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地理校本化作业及设计
【作者】 张丽娜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中学)
【正文】摘 要:笔者承担的校本课宗旨为:以教材内容学习为基础,校本课观看纪录片,在教师设计作业引导下,学生不断完成,并带着兴趣,课后扫码观看,尝试自己设计试题或者完成作业,逐渐形成地理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主要展示秉承笔者宗旨的校本课的作业设计及作业。
关键词:初中地理;校本化;作业及设计;核心素养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补充及有益延伸。笔者承担的校本课程以纪录片为载体,以教材内容的学习为基础,建立相关纪录片资源库,并形成资源库二维码列表,根据教材进度,在校本课上播放相关纪录片,在教师设计截屏探究试题及心得作业引导下,学生不断完成作业,并带着兴趣,课后扫码观看,尝试自己设计试题或者完成作业。以此形成校本课程的课堂及课下联动,突显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纪录片是指选择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作为拍摄对象的视频资料,它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笔者主要选用近十年央视制作的高清和超清类型的纪录片资源。
笔者在本校学生调查中发现,初中阶段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主要源于兴趣,所有学生都喜欢看纪录片,纪录片也是教材内容延伸的最佳方式。
承担校本课程的教师主要选用四十分钟以上的纪录片,保证观看的完整性,并配有相关试题及作业,作业设计为:①我观看的是:(纪录片片名及第 集,如《魅力印度尼西亚》第1集神奇的大地),②我了解到(可根据试题题目及答案写,题目通常都有截屏图提示,也可以写出本集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但受限于学校校本课程时间安排有限,校本课播放的是教师认为适合补充教材内容的代表剧集,不一定是学生喜欢的,因此,教师将整理的纪录片资源列表分享给学生,表格中主要包括项目有视频资源、二维码、关键词、对应教材内容延伸,如《魅力印度尼西亚》第1集神奇的大地适合<东南亚>(七年级下册);《魅力肯尼亚》第2集部族的图腾适合<撒哈拉以南非洲>;《超级工程》Ⅲ第一集食物供应适合<农业>(八年级上册)等,学生在校本课结束后,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喜欢的剧集扫码观看,并按照作业要求做相关的记录。
依托纪录片的校本课后作业设计主要包括三方面,如:①我观看的是:(纪录片片名及第 集,如《魅力阿根廷》第三集眷顾之地),②内容来自视频 秒(可添加视频截屏图),③我了解到(可根据试题题目及答案写,也可以写出本集印象最深刻的内容)。
课堂作业示例:通过观看《魅力印度尼西亚》第1集神奇的大地,我了解到赤道穿过印度尼西亚(以下称印尼)的中部,它是世界上最辽阔的群岛国家,有“万岛之国”的美誉,也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印尼地处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交合处,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这里地壳活动频繁,已查明的火山达500多座,其中,活火山有177座之多。火山爆发所产生大量火山灰,富含养分,火山灰土壤呈酸性,特别适合咖啡的种植。在学习东南亚内容后,学生已知印度尼西亚的地理位置,再观看该集,加深印象,作业从地理位置、板块运动、土壤及作物、人口特点等方面完成,都是教材已学基础知识在印尼的应用,体现了地理思维。
课后作业示例:①通过观看《魅力阿根廷》第三集眷顾之地(2ˊ38"-4ˊ56"),我了解到被誉为“南美粮仓”的潘帕斯草原是黑土地,气候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牧草茂密,阿根廷80%以上的牛生活于此,主要出产的是良种安格斯牛,体型小,肉质紧,已使用人工繁育。②通过观看《魅力阿根廷》第三集眷顾之地(8ˊ33"-13ˊ04"),我了解到阿根廷东北部的红色土壤生长着马黛茶,使得阿根廷成为最大的马黛茶生产国。西北部是远离海洋的高海拔地区,降水稀少,昼夜温差极大,为优质葡萄提供可能。作业将阿根廷的农作物的分布以及该作物分布的自然地理原因描述清楚,文中涉及到了气温、降水、气候特点、土壤、温差等,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能够在学习世界地理时用到学过的基础知识,也可以为学生学习高中地理中大牧场放牧业打基础。
教师还尝试设计试题,加强学生比较区域差异。
试题示例1:请根据视频,说明下图(此处省略截屏图,左图为鸬鹚捕鱼,右图为地笼捕鱼)捕鱼方式的差异,并对比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根据该试题答案,学生写道:通过观看《美丽中国》锦绣华南,我了解到漓江的渔民养鸬鹚捕鱼,并在鸬鹚的脖子上系上绳子,以免它将捕到的鱼吃掉,漓江水质清,酸性水质,漓江中主要产淡水鱼类;右图是用渔网捕捞,这种网呈管状,尾部封闭,当地人称“地笼”,因为长江水中富含矿物质,水产丰富,用“地笼”不仅能够捕到鱼还能捕到虾、蜻蜓等。此处学生能分析出水质对于渔业资源的影响,当地人的生产方式与产业的关系。
试题示例2:厄瓜多尔与肯尼亚同为赤道之国,均盛产玫瑰,试分析两国种植玫瑰的条件差异?学生写道:赤道穿过两国,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但是厄瓜多尔位于高原之上,年较差小于0.6℃,均温在10-20℃之间,该国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频发,火山灰呈酸性,富含有机质,适合玫瑰种植。由于该题为跨集试题,学生当堂不能完成,于是,带着问题,课后反复观看相关内容,总结出两国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对比出两国种植玫瑰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
作业示例1:通过观看《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一集自然的馈赠(32ˊ40"-35ˊ37"),我了解到查干湖冬捕中渔民使用的渔网网眼6寸,只能捕到五年以上的鱼,是渔民为了保证猎杀不绝的设计。该作业体现了当地渔民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无独有偶,马尔代夫的渔民空钩下杆,也是因为只有大鱼才会咬空钩。
作业示例2:通过观看《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四集秘境,我了解到内蒙古达里诺尔是半苏打型碱水湖,生长一种对环境极为挑剔的鱼——瓦氏雅罗鱼,当地人称为华子鱼,这种鱼生长缓慢,4年体重才200克左右,500克已经是极品。当湖水温度超过8℃,华子鱼逆流而上,集中迴游产卵,逆游加速其性腺成熟,促进鱼卵孕育,当地人在华子鱼洄游途中用羊胡草铺设草把,羊胡草把是华子鱼的温暖产床。该作业体现了人类保护赖以生存环境的理念,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通过查干湖冬捕和人为铺设羊胡草保护华子鱼繁育的两则作业,不难看出其中蕴含的人地协调观念。
综上所述,以纪录片为依托的校本课程适合初中阶段学生,以上的作业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本文为国家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编号:1726110347B,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黄雅芳.初中地理课程校本化开发策略[J].名师在线,2017(08):78-80.
[2]高耀.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校本化教学作业设计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8(06):96-98.
[3]王丽娟.校本化:初中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之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9(08):101-103.
关键词:初中地理;校本化;作业及设计;核心素养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补充及有益延伸。笔者承担的校本课程以纪录片为载体,以教材内容的学习为基础,建立相关纪录片资源库,并形成资源库二维码列表,根据教材进度,在校本课上播放相关纪录片,在教师设计截屏探究试题及心得作业引导下,学生不断完成作业,并带着兴趣,课后扫码观看,尝试自己设计试题或者完成作业。以此形成校本课程的课堂及课下联动,突显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纪录片是指选择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作为拍摄对象的视频资料,它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笔者主要选用近十年央视制作的高清和超清类型的纪录片资源。
笔者在本校学生调查中发现,初中阶段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主要源于兴趣,所有学生都喜欢看纪录片,纪录片也是教材内容延伸的最佳方式。
承担校本课程的教师主要选用四十分钟以上的纪录片,保证观看的完整性,并配有相关试题及作业,作业设计为:①我观看的是:(纪录片片名及第 集,如《魅力印度尼西亚》第1集神奇的大地),②我了解到(可根据试题题目及答案写,题目通常都有截屏图提示,也可以写出本集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但受限于学校校本课程时间安排有限,校本课播放的是教师认为适合补充教材内容的代表剧集,不一定是学生喜欢的,因此,教师将整理的纪录片资源列表分享给学生,表格中主要包括项目有视频资源、二维码、关键词、对应教材内容延伸,如《魅力印度尼西亚》第1集神奇的大地适合<东南亚>(七年级下册);《魅力肯尼亚》第2集部族的图腾适合<撒哈拉以南非洲>;《超级工程》Ⅲ第一集食物供应适合<农业>(八年级上册)等,学生在校本课结束后,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喜欢的剧集扫码观看,并按照作业要求做相关的记录。
依托纪录片的校本课后作业设计主要包括三方面,如:①我观看的是:(纪录片片名及第 集,如《魅力阿根廷》第三集眷顾之地),②内容来自视频 秒(可添加视频截屏图),③我了解到(可根据试题题目及答案写,也可以写出本集印象最深刻的内容)。
课堂作业示例:通过观看《魅力印度尼西亚》第1集神奇的大地,我了解到赤道穿过印度尼西亚(以下称印尼)的中部,它是世界上最辽阔的群岛国家,有“万岛之国”的美誉,也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印尼地处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交合处,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这里地壳活动频繁,已查明的火山达500多座,其中,活火山有177座之多。火山爆发所产生大量火山灰,富含养分,火山灰土壤呈酸性,特别适合咖啡的种植。在学习东南亚内容后,学生已知印度尼西亚的地理位置,再观看该集,加深印象,作业从地理位置、板块运动、土壤及作物、人口特点等方面完成,都是教材已学基础知识在印尼的应用,体现了地理思维。
课后作业示例:①通过观看《魅力阿根廷》第三集眷顾之地(2ˊ38"-4ˊ56"),我了解到被誉为“南美粮仓”的潘帕斯草原是黑土地,气候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牧草茂密,阿根廷80%以上的牛生活于此,主要出产的是良种安格斯牛,体型小,肉质紧,已使用人工繁育。②通过观看《魅力阿根廷》第三集眷顾之地(8ˊ33"-13ˊ04"),我了解到阿根廷东北部的红色土壤生长着马黛茶,使得阿根廷成为最大的马黛茶生产国。西北部是远离海洋的高海拔地区,降水稀少,昼夜温差极大,为优质葡萄提供可能。作业将阿根廷的农作物的分布以及该作物分布的自然地理原因描述清楚,文中涉及到了气温、降水、气候特点、土壤、温差等,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能够在学习世界地理时用到学过的基础知识,也可以为学生学习高中地理中大牧场放牧业打基础。
教师还尝试设计试题,加强学生比较区域差异。
试题示例1:请根据视频,说明下图(此处省略截屏图,左图为鸬鹚捕鱼,右图为地笼捕鱼)捕鱼方式的差异,并对比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根据该试题答案,学生写道:通过观看《美丽中国》锦绣华南,我了解到漓江的渔民养鸬鹚捕鱼,并在鸬鹚的脖子上系上绳子,以免它将捕到的鱼吃掉,漓江水质清,酸性水质,漓江中主要产淡水鱼类;右图是用渔网捕捞,这种网呈管状,尾部封闭,当地人称“地笼”,因为长江水中富含矿物质,水产丰富,用“地笼”不仅能够捕到鱼还能捕到虾、蜻蜓等。此处学生能分析出水质对于渔业资源的影响,当地人的生产方式与产业的关系。
试题示例2:厄瓜多尔与肯尼亚同为赤道之国,均盛产玫瑰,试分析两国种植玫瑰的条件差异?学生写道:赤道穿过两国,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但是厄瓜多尔位于高原之上,年较差小于0.6℃,均温在10-20℃之间,该国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频发,火山灰呈酸性,富含有机质,适合玫瑰种植。由于该题为跨集试题,学生当堂不能完成,于是,带着问题,课后反复观看相关内容,总结出两国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对比出两国种植玫瑰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
作业示例1:通过观看《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一集自然的馈赠(32ˊ40"-35ˊ37"),我了解到查干湖冬捕中渔民使用的渔网网眼6寸,只能捕到五年以上的鱼,是渔民为了保证猎杀不绝的设计。该作业体现了当地渔民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无独有偶,马尔代夫的渔民空钩下杆,也是因为只有大鱼才会咬空钩。
作业示例2:通过观看《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四集秘境,我了解到内蒙古达里诺尔是半苏打型碱水湖,生长一种对环境极为挑剔的鱼——瓦氏雅罗鱼,当地人称为华子鱼,这种鱼生长缓慢,4年体重才200克左右,500克已经是极品。当湖水温度超过8℃,华子鱼逆流而上,集中迴游产卵,逆游加速其性腺成熟,促进鱼卵孕育,当地人在华子鱼洄游途中用羊胡草铺设草把,羊胡草把是华子鱼的温暖产床。该作业体现了人类保护赖以生存环境的理念,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通过查干湖冬捕和人为铺设羊胡草保护华子鱼繁育的两则作业,不难看出其中蕴含的人地协调观念。
综上所述,以纪录片为依托的校本课程适合初中阶段学生,以上的作业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本文为国家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编号:1726110347B,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黄雅芳.初中地理课程校本化开发策略[J].名师在线,2017(08):78-80.
[2]高耀.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校本化教学作业设计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8(06):96-98.
[3]王丽娟.校本化:初中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之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9(08):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