想象等,都可以作为学生的写作素材。将作文教学与其他学科加以整合,学生的描写、叙述、抒情、想象和创新等能力都将得到培养。由此可见,学科学习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整合其他学科进行作文教学,必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清友《小学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探究》;《陕西教育》;2006,9
[2]张祖庆的《原生态作文:小学习作教学的新实践》;《浙江教育科学》;2005.1,P10-12
[3]曹建召 王娟《新世纪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综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策略
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作文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起始训练阶段,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有效的作文指导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对培养学生表述的条理性、思维的创造性、观察的细致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高年级的语文教师,应如何引领学生步入姹紫嫣红的作文天地,让学生达到“心有所思,情有所动,而后有所撰作”呢?笔者结合作文教学实践,谈谈小学高年级作文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丰富生活,增强写作兴趣
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泉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小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活泼而富有生命力,这就是学生的作文源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了解生活。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兴趣有以下途径。首先,创设各种条件帮助学生发表作文,激发成就感。教师可利用晨读或放学前十几分钟朗读近期的优秀作文,也可利用网络平台上传学生习作或以班级、年级为单位结集发表,当然优秀作文可向报纸杂志投稿,正式发表。一段时间后,在班上评出写作小能手,给予鼓励。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比如,三八妇女节引导学生对妈妈倾诉心中的爱,端午节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学包粽子,“六一儿童节”鼓励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表演文艺节目……
作文是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活泼自然、生动有趣、情韵十足的生活图景。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立足生活,求新求真,让学生享受到真正的作文乐趣,使他们的创作天赋得以痛快地施展。
二、学会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观察是说和写的的基础,教学生在观察中有顺序,有主次,再加以分析、整理、记录,好记心不如烂笔头。
(一)观察大自然的变化
每当初春、盛夏、严冬或秋收季节的来临,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多带学生去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家长或老师要有意无意地去引导带动孩子走进那绝美的意境。春天的校园,生机勃勃;夏天的绿荫,沁人心脾;秋天的果实,令人沉醉;冬天的飘雪,勾人遐想。教师应敏锐地抓住并创设机会引导学生观察表达……
(二)组织游览活动
学校和家庭联结起来,多组织学生参加游览活动,在游览的过程中有目的的去启发学生感受抒情。
(三)组织校内课外活动
学校校内课外活动的组织,每当活动落幕、游览结束都要求孩子去写,把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都写出来,哪怕句与句,段与段,毫无联系,整文不够完整,都没有关系,只要敢写、能写,离爱写就不远了,剩下的在学生不断、反复的看、听、写的过程中自然会得到提升。只要学生拥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一定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并且明白写作就是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的独特感受。
(四)充分发挥班级“自然角”的作用
可让学生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状态;可让学生亲手养蚕,观察蚕吐丝结茧,茧破蛹成蝶的神奇过程;可让学生并定期观察小蝌蚪,了解小蝌蚪的变化规律。
这样让学生对身边的一切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引导学生珍爱生命,亲近自然,体验生活。对习作来说,不仅要勤观察多感受,更重要的是要能用自己的语言将体验表达出来。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心智才能得到开发,积极性才会被大幅度调动,习作时就再也不觉得是苦役。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对那些平时并不留心的事物,会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最主要的是学生在自然中感受到了无限的乐趣,写作的积极性被最大限度调动了起来。
三、阅读积累,丰富写作文库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写起文章来就会笔走龙蛇,妙笔生花。所以,作为高年级的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书籍,引领学生畅游在书籍的海洋里。
(一)注重课堂上的语言积累和拓展
苏教版小语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美文,是诵读积累的好材料。比如,教学《孔子游春》一文时,可让学生背诵泗水河畔美丽景色的句子,积累关于春天写水的成语、诗句及孔子的名言。倡导学生诵读经典美文,并创设优美的语言环境,让他们在典范的生动的语言熏陶中提升自己的语言修养,并将美文熟读成诵。当学生在作文中使用了新教课文中的某个词或某句话时,我们要及时表扬。总之,每学完一课,都要让学生有所积累,并学以致用。
(二)注重课外阅读积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丰富的文学宝库中有许多优秀作品可与我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相联系,因此,我们应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同时检查学生的阅读成果,以做读书笔记、摘抄、写读后感等形式呈现,并评比阅读之星。“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丰富积累,学生习作时才能得心应手。
四、读写结合,课堂随文练笔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是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杜丽娘由衷的感叹。观景如此,作文教学亦是如此。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引领学生步入百花争艳的“语文园林”,让学生去感受、揣摩、体验、积累和运用语言。现有教材的选文都是精挑细选的经典之作,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抓住文本的精彩之处,结合文本创设一种身在其中的情境,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让学生将这些精彩的表达方式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比如,《颐和园》这篇课文,作者运用地点转换的顺序介绍颐和园的景色,在描写景物时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手法,文本虽然短小,但条理清晰,语句优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理清写作顺序,把握景物特点,引导学生写家乡的润泉湖公园。由于作文教学紧扣了教材,找准了训练点,所以学生在习作时异常轻松。
五、指导方法,提高习作技巧
高年级习作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习作的章法,最终要引导学生在体会范文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的基础上,悟得习作的方法,学会独立习作。首先,教学中教师要以范文引路。学教材是为了活用教材,课堂上要渗透作文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边读边领悟,做到读中学写、读写结合。如教学《大江保卫战》后,让学生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一个活动场景;教学《广玉兰》后,让学生运用总分总的结构仿写花开时的各种形态;教学《黄果树瀑布》后,让学生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来描述自己的旅游经历;教学《二泉映月》之后,让学生写听到一首乐曲展开联想……学生只有从范文中学得有用的写作知识,才能转化为方法与能力,才能为自主习作奠定基础。
六、整合学科,开发写作资源
艺术是相通的,其他学科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写作资源。因此,教师如果能建构起学科间融洽的作文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利用其他学科中的资源,学生的写作素材将有不竭的源泉。例如,体育课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在习作指导课上,教师就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回顾拔河比赛时的精彩场面。因为是刚刚经历过的情景和感受,所以学生在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相反能说出许多精彩之处。同样,音乐课上的乐曲欣赏,美术课上的绘画想象等,都可以作为学生的写作素材。将作文教学与其他学科加以整合,学生的描写、叙述、抒情、想象和创新等能力都将得到培养。由此可见,学科学习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整合其他学科进行作文教学,必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清友《小学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探究》;《陕西教育》;2006,9
[2]张祖庆的《原生态作文:小学习作教学的新实践》;《浙江教育科学》;2005.1,P10-12
[3]曹建召 王娟《新世纪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