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学习方式宜多样化
【作者】 黄英华
【机构】 (广西容县石头镇中心学校)
【正文】摘 要: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学会的一项基本能力便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小学生的后续学习、成长以及未来的发展来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的。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与生活当中,一定要积极致力于创新和优化各种数学学习的方式,帮助和引导小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数学的方式,提升小学生用多样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就小学数学学习方式多样化来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多样化;学习方式;探究
一、学习内容生活化——生活化的学习方式
1.创设生活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激起学习的强烈欲望,发挥了学生主体性。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第五册《搭配中的学问》时,教师在新课引入中采用了“实话实说”的方式。让学生对食堂伙食状况进行实话实说。这一来源于生活并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一下接近了学生与数学、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从课的导入阶段,就激起学生的兴趣,营造了积极兴奋的良好学习氛围。
2.捕捉生活素材
生活中富含数学问题,教师要善于选取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到生活中找“数学”,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教师可根据生活中的“打折”、“优惠”、“档次”等现象,设计类似以下的问题:27人乘车去旅游,可供租的车辆两种:一种车可乘8人,另一种可乘4人。
(1)给出3种以上的租车方案,并说明理由;
(2)第一种车的租金是300元/天,第二种车的租金是200元/天,哪种方案费用最少?这样的学习素材来自于生活和社会生产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的意识。
3.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许多数学现象、数学原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数学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对生活“原型”的提炼,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学要走向生活,就是要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数学,要让学生学习将来的发展需要的数学,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二、学习手段信息化——信息化的学习方式
1.利用网络信息源
网络这种四通八达的信息源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广泛途径,它不仅信息量大,资源丰富,而且具有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主动性,给学生构建了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性进行探究与创新的学习环境。这就使教师的“讲”必定大为减少,而突出了学生的个别化的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也由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启发构建,突出认知主体在构建中的作用。这样使学生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转变。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以及数学学科的特点而言,利用现有的网上资源很难使学生真正的能够自主探索并学有所获,在教学中教师常常需要根据学习内容,建立一些模拟网站,将学习的素材、方式方法等内容纳入其中;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如网址、搜索引擎等,由学生自己在因特网或资源库中搜集素材,自主探索知识。
2.利用多媒体技术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将需要呈现的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互动为学生提供数字化资源而创设虚拟环境。其特点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从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激起学习兴趣,让学生作为创造者在真实的体验中探索和发现知识。
如在学习《时、分、秒》一课时,教师设计出“龟兔赛跑”课件来引入新课:乌龟和小兔在圆形跑道上赛跑,在相同的时间内,乌龟跑了一个大格,小兔跑了12个大格。此情此景,声情并茂,学生象在自己的王国中观看小电影一样,强烈地刺激了他们的感官。这时,钟表的模型初见端倪,1时=60分的时、分关系也已无形中渗透,教师适时提出有利于学生探索性的问题:对于钟表和时间的知识你们知道哪些呢?还想知道什么?学生不仅将已有的生活经验带入课堂,而且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新问题。学贵有疑,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中,自由自在地欣赏着动画,观看着影片,体验着生活。在情境中产生了探索的欲望,自主学习动力被激发出来。
三、学习过程探究化——探究化的学习方式
1.有的放矢,确定选题
探究源于问题,通过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及学习进程,提供探究问题范围,诱发探究动机,建立学习内容与探究活动的联系,然后通过师生合作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确定题目。教师则依据学生的选题,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包括提供探究条件,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研究方法与技能。如学习面积计算后提供“生活中的面积问题”为选题范围,有的学生确定了“计算教室粉刷费用”的探究主题。
2.搜集资料,制定计划
根据探究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学习计划,搜集资料。一般包括:组内成员的分工,资料信息的收集方式、途径、实验或社会调查等。
3.分析资料,实施研究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收集到的资料、信息、数据等进行分析、整理、加工,提取有用的信息,通过动手操作、讨论论证、假设推理等途径进行探究,得出结论。这是探究学习的关键环节,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注意自己只是引导者、点拨者,并且应该是一个适时、适度的引导者。凡是学生能自己发现的,教师决不提醒;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
四、学习组织合作化——合作化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相对于独立学习而言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四、学习组织合作化——合作化的学习方式。
1.组建相对稳定、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学习小组。要求小组成员4-6人,并且各成员在性别、能力、性格等方面具有异质性和代表性。同时进行如设计组名、确定学习目标、任务分工等工作。
2.培养合作学习的技巧:学会尊重与欣赏他人,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充满自信心与创造精神,能独立表达自己的思想;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认真完成合作中的学习任务;能有效地沟通,相互信任学习伙伴;相互补充、支持与配合,拓展思维广度。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各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探寻学习路径,得出结论。然后派代表或组长发布学习成果,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余小组成员倾听评价,可以质疑询问,可以提出意见,教师的任务是首肯学生的学习收获,点拨规律性知识,提升学习水平。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次成功的机会,就能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2019.03 张作为 55——56
关键词:多样化;学习方式;探究
一、学习内容生活化——生活化的学习方式
1.创设生活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激起学习的强烈欲望,发挥了学生主体性。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第五册《搭配中的学问》时,教师在新课引入中采用了“实话实说”的方式。让学生对食堂伙食状况进行实话实说。这一来源于生活并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一下接近了学生与数学、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从课的导入阶段,就激起学生的兴趣,营造了积极兴奋的良好学习氛围。
2.捕捉生活素材
生活中富含数学问题,教师要善于选取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到生活中找“数学”,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教师可根据生活中的“打折”、“优惠”、“档次”等现象,设计类似以下的问题:27人乘车去旅游,可供租的车辆两种:一种车可乘8人,另一种可乘4人。
(1)给出3种以上的租车方案,并说明理由;
(2)第一种车的租金是300元/天,第二种车的租金是200元/天,哪种方案费用最少?这样的学习素材来自于生活和社会生产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的意识。
3.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许多数学现象、数学原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数学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对生活“原型”的提炼,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学要走向生活,就是要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数学,要让学生学习将来的发展需要的数学,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二、学习手段信息化——信息化的学习方式
1.利用网络信息源
网络这种四通八达的信息源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广泛途径,它不仅信息量大,资源丰富,而且具有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主动性,给学生构建了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性进行探究与创新的学习环境。这就使教师的“讲”必定大为减少,而突出了学生的个别化的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也由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启发构建,突出认知主体在构建中的作用。这样使学生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转变。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以及数学学科的特点而言,利用现有的网上资源很难使学生真正的能够自主探索并学有所获,在教学中教师常常需要根据学习内容,建立一些模拟网站,将学习的素材、方式方法等内容纳入其中;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如网址、搜索引擎等,由学生自己在因特网或资源库中搜集素材,自主探索知识。
2.利用多媒体技术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将需要呈现的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互动为学生提供数字化资源而创设虚拟环境。其特点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从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激起学习兴趣,让学生作为创造者在真实的体验中探索和发现知识。
如在学习《时、分、秒》一课时,教师设计出“龟兔赛跑”课件来引入新课:乌龟和小兔在圆形跑道上赛跑,在相同的时间内,乌龟跑了一个大格,小兔跑了12个大格。此情此景,声情并茂,学生象在自己的王国中观看小电影一样,强烈地刺激了他们的感官。这时,钟表的模型初见端倪,1时=60分的时、分关系也已无形中渗透,教师适时提出有利于学生探索性的问题:对于钟表和时间的知识你们知道哪些呢?还想知道什么?学生不仅将已有的生活经验带入课堂,而且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新问题。学贵有疑,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中,自由自在地欣赏着动画,观看着影片,体验着生活。在情境中产生了探索的欲望,自主学习动力被激发出来。
三、学习过程探究化——探究化的学习方式
1.有的放矢,确定选题
探究源于问题,通过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及学习进程,提供探究问题范围,诱发探究动机,建立学习内容与探究活动的联系,然后通过师生合作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确定题目。教师则依据学生的选题,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包括提供探究条件,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研究方法与技能。如学习面积计算后提供“生活中的面积问题”为选题范围,有的学生确定了“计算教室粉刷费用”的探究主题。
2.搜集资料,制定计划
根据探究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学习计划,搜集资料。一般包括:组内成员的分工,资料信息的收集方式、途径、实验或社会调查等。
3.分析资料,实施研究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收集到的资料、信息、数据等进行分析、整理、加工,提取有用的信息,通过动手操作、讨论论证、假设推理等途径进行探究,得出结论。这是探究学习的关键环节,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注意自己只是引导者、点拨者,并且应该是一个适时、适度的引导者。凡是学生能自己发现的,教师决不提醒;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
四、学习组织合作化——合作化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相对于独立学习而言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四、学习组织合作化——合作化的学习方式。
1.组建相对稳定、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学习小组。要求小组成员4-6人,并且各成员在性别、能力、性格等方面具有异质性和代表性。同时进行如设计组名、确定学习目标、任务分工等工作。
2.培养合作学习的技巧:学会尊重与欣赏他人,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充满自信心与创造精神,能独立表达自己的思想;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认真完成合作中的学习任务;能有效地沟通,相互信任学习伙伴;相互补充、支持与配合,拓展思维广度。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各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探寻学习路径,得出结论。然后派代表或组长发布学习成果,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余小组成员倾听评价,可以质疑询问,可以提出意见,教师的任务是首肯学生的学习收获,点拨规律性知识,提升学习水平。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次成功的机会,就能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2019.03 张作为 55——56